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村邊解嘲 其一
閑身惟向靜中便,莫景侵尋絳縣年。
失解真精昏默默,且觀玄牝息綿綿。
溫柔鄉里誰能老,冷澹生涯別有天。
笑撫腳婆為法喜,漆園何必問經緣。
閑身惟向靜中便,莫景侵尋絳縣年。
失解真精昏默默,且觀玄牝息綿綿。
溫柔鄉里誰能老,冷澹生涯別有天。
笑撫腳婆為法喜,漆園何必問經緣。
閑暇之身只在寧靜中才得自在,暮年已至如絳縣老人般年歲漸高。失去了純正的精氣而昏沉迷茫,暫且觀察自然之道以養息綿綿生機。誰能在溫柔享樂中老去呢,平淡的生活另有一番天地。笑著撫摸腳婆心生歡喜,又何必像莊子那樣去探尋經書的因緣呢。
閑身:閑暇之身。便:適宜,自在。
莫景:即暮景,指晚年。侵尋:漸進。絳縣年:據《左傳·襄公三十年》記載,絳縣有老人不知自己年齡,后以絳縣老人指高壽者。
失解:失去、喪失。真精:純正的精氣。昏默默:昏沉迷茫的樣子。
玄牝:出自《老子》“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指自然之道。息綿綿:氣息悠長,這里指養息生機。
溫柔鄉:指安逸享樂的環境。
冷澹生涯:平淡的生活。
腳婆:一種取暖的器具。法喜:佛教用語,指聞見、參悟佛法而產生的喜悅。
漆園:指莊子,莊子曾為漆園吏。經緣:與經書的因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莫景侵尋絳縣年”可推測詩人處于暮年。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平靜,詩人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后,選擇遠離世俗的喧囂,在寧靜的生活中尋求精神寄托,以詩歌來表達自己對生活和自然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暮年對閑適、平淡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之道的體悟。其特點是用典自然,語言平實卻富有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暮年對生活的一種思考和態度。
昨從河口來,淺若甑在釜。今入玉山境,沿洄石可數。
至此三易舟,一舟分作五。接坐膝屢交,無篷目快睹。
舟人慣負舟,肩承力各努。進以尺寸許,喝號胡嚨鼓。
何恃逞豪強,水碓儼分部。灌田非所謀,取值乃市估。
累石建為閘,閘截水沒肚。閘水截愈深,舟行客愈苦。
分彼一寸流,喊怒如虓虎。蕩蕩本官河,司土豈聾瞽。
曷不清其源,恩波一例普。中流恣放舟,嘔啞聽柔櫓。
大樹蕭蕭,對衰草、寒煙未歇。憑吊處、孤忠涅背,伊周爭烈。石馬晝嘶燕市雨,靈旗影斷黃河月。念當時、南渡只偏安,空關切。
三字獄,何時雪。十年力,誰人滅。為東窗一語,山河殘缺。銀碗紅啼嬌女淚,玉環碧化萇弘血。望冬青、盡處起西風,搖宮闕。
京師誰可與論文,好事紛紛訪子云。猶恨聞名未相見,見時當更過于聞。
倦游長閉讀書齋,重與人交省往來。陡覺心中生羽翼,祇緣句里挾風雷。
