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其二十五 生日用實之來韻
鬢雪今千縷。更休休、癡心呆望,故人明主。晚學瞿聃無所得,不解飛升滅度。似曉鼓、冬冬撾五。散盡朝來湯餅客,且烹雞、要飯茅容母。怕回首,太行路。
麟臺學士微云句。便樽前、周郎復出,審音無誤。安得春鶯雪兒輩,輕拍紅牙按舞。也莫笑、儂家蠻語。老去山歌尤協(xié)律,又何須、手筆如燕許。援琴操,促箏柱。
鬢雪今千縷。更休休、癡心呆望,故人明主。晚學瞿聃無所得,不解飛升滅度。似曉鼓、冬冬撾五。散盡朝來湯餅客,且烹雞、要飯茅容母。怕回首,太行路。
麟臺學士微云句。便樽前、周郎復出,審音無誤。安得春鶯雪兒輩,輕拍紅牙按舞。也莫笑、儂家蠻語。老去山歌尤協(xié)律,又何須、手筆如燕許。援琴操,促箏柱。
如今兩鬢已白發(fā)千縷。算了吧,別再癡心妄想,盼著故人賞識、君主重用。晚年學習老聃、瞿曇的學說卻一無所獲,也不懂得什么飛升滅度之法。就像那五更冬冬敲響的曉鼓。早上來賀壽吃湯餅的客人都已散去,姑且像當年茅容殺雞做飯招待母親一樣簡單過過。害怕回首那如太行山路般艱難的仕途。麟臺學士有絕妙的微云詩句。就像在酒樽前,周郎重生,審音精準無誤。哪里能有春鶯、雪兒那樣的歌女,輕拍紅牙板伴舞。也別笑話我這滿口鄉(xiāng)音。年老了唱山歌也合韻律,又何必需要有像燕國公、許國公那樣大手筆的文采。拿起琴彈奏,撥弄箏柱。
鬢雪:兩鬢白發(fā)。
休休:算了,罷休。
瞿聃:瞿指釋迦牟尼,聃指老子,這里指佛道學說。
飛升滅度:道教指成仙,佛教指離世解脫。
撾(zhuā):敲擊。
湯餅客:賀壽吃湯餅的客人。
茅容母:《后漢書·茅容傳》載茅容殺雞為母親改善生活。
太行路:喻指仕途艱難。
麟臺學士:指有才華的學士。
周郎:三國周瑜精通音律。
春鶯、雪兒:指善歌舞的歌女。
紅牙:樂器名,拍板。
蠻語:鄉(xiāng)音。
燕許:指唐代燕國公張說、許國公蘇颋,以文章著稱。
劉克莊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貶。此詞是他生日時所作,當時他已年老,歷經(jīng)世事滄桑,對仕途已不抱希望,在這種心境下寫下此詞,表達自己復雜的情感。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fā)詞人晚年復雜情感,既含仕途不順的憤懣,又有看淡后的超脫。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展現(xiàn)了劉克莊詞作風格的多樣性。
丹砂何日化黃金,衣上秋塵積漸深。
生意無邊觀草色,春風有約到梅心。
白頭自感華年瑟,俗耳誰聽太古琴。
聯(lián)句定知思孟簡,谿邊因寄采蘋吟。
偶乘意度過東鄰,
芳艶多情媚柳津。
歡笑直邀云際月,
酣歌狂惜雨余春。
亭臺花木銷官酒,
城郭風煙老客身。
回首廬山圖畫里,
不知愁落軟紅塵。
笑攜琴冊上昆侖
分坐溪頭蘚石根
崖樹有霜飛老葉
野泉無雨落秋痕
幾番閑借樵人屐
何許追尋隠者門
多種杏花依此住
要知董奉得仍孫
懷人渺渺隔風濤,湓浦爐峰夢寐勞。
雄堞拂云屯萬灶,空江鎖月宿千艘。
臨流擊楫賓朋盛,草檄飛書筆墨豪。
楓葉荻花秋正好,琵琶休聽鬰輪袍。
翼翼夫子,
令德在躬。
道廣心平,
不外以衷。
北山之陽,
盤溪之將。
以處以安,
不驕不亢。
乾元肇初氣,坤母乃六之。誰明爻象意,鑿出混沌奇。
所以擊壤民,飲水源不知。空山有古甃,夜氣方歸時。
明月照我牖,獨起攜軍持。一瓢飲沆瀣,涼意生肝脾。
下以澆丹田,上以滋華池。瀟然脫塵土,舉身入希夷。
神人授我訣,欲以療我饑。歸來煮白石,精饌瓊為糜。
清塘佳哉,上有橫霄映漢之卿云,下有通川入海之流泉。不舍晝夜揚清清,清流回環(huán)山奔迎。
暮雨層波綠,朝暉山氣新。呼吸溪光飲山淥,人人冰玉若為貧。
我欲買山居其間,嚢中不靳金滿籝。明月清風對高士,絲桐一張酒五經(jīng)。
俯看塵世幾蚊蚋,須臾起滅敗與成。炎涼僅昕夕,晦朔分枯榮。
眼前突兀徒駭俗,死后滅沒杳無聞。孰若此地多君子,純孝千古留風聲。
天光浮動映松柏,地望流傳光丘林。太鈞播群品,生靈本一心。
何況古人杰,由來毓地靈。欲為混沌鑿七竅,須凴天工揮五丁。
窮為樂善之君子,達為廟社之元勲。于此地靈有媿無,鄙人敢此問諸君。
王郎擅風流,筆墨美無度。殘磚與斷刻,亦有神物護。埋光八百載,復出疑有數(shù)。偉哉羲獻跡,并見山陰路。抗衡丙舍帖,突過黃初賦。景師與陽朔,漶漫不足數(shù)。要須中山石,乃可與之伍。十行百余字,一一生媚嫵。家雞與野鶩,此論吾不取。佳處將無同,閟妙未易語。我貧乃嗜此,字字若可煮。不知何物媼,托此傳萬古。卻怪玉匣書,反累昭陵土。
巖巖北山,其高極天。障此東南,利欲之瀾。
敢拜稽首,天子萬年。充保四海,好德之端。
敢拜夫子,眉壽無愆。金玉爾音,以永斯文。
逺徑溪流水自圓,光風霽月渺無邊。
窗前生意休除草,堂上清風獨愛蓮。
萬古共知歸有極,一塵不染見先天。
未知涵味其中者,誰是元翁得正傳。
白頭強逐少年游
閑倚西風十二樓
共醉玉壺千古月
平分香國一天秋
祇應李白憐吾意
不信姮娥識此愁
夜久高寒猶露飲
花陰傳漏已三籌
上江落水渺莽中,
入軍溯水曲折通。
此鎮(zhèn)巧當兩汊路,
毎日飽看千帆風。
客知鼓棹白日急,
人傷對鏡玄發(fā)空。
荒寒殊甚只自笑,
悲聲遶井余枯桐。
昔在理宗,維道之崇。
既表程朱,亦躋呂張。
謂爾夫子,纉程朱緒。
卿士率連,百辟咸譽。
閉門吟苦雨,
誰識子桑愁。
石破杞天漏,
瓢翻后土浮。
卷茅驚客夢,
恤緯動嫠憂。
自此開新霽,
猶堪望有秋。
晴光遶砌看葵傾,獨恨無文吊屈平。
梅溽潤衣身體倦,竹風入牖夢魂清。
良辰美景須臾事,往古來今節(jié)序情。
不信滄江傳競渡,彩旗畫鼓閙西城。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