賀新郎 其四
拂袖歸來也。懶追陪、竹林嵇阮,蘭亭王謝。誰與此翁相暖熱,賴有平生伯雅。且放意、高吟閑話。
山鳥山花皆上客,又何須、勝似公榮者。胸磊塊,總澆下。
盤龍癡絕求鵝炙。這先生、黃齏甕熟,味珍無價。酒頌一篇差要妙,莊列諸書土苴。任禮法、中人嘲罵。
君特未知其趣耳,若還知、火急來投社。共秉燭,惜今夜。
拂袖歸來也。懶追陪、竹林嵇阮,蘭亭王謝。誰與此翁相暖熱,賴有平生伯雅。且放意、高吟閑話。
山鳥山花皆上客,又何須、勝似公榮者。胸磊塊,總澆下。
盤龍癡絕求鵝炙。這先生、黃齏甕熟,味珍無價。酒頌一篇差要妙,莊列諸書土苴。任禮法、中人嘲罵。
君特未知其趣耳,若還知、火急來投社。共秉燭,惜今夜。
甩甩袖子歸來了。懶得去追隨陪從像竹林七賢里的嵇康、阮籍,蘭亭雅集的王羲之、謝安那樣的人。誰能和我這老頭子相互慰藉呢,還好有我平生鐘愛的酒。暫且盡情地高聲吟詩、隨意閑談。山鳥山花都是我的上賓,又何必非要勝過像劉公榮那樣善于應酬的人呢。心中的郁結,都靠酒來澆滅。王羲之為了得到鵝癡心地索要烤鵝吃。這位先生,黃齏甕里的酒熟了,那滋味珍貴無比。劉伶的《酒德頌》算是精妙之作,莊子、列子等諸子的書都如同糟粕。任憑那些拘守禮法的人嘲笑謾罵。你們只是不知道喝酒的樂趣罷了,如果知道,趕快加入我們的酒社。我們一起秉燭夜談,珍惜今夜的時光。
拂袖:表示決絕、灑脫。
嵇阮:指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中的嵇康和阮籍,他們蔑視禮法,放浪形骸。
王謝:指東晉時期的王羲之、謝安家族,他們常舉行蘭亭雅集等文人聚會。
伯雅:酒的別稱。
公榮:指劉公榮,晉代人,性好酒,不拘小節。
磊塊:比喻心中郁積的不平之氣。
盤龍:指王羲之,傳說他愛鵝,曾為得到鵝寫《黃庭經》。
黃齏(jī):指腌菜,這里指酒。
酒頌:指劉伶的《酒德頌》。
莊列:指莊子和列子。
土苴(jū):指糟粕。
中人:指拘守禮法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詞的內容推測,詞人可能是在經歷了一些官場或世俗的不如意后,選擇歸隱。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拘守禮法、追名逐利的風氣,詞人對此不滿,從而通過這首詞表達自己的心境和追求。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詞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的不屑。其特點是豪放灑脫,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它展現了詞人獨特的個性和創作風格,為豪放詞增添了別樣的色彩。
高樓十二曲,倚遍到斜暉。
天幕清無翳,溪云凍不飛。
斷岡殘燒盡,遠樹宿禽歸。
久憶蓮華社,鐘聲隔翠微。
三陟贊樞鈞,殲良昧上旻。
幾傳分相史,終未立家臣。
衛武徒虛語,巫咸不可詢。
空余山甫德,流詠在烝民。
書仙十閣壯儒宮,靈越山川寶勢雄。
岫柏亞香侵幾席,巖花回影入簾櫳。
千秋碧鎖東南竹,一水清含旦暮風。
文酒雅宜頻?集,謝家蘭玉有新叢。
把菊醒陶酒,揚鞭入漢闈。
聚蚊秋未息,獨鳥暮先歸。
世有涼暄隔,人無今昨非。
悠然倒冠佩,頻夢北山薇。
一夜抽輕蓋,平明映曲池。
水涼魚未覺,煙凈鳥先窺。
露重心猶卷,風多柄尚危。
東林應結社,祇待素華披。
青瑣曾留眄,珍藂宛未移。
幸分霖雨潤,猶見艷陽姿。
岸幘來朱檻,攀條憶絳蕤。
能令人愛樹,不獨召南詩。
五柳門南派水東,水邊亭上興無窮。
半窗山色來云外,一枕荷香帶雨中。
繡被夜歌青翰檝,綠波春飏紫莖風。
塵曹未竊江湖號,攜手闌干早晚同。
黃公愛山不知休,終日不下清渭樓。
與官落得官下隱,愛山不得山中游。
朝看暮看山更好,古人今人空自老。
天生定分不可移,白云悠悠寄懷抱。
野寺依山立,松橋避石斜。
壞梁飛但是蟻,枯木掛青蛇。
道路悲蓬轉,功名惜鬢華。
聊將洞中水,試洗眼前花。
南北占河潤,幽深在禁城。
疊山知遠意,辭俸買閑名。
閉戶斷蛛網,折花移鳥聲。
誰人識高趣,朝野石渠生。
雪里詩筒至自秦,仲宣佳句樂從軍。
谷鶑漸喜遷高處,塞雁猶嗟失故群。
北闕舊游孤似月,西州回望遠如云。
一枝春色無由寄,手弄梅花卻自薰。
生民類能言,茲文特淵邈。精韞在希微,幽通資寫托。
狀物無遁形,舒情有至樂。自非妙解機,誰抽神奧籥。
大士棲綠巖,門前即臺岳。翠屏何峨峨,千仞拂寥廓。
芝術被諸峰,煙霞興眾壑。中安仁智居,旁研華竺學。
觀法識非空,了心無少著。人境既相于,神明信超若。
作詩三百篇,平淡猶古樂。于言雖未忘,在理已能覺。
天質自然美,亦如和氏璞。貯之古錦囊,訪我杼山郭。
杼山空崔嵬,然公久寂寞。中間三百年,寂寞無人作。
何意正始音,緒余在清角。山旁夏欲休,林英春稍落。
吟登蒼卞余,歸夢華頂數。駕言整巾瓶,仍前侶猿鶴。
誰言云無心,還依故山泊。顧予禽鹿姿,繆此縻人爵。
居常眩韶音,幾駭頓金絡。比將親椒蘭,端欲甘藜藿。
緬懷凈名庵,終尋香火約。
歌吹歡娛夕,衡門可屬垣。
九城寒漏徹,三市寶燈繁。
酒想嵇山醉,詩慚謝樂翻。
如容陪后乘,那避八騶喧。
彼有上人者,妙談心所降。
達空知不二,觀行本無雙。
久阻飄花席,因思響雪窗。
社中雖得遠,方外自非龐。
夢幻慚他劫,風塵厭此邦。
終期親道樹,何必憶重江。
二紀青衫拂洛塵,桂香消盡故時春。
徑為天上乘槎客,厭作河濱托乘人。
老筆工詩殊覺麗,清談傾座幾相親。
臨滄送別多瑰藻,三徑歸資莫嘆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