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二首寄采芝山人 其二
我本青云侶,失足墮塵寰。
飄飖鸞鳳群,逸興不可刪。
拾翠弄菀茝,采香佩蘭蕳。
麻姑向我笑,手挽雙髻鬟。
白玉飾姣貌,丹砂駐酡顏。
言寫《黃庭經》,仍歸青要山。
從君采芝術,白云非人間。
我本青云侶,失足墮塵寰。
飄飖鸞鳳群,逸興不可刪。
拾翠弄菀茝,采香佩蘭蕳。
麻姑向我笑,手挽雙髻鬟。
白玉飾姣貌,丹砂駐酡顏。
言寫《黃庭經》,仍歸青要山。
從君采芝術,白云非人間。
我本是天上青云間的同伴,不小心失足墮入了塵世。像鸞鳳一樣在塵世中飄游,瀟灑的興致無法消除。采摘翠色的花草擺弄著菀茝,采集香氣佩戴上蘭蕳。麻姑對著我微笑,伸手挽起我的雙髻。她用白玉裝飾姣好的容貌,用丹砂保持著紅潤的臉色。說要書寫《黃庭經》,然后回到青要山。我要跟隨您去學習采芝的法術,白云繚繞的地方已不是人間。
青云侶:指天上的同伴,仙人之類。
塵寰:塵世。
飄飖:飄蕩、飛揚。
逸興:超逸豪放的意興。
刪:消除。
拾翠:拾取翠鳥羽毛,后泛指婦女游春或采集花草。菀茝:兩種香草名。
蘭蕳:蘭草和蕳草,都是香草。
麻姑:神話中的女仙。
酡顏:飲酒臉紅,這里指紅潤的臉色。
《黃庭經》:道教經典。
青要山:傳說中的仙山。
芝術:靈芝和白術,都是仙草,這里指采芝的法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可能處于對現實生活不滿,渴望擺脫塵世紛擾的心境。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讓詩人感到壓抑的因素,從而促使他向往仙界的自由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仙界生活的向往和對塵世的超脫。其突出特點是充滿奇幻色彩,運用大量神話意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想象力和對自由的追求。
涼雨曉初歇,江天云作峰。聞君理蘭枻,涉水采芙蓉。蒲葉帶羅碧,榴花裙茜濃。今年競渡早,應為客乘龍。
園中楊柳樹,飛舞似含羞。如何風靜處,盡放眼中愁。金鋪銀屈膝,動處有人挨。棋盤作十字,中心為子來。橘犀如半月,何日是圓時。如何一種味,卻有兩人知。
顛倒三生夢,飛沈萬劫心。乾坤頭至踵,混沌古猶今。黑白無真色,宮商豈至音。維摩懶開口,枝上一蟬吟。乾坤大聚落,今古小朝昏。諸子蠅鉆紙,群雄虱處裈。一心還入道,萬物自歸根。卻笑幽憂客,空招楚些魂。丹鳳翔金鼎,蒼龍戲玉池。心源澄似水,鼻息細於絲。枕上山川好,壺中日月遲。神仙學道者,那許小兒知。空譯流沙語,難參少室禪。泥牛耕海底,玉犬吠云邊。仰嶠圓茶夢,曹山放酒顛。書生眼如月,休被衲僧穿。狡兔留三窟,獼猴戲六窗。情田鋤宿草,心月印澄江。酒戒何曾破,詩魔先已降。雄蜂雌蛺蝶,正自不成雙。道義富無敵,詩書貴不貲。浮生幾兩屐,狂樂一絇絲。豪俠非吾友,臞儒即我師。誰知茅屋底,元自有男兒。
莫嫌歲晚看花遲,到我來時有紫薇。謾捲輕羅當新酒,明朝風急恐離披。
竹筍初生黃犢角,蕨芽已作小兒拳。試挑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諷討窮修晷,頗悅古人情。周楚先河濫,漢晉浩波橫。吐吞煙霞混,組繡陽春生。妙化猶九轉,巧拙非一程。隋侯自朗瑩,和氏自溫明。既使瓴甋競,又俾魚目爭。所以絕琴者,千載不復鳴。
天厭五季腥,時復一掃之。存者旦暮人,焉能辨華夷。馮公豈不偉,于節安所施。信心白刃間,榮貴保期頤。千秋蒙垢污,所救亦不訾。二石一海鷗,古稱圖澄師。儒者所不道,西竺將取斯。
千里歸來七日程,相看不厭一燈明。殘樽更出行邊酒,共聽蓬頭雨打聲。
息舟候香埠,悵別在寒林。竹近交枝亂,山長絕徑深。輕飛入定影,落照有疏陰。不見投云狀,空留折桂心。
玉峽山人雪滿顛,初承徵詔遠朝天。賜歸還向峽中去,春雨漚波好放船。
三關保障推寧武,苦憶當年禦賊才。百戰不緣飛將失,九門何至內臣開。夫妻力共山河盡,士馬魂隨風雨來。北望長城空灑淚,不堪斜日滿旗臺。
春色已平分,名花猶未吐。把酒一酬之,我歌花且舞。
我愛盧家道子賢,悼亡之后只蕭然。虎兒向我能求字,玉雪肌膚更可憐。
玉纖輕揭繡簾開,行到花前淚滿腮。正爾春心無處托,一雙胡蝶忽飛來。
碧流清,紅葉墮。一段秋光又過。銀桂落,菊花開。東籬醉酒杯。聞玉笛,聲聲脆。天末涼驚雙袂。風雨際,最懷人。凄涼不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