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六十五首 其六十五
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
惟有十月二十二,吉星垂照最希奇。
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
惟有十月二十二,吉星垂照最希奇。
每天都是美好的日子,每個時刻都是美好的時刻。只有十月二十二這一天,吉祥之星垂照,最為稀奇。
偈頌:佛經中的唱詞,也泛指佛家的詩歌。
希奇:同“稀奇”,稀少新奇。
此偈頌具體創作背景難考。一般來說,偈頌多為禪僧表達禪理、感悟所做。可能是作者在日常修行中感悟到生活處處美好,在十月二十二日這天,或許遇到特殊機緣,覺得此日格外吉祥,便創作此偈。
這首偈頌主旨是傳達樂觀生活態度與對美好期許。語言簡單卻富有深意,在禪學文學中體現了以平常語道不平常理的特色。
集云峰下四藤條,
千載誰知恨未銷。
去去全身擔荷得,
石龍依舊碧岧峣。
一火咸陽慨劫痕,
粉墻朱邸蕩無存。
項王歡笑書生哭,
各有心腸莫細論。
千卷長編已刻閩,
爭傳副墨價兼金。
冠篇不得同迂叟,
遺恨猶應記玉音。
我生在海島,樸野不知詩。偶得性靈語,時或一為之。
惜無素心人,晨夕相切劘。譬之我視我,不自判妍媸。
鯨鯢東海來,鼓浪臺、澎涯。劫灰滿天地,身外靡孑遺。
詩稿付兵燹,免為識者嗤。自從來粵嶠,無復有詩脾。
昔年領鼉江,理亂如治絲。鼉江雙魚城,舊有人分治。
嘗問諸父老,望治多謳思。謳思黃先生,歸去漳江湄。
縷述先生政,雙魚有口碑。山衙臨大海,金石潤英詞。
嗚呼鄉先達,令我溯襟期。今日讀遺編,大雅適在茲!
溫柔敦厚旨,正始有遺規。不知讓臣老,乃是先生兒。
瑯函忽吐秘,珠玉光陸離。但愿寶手澤,不愿求人知。
海環四表一州中,春早壺天景趣同。
枯草碧回前度色,好花嬌勝往年紅。
嵐開已見扶桑日,海晏應無颶母風。
獨有憲臺豪邁客,陽春高調韻摩空。
名落江湖歲月多,白頭還止夢三刀。胸藏千載心期遠,識盡諸賢眼力高。慷慨當筵談抵掌,淋漓滿壁醉揮毫。空山埋去泥銷骨,何日人間見此豪。
野涉來南岸幘時,我方為掾久追隨。爐熏柳葉同清話,酒嚼梅花幾賦詩。別后京華才一見,病馀山寺謾相期。為公一慟今踰紀,當日交游在者誰。
東風前殿幾枝開,
不用君王羯鼓催。
寄語曲江春宴客,
莫教輕負倚云栽。
十里亭。五里亭。長短亭邊暮雨零。離人不忍聽。
夢初醒。酒初醒。夜半清寒入綺欞,凄涼掩畫屏。
舊說乘驄老,新來衣繡人。
眷方隆嗣圣,世已厭成均。
景晚遲鹓序,邊秋憶虎臣。
家聲傳慶歷,忠惠豈前身。
層層光氣接飛翰,月底風前只獨看。
薄帶煙痕圍作暈,分黏香夢自生寒。
誰尋靈谷隨蜂蝶,爭戀倉園照鳳鸞。
別趣孤襟馀此客,解償俊句倚欄干。
前度劉郎去不來,
炫晴灼灼又花開。
蟠桃著子三千歲,
一歲從他熟一回。
歸路玉花驄,行人大華東。
龍頭驚昨夢,馬足信東風。
天上開三省,江南問一峰。
養雛成大鶴,種子得高松。
群星聚南粵,杯酒助清談。
最好情初始,將圓月十三。
野心惟唱和,天道自包涵。
明日秋山角,林花任我簪。
要之恐懼常修省,乃是吾心所必然。
君子如云止三畏,又何終日卻乾乾。
五百何年去不還,獨留父子守青山。
洞云灶冷飛黃蝶,砌草碑橫臥白鷴。
牛鬼已全傾世界,龍天依舊擁禪關。
團圞莫說無生話,縱解無生淚更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