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漫興
飄然塵外人,
一笠千山雨。
身似孤云閑,
悠悠任來去。
飄然塵外人,
一笠千山雨。
身似孤云閑,
悠悠任來去。
像超脫塵世的人般自在,頭戴斗笠在千山的風雨中獨行。身軀好似孤云一樣悠閑,自由自在地來來去去。
飄然:形容輕松自在、超脫的樣子。
塵外人:指超脫塵世之人。
笠:斗笠,遮雨的帽子。
孤云:單獨飄浮的云,常象征自由、閑適。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對塵世生活感到厭倦,渴望自由、閑適生活的心境。或許是在旅途之中,被大自然的風雨和寧靜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自由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通過生動的意象和簡潔的描寫展現出詩人的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精神自由的追求。
老眼閑中子細看
天公作劇故多端
雪占歲稔何曾稔
雨作春寒斷是寒
酒盡悶多歡笑少
花開折易長成難
暮年不喜金仙說
到此心才悟六觀
一切牽纏斷孟勞,
何金為帶紫為袍。
老從楊柳櫻桃去,
醉肯螟蛉蜾蠃豪。
共慶龍從干五會,
誰工雉食鼎三膏。
折腰彭澤不歸去,
未必東坡肯和陶。
小閣微涼上,
閑人半醉中。
雙明螢度水,
一向柳拖風。
委曲聊隨俗,
艱難敢諱窮。
香山吾不逮,
猶勝杜陵翁。
誰保南陽百世阡,
控頤別頰每堪憐。
發丘郎將焉容御,
裸葬王孫幸獲全。
何所不如圍即墨,
厥今安在像祁連。
小詩更舉樊崇事,
好與慈孫孝子傳。
人閑塵不到,別是一清涼。
雨足千峰凈,風薰百草香。
陰森穿茂密,汩?溯深長。
想見吳中路,連天盡綠秧。
弱冠至休致,日須成一詩。
貧猶常飲客,老幸不招醫。
節欲無真病,輕財似太癡。
此吟得佳句,新買早梅枝。
我亦七旬老,
公為兩歲兄。
共知吾輩拙,
各頼此心平。
江海逃簪紱,
乾坤寢甲兵。
喜逢又惜別,
久幸蔭宗盟。
薄有鹽醯胹竹孫
夜寒城郭似荒村
遠更已覺逾三鼓
獨酌無聊罄一樽
此道粗聞元自少
眾人欲殺幸猶存
盲風怪雨青燈暗
莊蝶難憑入夢魂
老面臨高不畏風,
塵寰一變蕊珠宮。
驟難金碧茅茨別,
預喜蝗螟瘴癘空。
至潔獨凝群物表,
太和元在極寒中。
絕憐詩骨能禁許,
惟有梅梢肖此翁。
寂靜日月白云鄉,
漂搖湖海厖眉郎。
壁間猶見畫龍在,
柱表不聞歸鶴翔。
杯酒新竹與同色,
爐熏異花無此香。
索茗澆渴上馬去,
綠樹含雨山蒼涼。
不肯中和按故常,膈痰鼻涕更頭瘍。
塵飛泥涴三春盡,熱熯寒僵一月強。
乍把酒杯嫌藥氣,屢翻詩卷寫醫方。
年年憶得古人語,端午綿衣未可藏。
生世六六載,始獲玷末科。
選官六六載,仕少閑日多。
逆旅脫兵火,專城免干戈。
中原久隔絕,忽焉得經過。
水涸梁山泊,淮流受黃河。
往者故已矣,方來將若何。
開歲七十一,聊擬自挽歌。
之子博古今,妙年著儒冠。
顧肯易戎服,屑為游徼官。
未喜弓力武,尚愛虀鹽酸。
紫面頰骨聳,赤心膽氣完。
得非真將種,終當拜漢壇。
曰予俎豆學,素不夢糞棺。
甬東富海物,槁鮮供烹餐。
曰予豈嗜味,啖茹實所安。
共惟伯厚父,三入專金鑾。
萬古貯胸次,四溟涸毫端。
今年七十五,兩紀歌考槃。
舉世一影獨,晚進再拜難。
庶幾因此行,摳衣趨門闌。
幸不辭孺悲,晝夜勤仰鉆。
列宿共辰極,眾羽朝祥鸞。
萬物各從類,同心臭如蘭。
去去不可追,著鞭駛征鞍。
我亦意欲往,惜哉步蹣跚。
虛器浮名蜃結樓,
潮痕才落水添舟。
醫工藥不關生死,
詹尹蓍寧究咎休。
華蓋天臨批鳳誥,
長楊日侍射熊侯。
是人有命皆能致,
終許難憑智力求。
平地驚胥怒,
滔天類鯀湮。
稍低三板水,
不活百城人。
已拚過從絕,
徒工徙倚頻。
鵠形無白粲,
蜂起有黃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