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魏川聯句韻
丹砂何日化黃金,衣上秋塵積漸深。
生意無邊觀草色,春風有約到梅心。
白頭自感華年瑟,俗耳誰聽太古琴。
聯句定知思孟簡,谿邊因寄采蘋吟。
丹砂何日化黃金,衣上秋塵積漸深。
生意無邊觀草色,春風有約到梅心。
白頭自感華年瑟,俗耳誰聽太古琴。
聯句定知思孟簡,谿邊因寄采蘋吟。
丹砂何時能點化成黃金?衣上的秋塵漸漸堆積得越來越深。看那草色中蘊含著無邊的生機,春風仿佛有約一般吹入梅花的蕊心。白發蒼蒼自嘆青春如瑟聲般流逝,世俗的耳朵有誰能聽懂太古的琴音?聯句唱和定是想起了孟簡,在溪邊寄去這采蘋般的吟誦。
丹砂:朱砂,古代方士煉丹的主要原料,此處或喻指難以實現的追求。
秋塵:秋日的塵土,暗喻歲月的積淀或世俗的紛擾。
生意:生機,生命力。
太古琴:指高雅、古遠的琴曲,喻指不被世俗理解的高潔志趣。
孟簡:唐代詩人,與白居易等交好,此處借指聯句的友人。
采蘋吟:化用《詩經·召南·采蘋》中祭祀之典,喻指寄情于詩的雅趣。
此詩為和友人魏川聯句之作(“次韻”指依韻唱和)。結合“秋塵”“白頭”等意象,推測創作于秋日,詩人時近年老,面對時光流逝與世俗紛擾,借聯句寄懷,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及自身感慨。
全詩通過自然景象與人生感悟的交織,展現了詩人對歲月流逝的無奈、高潔志趣的堅守,以及借聯句寄情的雅趣。語言凝練,用典巧妙,情感深沉而不失雅致,是一首典型的文人唱和佳作。
尚書清稟秋天杳,吉夢元占玉燕飛。南定三軍須北定,西歸九罭合東歸。壽星出丙光丹極,華蓋丞辰近紫薇。要減汾陽聲樂半,直須揚濯入黃扉。
光山楓制錦,潢浦荻飛綿。秫熟何論酒,魚來不計錢。卜鄰多野老,求藥有神仙。為客留羹筍,清晨步石田。
大婦年十九,高堂坐摴蒱。中婦方十七,明瓊角呼盧。小婦正十五,青春獨當壚。丈人但行樂,何羨執金吾。
王君隱居臨漆浦,物雅風淳真樂土。杖履時來看故人,滄浪日聽歌漁父。盡力耕桑事衣食,飽閱詩書驗今古。老夫平日荷知己,放棹頻過竹梅所。琴樽動輒數日留,忘卻人間有官府。憶昨別君滄浪邊,東西魂夢勞相牽。時馳歲去已堪惜,物在人亡猶可憐。賢郎孝友出天性,對此遺澤號蒼天。點隨淚落樹梢雨,聲助嗚咽山中泉。我今看畫題一篇,含愁閣筆增悽然。無繇得與同游賞,鶴歸華表知何年。
墓頂紅星高照,墓門蒼柏參天。雄關血戰想當年。呼聲震峽谷,劈刺動層巒。白帕纏頭苗寨婦,趕場今過山前。背筐兒女自甜眠。翻身來不易,飲水要思源。
癖好秋光勸不回,揮金一?買詩材。寒花也自矜前輩,曾與柴桑保社來。
國破空陵墓,時移改要沖。人隨幽谷路,縣隱亂山峰。零落荒祠樹,悠揚晚寺鐘。猶傳仙舊隱,跨鹿有遺蹤。
玉宇澄清寶界平,一庭寒影恰相應。柱頭千載歸來鶴,石上三生過去僧。蟾窟依然光滿滿,虎丘空有氣騰騰。生公說法神聽處,此日來游記我曾。
殺雞季偉蔬留客,列鼎孫弘外一肴。古道無存幾夫子,今人何限不全交。
王氣生秦四百年,晉元東渡浪花船。正慚海內皆涂地,來保江南一片天。古樹著行臨遠岸,暮山相亞出微煙。千征萬戰英雄盡,落日牛羊食野田。
當年舟子吃拳時,失腳波濤萬丈危。歸去好尋休歇處,莫教再被八風吹。
庭前綠荷葉,香氣濃于酒。疏雨忽飛來,的皪明珠走。
夢想天平紫府開,卻嗟匏系在銅臺。山靈有意憎塵俗,不許尋芳暫到來。
昔年曾在山陰住,不謂山陰到此堂。蒼苔翠竹汝所好,白石清泉吾故鄉。禹穴有懷游太史,鑒湖無復賜知章。張帆明日竟東下,雨過西興樹影涼。
男兒心腸硬如鐵,婦人讒言如火烈。置之壚冶鼓風扇,須臾硬鐵柔如線。長針持出砧玞上,火星四出誰能向。一椎重兮一椎輕,聲聞遠近錚錚鳴。椎后復燒燒復椎,或鋤或钁隨手成。乃知男兒有欲心易軟,豈能不惑常保骨。肉之深情我愿丈,夫心如金莫如鐵。一回鍛鍊一回堅,彼火灰寒自當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