商飆落葉如飛燕,寒衣處處催針線。征夫一去未曾還,十載相思不相見。
相見家鄉詎有期,舊衣寄盡寄新衣。織成窗外三更月,縫就鐙前半曉雞。
憶昔裁衣手腕輕,算來寬窄能相稱。悠悠離別已多年,心意商量愁未定。
定識腰肢舊日非,剪來那得更寬圍。試把妾身還自約,嫁衣寬盡不相依。
再四丁寧寄徒侶,愿見兒夫親付與。淚痕滴上半成殷,到日開時應認取。
吁嗟乎!王家多難為前驅,休說封侯志尚虛。又恐思家徒亂意,衣間不付一封書。
馬人龍戶集衙時,篁竹風清化日遲。海角亭中官事了,晝簾小草寫新詩。
眼昏頭白尚天涯,戀闕心勞不憶家。何日五羊江上驛,一尊同對刺桐花。
吾之舟兮常虛以游,
哀樂喜怒兮一毫不留。
不與物涉兮駕空以浮,
萬方覆卻兮無觸吾舟。
吾之舟兮常虛以游。
溪上西風吹鹖冠
家貧歸計強承歡
誰知闕下傭書者
又向滄浪理釣竿
我為扣閽拘狴犴
汝將吟筆換袈裟
別來猶記松窗外
一掬清泉自點茶
連夜淋漓春雨足,挹戶林光照晴旭。楊柳墻頭垂嫩青,芭蕉窗外展新綠。
夾廊暴茁碧箖箊,繞檻爭開紅躑躅。滿園草木盡欣榮,雨力能資地肥沃。
朝來屐笠自周巡,遣懷緩度池西曲。短籬羃?牽牛蘿,小圃蔥蘢長嬰粟。
花梢雨點葉留珠,水上荷擎波漾玉。閒園卅畝堪寄情,修竹千竿可醫俗。
小年日日足徜徉,何必夜游更秉燭。列架圖書數萬篇,得意欣然自藏錄。
隱囊塵尾恣清談,詩卷琴經與棋局。吾儕藉此寄天真,何必營謀傷窘促。
矧今滿目盡烽煙,神州擾擾爭蠻觸。寥寥永日臥山寮,牢愁擬把「離騷」續。
東瀛此際比天堂,散誕優悠無縛束。為讀移文居北山,肯因獻賦出西蜀。
君不見安閒畢世香山老,祗緣知命無貪欲。
悶倚小窗紗。暗損韶華。屏山曲曲暝煙遮。孤負淡黃新月子,偏照梨花。
雙髻愛盤鴉。小顫燈斜。自將幽怨訴琵琶。空憶小樓雙燕語,愁滿天涯。
我昔登山臨水高潔而光輝,君看紅綾疊錦千針之衲衣。
凜秋嚴冬與之侶,春寒采采皆芳菲。南中四時花不絕,披此但少雪花飛。
客謂以此遠游更足以環瑋,與子期乎峨眉、雁蕩、蘆洲與釣磯。
可憐此后觸世機,出門棲棲資斧微。就官隨班強著緋,歸來天地交旌徽。
今日蕭條尚馀此,青云絕跡窮山里。狐白千金徒侈耳,人間愛馬筐盛矢,何為長戚自令鄙。
君不見浮丘袖闊麾煙霞,毛女衣單拾松子。
筆格橫珊,鏡奩嵌玉,南州高士人家。有個俜伶,小名記取蘋花。比肩嫁得元龍婿,逞豪情、湖海堪夸。好年華。翡翠蘭苕,壁合無瑕。徐陳本有苔岑契,況樓高百尺,奇氣沖霞。玳瑁梁間,雙棲海燕周遮。略談風月供消遣,盡憑闌、看遍山茶。只堪嗟。福慧修成,之子天涯。
擁髻填詞,憑肩玩月,當時幾許歡娛。底恁匆匆,留伊不住何如。翩鴻一瞥靈氛邈,剩孤懷、渺渺愁予。影模糊。雁杳魚沈,沒寄封書。驀然錦字傳來快,詎看猶未了,淚已漣洳。道受新涼,懨懨人忒慵疏。秋風從古稱多厲,怎禁他、辛苦程途。病曾無。碎矣儂心,夢也驚呼。
堅臥難教姓氏埋,
至今嚴瀨有高臺。
若為不著羊裘釣,
更有何人物色來。
十年苦憶峽山寺,
今日舟從峽里過。
落澗泉聲依舊壯,
當樓松色比前多。
僧間侈數雙禺典,
我老慵揮落日戈。
為問白猿歸洞后,
有無消息到巖阿。
勞苦三聯月,還家忽暮春。
庶人宜往役,吾道敢辭貧。
未得銷形影,何能作隱淪。
桃源虛設想,莫認記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