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賈陶二老二首 其二
節物匆匆度,邊烽幸不傳。
名花空雨墮,秀樹已云連。
孤負杯蓮倒,蕭條燭蕊偏。
但欣民小泰,凝寢有爐煙。
節物匆匆度,邊烽幸不傳。
名花空雨墮,秀樹已云連。
孤負杯蓮倒,蕭條燭蕊偏。
但欣民小泰,凝寢有爐煙。
時節匆匆而過,幸好邊境沒有傳來戰事消息。名貴的花朵在雨中凋零,秀麗的樹木已經枝葉相連。辜負了把酒杯倒滿的興致,蠟燭的燈芯也顯得孤寂冷落。只欣慰百姓稍有安定,君王安睡,香爐中飄出裊裊青煙。
節物:指各個季節的景物。
邊烽:邊境上的烽火,代指戰事。
孤負:同“辜負”。
杯蓮倒:把酒杯倒滿,形容飲酒。
燭蕊:蠟燭的燈芯。
小泰:稍有安定。
凝寢:安睡。
此詩創作背景需結合賈陶二老及作者所處時代具體分析。推測當時處于一個相對和平但仍有潛在危機的時期,詩人看到時節流轉,感慨時光,同時為百姓能有短暫的安寧而欣慰。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時光和百姓生活的關注。其特點是情感細膩,通過景物和生活場景展現復雜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對社會和生活的思考。
篆車創始自稚輪,筦簟從初但蒲稿。
詩到晚唐非不佳,少似國風能理到。
嗟予耄矣棄穎泓,臥病終年長卻掃。
客無脫屨一榻懸,人不到門群雀噪。
敢意支郎念岑寂,時將妙語起衰老。
若人搜句乃余事,雖不雕鐫自精好。
況于佛祖可呵罵,豈無魔外宜攻討。
早辦山居一把茅,為我長歌歌證道。
筆下陳無己,香分一瓣奇。
有孫今見嫡,得髓政忘皮。
懷舊書來日,驚人語妙時。
猶思頻咀嚼,咽子百篇詩。
在昔夸三喜,于今萃一門。
周還陪帝學,終始代王言。
晉擢傾人望,規陳悉治原。
彼蒼無處問,才大合調元。
蒼頭倦晨炊,卯飯幾及午。溯流赤日中,舟子亦良苦。
魚躍戀芳餌,鷗飛避鳴櫓。仙翁所退藏,好境自呈露。
溪水清可鑒,山云橫不度。坐斷泉石幽,不受塵土污。
問之何所得,妙處難悉數。初非練玉泉,亦不鳴天鼓。
人癯道方肥,心遠貌亦古。老衲同我來,得句時一吐。
物色盡詩材,筆底隨指呼。行行更前之,系纜日未莫。
轉柂涉奔湍,支筇入幽塢。倦甚宿茅茨,睡熟不能寤。
遲明又蓐食,凌風上前浦。重露雨點疎,晴嵐云氣布。
蝗蝻尚飛揚,禾稼難愛護。村落有狗偷,耄倪且狼顧。
念此一悄然,回舟雙港渡??樟w皎然師,詩成有神助。
眼界山逾碧,腰輿步轉高。
未疑御魑魅,自笑尹鼯猱。
末路成三折,衰年感二毛。
次山雖漫仕,安敢遽辭勞。
欲上青云卻垂翅,歸來掃軌空山里。
道人說相來敂關,酒半醺酣談亹亹。
我今布褐終余年,豈論燕頷并鳶肩。
謂予形是朱頂鶴,兩眼藏神高頰顴。
彭殤壽夭誰無死,不將動目搖湛水。
道人去后若復來,定應難相壺邱子。
草樹澗邊青,人稀自掩扃。
陰沈端午水,晴映半天星。
倦枕敷橫榻,枯藜傍小亭。
誰知一杯酒,小醉不嫌醒。
平隄修柏轉林塘,飛蓋同升吐鳳堂。
后世有傳由準易,斯文無復數他揚。
草玄大啟天人奧,池色猶關翰墨場。
吊古懷賢尚遺恨,不然晁董可相頏。
有客有客字晦叔,東臯歲收可??粥。
何為得飽尚多憂,豈是老窮無止足。
十日之中九日病,以杖扶行懼顛覆。
嗚呼一歌兮歌意長,風林助我鳴悲商。
遠鼓三更急,長虹十丈低。
影浮冰鑒月,身渡玉壺溪。
畫燭人應醉,桃源路肯迷。
疎星與殘月,點點下玻璃。
去年寒食猶依然,海棠花落南溪前。風隨雨雪作三厄,燕支落盡無人憐。
今年花下去年色,不暖不寒三月天。花間置酒君有意,我負宿約慚周旋。
年年惜春春易老,春去花殘常恨早。勸君更辦一杯春,明朝卷地東風掃。
園溪已漲桃花急,月明夜釣漁舟笠。君能割我半亭溪,寧嘆此錐無地立。
上士與下士,多聞或寡聞。
子誠能尚友,我亦嘆離群。
磨琢功當進,金蘭志不分。
孝標何所見,但廣絕交文。
東風初滿殿前旗,環珮舂容侍燕時。
帝澤普涵春自暖,人心同樂日先遲。
三峰影里瞻鼇動,九奏聲中看鳳儀。
更喜使華齊獻壽,八方何地不熙熙。
昏昏未必晦,昭昭未必明。渾渾未必濁,漻漻未必清。
吾道本自貴,國爵亦可并。所以魯素王,但欲比老彭。
嗟予久斂退,用志難崢嶸。吾友暫蟠蟄,側耳春雷轟。
韞櫝足豈刖,扛鼎肩不頳。鼓行當擅場,敵者誰為勍。
佇看慶多馬,為彼酌兕觥。下視俗子陋,未識仁者榮。
譬如黃流污,寧涴皎月晶。相期在遠到,所急非小成。
頗恨會遇疎,未免鄙吝生。大篇何舂容,雅思真和平。
知君培其根,許我擷其菁。虛靜能養心,篤實可存誠。
此理君得之,底里期再傾。
橫塘老居士,官意云蹉跎。歸田百頃溪,一目真恒河。
春來幾櫛沐,昧者時工呵。惟公獨未然,計拙樂且多。
秧針破水面,照影成婆娑。黃梅雨朝昏,已壓前溪荷。
連旬聽盆傾,頹空競嵯峨。城頭望彌漫,湖海環丘坡。
橫隄蕩如洗,滅沒相陂陀。卻聞城南圍,千丈一水過。
堅壁了不動,坐勝洪濤波。佛力與愿力,精意馴蛟鼉。
獨此夏日雨,慰公春時蓑。我方歲事憂,一飽今無何。
乞我黃淤秋,同此天地和。不然遂彈鋏,稍續馮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