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感興 其一
候曉追趨漢殿東,九重春色萬方同。
主恩接武云霄上,客鬢驚心歲月中。
勛業明時看補袞,文章壯志愧雕蟲。
祥光夜出青藜杖,授簡從容太乙宮。
候曉追趨漢殿東,九重春色萬方同。
主恩接武云霄上,客鬢驚心歲月中。
勛業明時看補袞,文章壯志愧雕蟲。
祥光夜出青藜杖,授簡從容太乙宮。
等候破曉便前往漢殿之東,皇宮春色與天下一同呈現。君主恩寵接連不斷如在云霄之上,客居他鄉的我驚覺兩鬢在歲月中變化。在圣明時代本應建立功業補正時政,可我空有文章壯志卻只做些無用之事而慚愧。祥瑞之光夜里從青藜杖發出,我在太乙宮從容接受簡策。
候曉:等候破曉。追趨:追隨奔走。漢殿:借指宮殿。
九重:指皇宮。萬方:指天下。
接武:前后相接,指恩寵不斷。
客鬢:客居他鄉之人的鬢發。
勛業:功業。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補袞:補正帝王的過失,后泛指補救規諫。
雕蟲:指微不足道的技能,這里指文章寫作。
祥光:祥瑞之光。青藜杖:傳說中太乙真人的手杖。
授簡:給予簡策,指給予寫作任務。太乙宮:道觀名。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政治清明時期,在朝廷任職,受到君主恩寵,但感慨時光流逝,自己未能建立顯著功業。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初春之景,表達對君主恩寵的感激和對自身功業未就的愧疚。其特點是語言典雅、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心境和文學素養。
浩浩長江水,黃州那個邊。
岸回山一轉,船到堞樓前。
日落清江遠,光搖赤壁山。
無人說吳魏,來往釣丹閑。
溫溫藥鼎蟲吟細。倦懷不問殘燈事。江雁破愁眠。薄帷搴曉寒。
壺觴疏點檢。酒病秋深淺。不用忖腰圍。新來羅帶垂。
味薄身無累,
心平理自長。
公卿知叔度,
州里敬元方。
璞玉須瑚璉,
春風便雪霜。
重言吾不忍,
天地日蒼茫。
步繞青秧綠水間,
春畦交錯路回環。
老翁牽得牛當路,
恐礙人行卻復還。
一自離家將十秋,
莊山何日掃松楸。
封章乞得天恩許,
便買春風潞水舟。
老憶青山豈□歸,
臨岐真恨此心違。
高樓莫聽相催笛,
前路猶懸未落暉。
草色入天遮別夢,
江痕吞石濺絺衣。
鶴飛不肯棲華表,
城郭年來想巳非。
吳淞江上小嬌娘。玉軀長。鬢云光。指點閑鷗,同坐話斜陽。細剝香蕉送郎口,郎莫笑,看鴛鴦。
西風吹老美人妝。怕倚廊。怯空房。盼過新年,郎不渡申江。懶聽寒潮深夜語,儂病也,自心傷。
一區碧血葬忠良,
燕子高飛入建康。
多少良家紅袖女,
琵琶斜抱怨先皇。
強哀強慘亦從伊,
歸到私庭喜可知。
喜字漫書三十六,
到頭能得幾多時。
三月西城淑景多,曉煙清露暗相和。
晚鐘未用催歸客,聞道新亭更可過。
細草疏花自在春,悠悠煙水似天津。
垂楊一徑深深去,白鳥雙飛不避人。
紅羅軟。汗香浣。半松云髻瑤釵顫。愁相守。恨相守。腰肢半怯,龐兒非舊。瘦。瘦。瘦。
苔紋卷。花茵展。支頤整日懨懨倦。難消受。須消受。起更天氣,酒醒時候。又。又。又。
露封謄奏曉鳴鈴,當御應關乙夜呈。
京兆有裝隨使者,陳留無酒憶廚兵。
故營將鉞談家世,老吏公車識姓名。
塵事看看到書尺,更驚三日有王程。
空空至理,杳絕纖埃。
功勛不到,妙葉難該。
不落是非中,有無爭敢和。
何勞指注,便請承當。
過后追風,徒誇好手。
寺僻無人行,夜雨長秋草。
山僧出迎客,落葉不曾掃。
我昔寺中游,題詩在東壁。
三年不見僧,見之頭半白。
我本青云侶,失足墮塵寰。
飄飖鸞鳳群,逸興不可刪。
拾翠弄菀茝,采香佩蘭蕳。
麻姑向我笑,手挽雙髻鬟。
白玉飾姣貌,丹砂駐酡顏。
言寫《黃庭經》,仍歸青要山。
從君采芝術,白云非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