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劉忠顯 其二
未識堂堂玉立姿,已傳薤露滿山悲。
空馀父執修恭意,謾繼詞流紀德詩。
諸子盡賢門益大,萬家馀地冢初累。
紛然盡奪三軍帥,誰識公心死不移。
未識堂堂玉立姿,已傳薤露滿山悲。
空馀父執修恭意,謾繼詞流紀德詩。
諸子盡賢門益大,萬家馀地冢初累。
紛然盡奪三軍帥,誰識公心死不移。
未曾見過您堂堂玉立的身姿,卻已傳來您去世的消息,滿山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只空有我以父執之禮表達的恭敬之意,只能勉強跟著文人墨客寫詩作來記述您的德行。您的幾個兒子都很賢能,家族門庭更加光大,眾多人家讓出土地,您的墳墓剛剛壘起。眾多人都被剝奪了三軍統帥之位,可誰能理解您至死不渝的忠心。
堂堂玉立姿:形容人容貌端莊、風度翩翩的樣子。
薤露:樂府《相和曲》名,是古代的挽歌,這里指劉忠顯去世的消息。
父執:父親的朋友。
謾繼:勉強跟著。
詞流:文人墨客。
冢初累:墳墓剛剛壘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劉忠顯去世,他可能是一位有一定地位和德行的人,在當地有一定影響力。詩人雖未見過他,但聽聞其去世消息后,懷著敬重之情寫下此詩,表達對他的哀悼和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劉忠顯,突出他的德行和忠心。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樸的語言表達深切的敬意。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當時人們對賢能之人的敬重和追思。
寒深洞口無三伏,
風急崖前有六花。
何處山僧乘興到?
共融新水瀹新茶。
萵苣宜生啖,
蔓菁可熟菹。
從今添菜譜,
自合訂農書。
當年羽扇風流,一場蕉鹿誰能記。蘆花深處,溪灣幾曲,水平如坻。緩帶風飄,懸旌日落,軒然波起。是何人行俠,中流轉手,三語掾,千鈞系。
云母山前重過,聽淙淙、石聲猶是。扁舟容與,長年問訊,官今余幾。遙指江潭,散垂煙柳,樹猶如此。盡婆娑老子,呼兒進酒,語封侯事。
為吾大患為吾身,
假合將來認作真。
烏兔有誰相與老,
燕鶯于我已非春。
再生未死客中客,
萬事無聞人外人。
獨有梅花尚知己,
不妨一醉且同塵。
茵蔯欲成蒿,
蘼蕪亦云謝。
水漲污耶深,
時蟄看已化。
纖腰尚蜿蜒,
弱翅舉復下。
婉轉如有情,
追逐不能罷。
莫把閒愁向客談,
且看晴雪映疏簾。
欲聽夜雨無篷艇,
更種紅蕉碧葦添。
唐巡光帝則,
夏務穆宸儀。
珠旗揚翼鳳,
玉獸儼丹螭。
流吹和春鳥,
交弄拂花枝。
只趁重陽選菊栽
當欄殊不及時開
風霜日緊猶何待
甚得迎春見識來
尋勝春郊踏綠畦,
幾重山色望中迷。
亸鞭谷口頻驚馬,
看鏡巖前欲舞雞。
樹密漫聞鐘遠近,
云橫誰辨路高低。
逢僧引到青峰處,
日出東方月落西。
多君抱鐸向江華,眼底青氈宦況賒。
劍倚寒光衡岳路,詩成月色洞庭槎。
軒齋夜雨九重夢,桃李春風千樹花。
他日公孫開杰閣,正看椽筆潤官家。
我亦皇朝士,到今亡奈何。
偷生愧龔勝,報國待荊軻。
小作平原飲,仍悲敕勒歌。
愿教飛將在,還我舊山河。
閒云之動,野水之流。
體萬像之平等,了一身而自由。
機輪無滯兮,鑿枘相投。
詩興句牽日日新,
年光初破雨彌旬。
舊游已得新工部,
佳句今逢休上人。
云外馳心關水石,
江邊搔首望星辰。
泥深未愛尋山屐,
誰與西庵杖屨親。
已過才追問,
相看是故人。
亂離何處見,
消息苦難真。
拭眼驚魂定,
銜杯笑語頻。
移家就吾住,
白首兩遺民。
圣主寬恩放諫官,
路岐從此向平安。
迂疏自合山林老,
犬馬從知補報難。
千古有懷成孟浪,
一家堪慶是團欒。
北窗高臥吾生足,
懶問人間日幾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