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詠六言十首 其五
早退似見幾者,
晚繆可追悔哉。
已戴華陽巾去,
肯扶靈壽杖來。
早退似見幾者,
晚繆可追悔哉。
已戴華陽巾去,
肯扶靈壽杖來。
早早退隱好像是能洞察先機之人,晚年犯錯還能追悔啊。已經戴著華陽巾離去,怎會再拄著靈壽杖回來。
見幾者:能洞察事物細微變化和發展趨勢的人。幾,細微的跡象。
晚繆:晚年的錯誤。繆,通“謬”,錯誤。
華陽巾:道士所戴的一種帽子。
靈壽杖:用靈壽木做的手杖,常為老年人所用。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人生起伏,晚年對自己的人生選擇有所反思,看到早年早退者的明智,后悔自己晚年的一些錯誤決定,從而決心隱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人生選擇的反思和隱居的決心。其特點是語言直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能反映當時文人對人生的思考。
畫廊曲曲通金井。捲湘簾、月照流蘇冷。人睡桃笙,最貪看、遍身花影。釵橫處,盤手靈蛇委枕。
香沉小鴨馀殘餅。鏡臺邊、早沁明朝粉。好夢中間,料應知、有人廝近。那知被,夢里人兒驚寢。
蘭亭好,簫鼓越中行。
石馬古苔南鎮廟,臥龍新柳夏王城。
流水十分清。
似說天書下紫宸,筑宮養贍聚流民。壺餐那得移諸邑,木酪曾聞活幾人。
肯與再生猶有策,若驅為盜豈無因。公田租挈年年重,且議寬征事撫循。
入關有詔勿苛留,鄉部紛紛更有求。民死豈關官長事,歲饑空使廟堂憂。
簡田比日災為甚,報政今年課最優。遠近庶司無失職,欲從何處問侵牟。
幽徑疏花放,晴林細露明。
有香還自惜,在野不須名。
游屐樽攜過,春風候至生。
滿園桃李艷,車馬正縱橫。
山中秫酒發新篘,及薦壺觴九日游。
別院醉來啼鳥散,草花紅過海棠溝。
夜色涼于水,風高朔雁還。
長空一片影,吹落萬松間。
思婦高樓上,含愁照玉顏。
可憐千里道,何處是秦關。
虎門深鎖五羊城,摩壘何時靡禦旌。
西旅不開獒貢驛,南蠻空置象林兵。
百年蜂蠆甘遺毒,四海鯨鯢苦未清。
誰塞夷庚堙海運,令人長憶李西平。
節物匆匆度,邊烽幸不傳。
名花空雨墮,秀樹已云連。
孤負杯蓮倒,蕭條燭蕊偏。
但欣民小泰,凝寢有爐煙。
蕎麥花殘小雪飛。
人日春猶淺,雞晨夜向闌。
殘缸燈暈小,單枕雨聲寒。
難補皇天漏,空思后土乾。
山家尊酒薄,懷抱若為寬。
墻陰蕉葉依然綠,
壟畔桃花自在紅。
冬仲何殊春候暖,
蠻娘嬉笑竹圍東。
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常排傷心事,不為長嘆息。
忽聞唐衢死,不覺動顏色。悲端從東來,觸我心惻惻。
伊昔未相知,偶游滑臺側。同宿李翱家,一言如舊識。
酒酣出送我,風雪黃河北。日西并馬頭,語別至昏黑。
君歸向東鄭,我來游上國。交心不交面,從此重相憶。
憐君儒家子,不得詩書力。五十著青衫,試官無祿食。
遺文僅千首,六義無差忒。散在京洛間,何人為收拾。
暈入靈犀,胎含老蚌。
正好修行,正好供養。
有人于此拂袖便行,腳跟下已吃三十拄杖。
何以見得,禪歸海,經歸藏。
抽還手版,受用處、十分輕省。便衣剪家機,飯炊躬稼,且免支移系省。帝憫龍鐘蠲朝謁,予長假、毋煩申省。笑木石虛齋,暮年忺做,端明提省。
閑冷。橐金散盡,書筒來省。有小小樓兒,看山待月,絕勝崔公望省。兩鶴隨軒,一奴負鍤,此外諸馀從省。把一身本末,綠章奏過,泰玄都省。
發冢復發冢,無數白骨委荒茸;
高堂大廈密于鱗,更奪鬼區架柱栱。
輪奐構成歌舞喧,夜深卻聞鬼聲詾;
此屋主人皆壯士,聞之恬然稀怖恐。
壯士一去不復還,血濺原草無邱壟;
生存華屋幾何時,俄見因果同一種。
新鬼歸覓來故居,舊鬼揶揄笑且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