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華首都寺真乘父子無恙
五百何年去不還,獨留父子守青山。
洞云灶冷飛黃蝶,砌草碑橫臥白鷴。
牛鬼已全傾世界,龍天依舊擁禪關。
團圞莫說無生話,縱解無生淚更潺。
五百何年去不還,獨留父子守青山。
洞云灶冷飛黃蝶,砌草碑橫臥白鷴。
牛鬼已全傾世界,龍天依舊擁禪關。
團圞莫說無生話,縱解無生淚更潺。
五百羅漢不知多少年前一去不返,只留下真乘父子守護著青山。山洞云霧繚繞,爐灶冰冷,黃蝶飛舞;臺階荒草萋萋,碑石橫倒,白鷴棲息。牛鬼蛇神已完全傾覆了世界,而龍天護法依舊守護著禪關。莫要說團圓時講那無生的佛法,縱然能領悟無生之理,淚水卻更加潺潺流淌。
五百:指五百羅漢。
洞云灶冷:山洞中云霧彌漫,爐灶已冷,說明少有人煙。
砌草碑橫:臺階上長滿荒草,碑石橫倒。
牛鬼:比喻邪惡勢力。
龍天:佛教中天龍八部眾,這里指護法神。
禪關:指寺廟。
團圞:團聚。
無生話:指佛教無生的教義。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牛鬼已全傾世界”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混亂時期,邪惡勢力橫行。詩人聽聞真乘父子在寺廟安然無恙,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世事變遷和表達對佛法堅守的敬意。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和對比手法的運用。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對社會現實和宗教信仰的思考。
鶯粟花開又別家,蘑蕪綠上小窗紗,粉墻西去即天涯。
白雨偷將春令換,黃昏慣使客心邪,愁來那得好山遮。
霜天敝了羊裘,荻花秋。恰遇纖簾高士倚江樓。
垂柳罅,琵琶砑,是揚州。觸著一生心事到眉頭。
夕陽山闊戍樓空。厭西風,已西風。何事風吹偏向客愁中。
沙草斜連銅狄路,酒旗卷,一程程,繞漢宮。
漢宮,漢宮,掃殘紅。花一叢,柳一叢。憶也憶也,憶遠送、又泣孤鴻。
可惜鴛鴦湖上冷歸蓬。謾道夢魂能識路,今夜里,比春來,夢不同。
一從仙去,莖上露盤折。龍奩競開珠鎖,斜印花紋滑。
舞袖宜教薰透,莫睡屏間鴨。玉階遙接。著人春氣,未試輕煙已頻覺。
心事多隨逝水,含怨憑誰說。長記宿火溫溫,繡被深宵壓。
近日披裘老大,荀令難重學。石腸新怯。許辭蕉盞,靜聽松聲掃庭雪。
解曳貪著吳宮錦,花族雙靴。山畫長蛾。待訴衷情隔絳河。
新詞填就勤分付,眾里驚波。道字偏訛。惹得周郎顧轉多。
流蘇盡日垂珠箔,門外紫苔斑。喚茶鸚鵡,金籠前后,徐露青鬟。
自憐纖指,大家風調,寫盡幽閒。繡臺深掛,撥殘香獸,一片寒山。
紫沙團就百花泥,玲瓏壓倒博山低。安排處,宜深帳,看篆煙、裊過錦帆西。
從今軟暖把人迷,寶鳧長日不須攜。惜無個,真消受,出春蔥、籠袖熨冰肌。
古藤花下銀釭滿,紫鳳斜飛。賈涕沾衣。吹徹秦簫事已非。
圖書只似蓬蒿冷,碧甃雙扉。宮漏霏微。說劍青燈客未稀。
一抹玉沙平野,且莫停杯斝。有時臥雪,有時歌雪,恣高人陶寫。
吹火打蓬堪畫,在讓玉山下。誰家曲水,誰家輞水,又相隨來也。
昔年簪組隘丘門,今日旌幢一院存。 何事商於淚如雨,小儒偏受陸家恩。
朝霞迎白日,丹氣臨旸谷。 翳翳結繁云,森森散雨足。 輕風摧勁草,凝霜竦高木。 密葉日夜疏,叢林森如束。 疇昔嘆時遲,晚節悲年促。 歲暮懷百憂,將從季主卜。
朝登魯陽關,狹路峭且深。 流澗萬馀丈,圍木數千尋。 咆虎響窮山,鳴鶴聒空林。 凄風為我嘯,百籟坐自吟。 感物多思情,在險易常心。 劫來戒不虞,挺轡越飛岑。 王陽驅九折,周文走岑崟。 經阻貴勿遲,此理著來今。
昔我資章甫,聊以適諸越。 行行入幽荒,甌駱從祝發。 窮年非所用,此貨將安設。 瓴甋夸玙璠,魚目笑明月。 不見郢中歌,能否居然別。 陽春無和者,巴人皆下節。 流俗多昏迷,此理誰能察。
金風扇素節,丹霞啟陰期。 騰云似涌煙,密雨如散絲。 寒花發黃采,秋草含錄滋。 閑居玩萬物,離群戀所思。 案無蕭氏牘,庭無貢公綦。 高尚遺王侯,道積自成基。 至人不嬰物,馀風足染時。
結宇窮岡曲,耦耕幽藪陰。 荒庭寂以間,幽岫峭且深。 凄風起東谷,有渰興南岑。 雖無箕畢期,膚寸自成霖。 澤雉登壟雊,寒猿擁條吟。 溪壑無人跡,荒楚郁蕭森。 投耒循岸垂,時聞樵采音。 重基可擬志,回淵可比心。 養真尚無為,道勝貴陸沈。 游思竹素園,寄辭翰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