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春深二十首 其八
何處春深好,春深御史家。
絮縈驄馬尾,蝶繞繡衣花。
破柱行持斧,埋輪立駐車。
入班遙認得,魚貫一行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御史家。
絮縈驄馬尾,蝶繞繡衣花。
破柱行持斧,埋輪立駐車。
入班遙認得,魚貫一行斜。
哪里的春光最濃郁美好呢?是春光正盛時的御史家中。柳絮縈繞在御史騎的青驄馬的馬尾上,蝴蝶圍繞著御史繡衣上的花紋飛舞。御史像李膺那樣破柱懲治奸佞,像張綱那樣埋輪彈劾權貴。在入朝的行列中遠遠就能認出他們,他們像游魚一樣排成斜斜的一行。
驄馬:青白色相雜的馬,御史所乘之馬。
繡衣:御史的官服。
破柱:東漢李膺為司隸校尉時,不懼權勢,破柱搜捕大宦官張讓之弟張朔并將其處死。持斧:指御史執法。
埋輪:東漢張綱出巡,到洛陽都亭,埋其車輪,曰“豺狼當路,安問狐貍”,遂彈劾大將軍梁冀。
入班:入朝列班。
魚貫:像游魚一樣一個挨著一個地接連著。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白居易在仕途上有過起伏,他關注官員的品德和作為。這首詩可能是他在對官場有所觀察后,創作以贊美那些正直執法的御史,反映當時社會對正義官員的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御史的剛正執法。其特點是將春日景象與御史形象結合,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白居易詩歌關注社會現實、以詩寫人的創作風格。
昔昔鹽 花徑無容跡,
花徑無容跡,戎裘未下機。
隨風開又落,度日掃還飛。
欲折枝枝贈,那知歸不歸。
列鼎佩金章,淚眼看風枝。
卻思食藜藿,身作屠沽兒。
負米無遠近,所希升斗歸。
為人無貴賤,莫學雞狗肥。
斯言如不忘,別更無光輝。
斯言如或忘,即安用人為。
向晚橫吹悲,風動馬嘶合。
前驅引旗節,千重陣云帀。
單于下陰山,砂礫空颯颯。
封侯取一戰,豈復念閨合。
藕絲作線難勝針,蘂粉染黃那得深。
玉白蘭芳不相顧,倡樓一笑輕千金。
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劒刜鐘鉛繞指。
三秋庭綠盡迎霜,惟有荷花守紅死。
西江小吏朱斑輪,柳縷吐芽香玉春。
兩股金釵已相許,不令獨作空城塵。
悠悠楚水流如馬,恨紫愁紅滿平野。
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燒作鴛鴦瓦。
二十便封侯,名居第一流。
綠鬟深小院,清管下高樓。
醉把金船擲,閑敲玉鐙游。
帶盤紅鼴鼠,袍砑紫犀牛。
錦袋歸調箭,羅鞋起撥毬。
眼前長貴盛,那信世間愁。
盧姬小小魏王家,綠鬢紅唇桃李花。
魏王綺樓十二重,水精簾箔繡芙蓉。
白玉闌干金作柱,樓上朝朝學歌舞。
前堂后堂羅袖人,南窗北窗花發春。
翠幌珠簾鬬弦管,一奏一彈云欲斷。
君王日晚下朝歸,鳴環佩玉生光輝。
人生今日得驕貴,誰道盧姬身細微。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尚不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預堆。五月不可觸,猨鳴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胡風吹雁翼,遠別無人鄉。君近鴈來處,幾回斷君腸。
昔奉千日書,撫心怨星霜。無書又千日,世路重茫茫。
燕國有佳麗,蛾眉富春光。自然君歸晚,花落君空堂。
君其若不然,歲晚雙鴛鴦。顧兔蝕殘月,幽光不如星。
女兒晚事夫,顏色同秋螢。秋日邊馬思,武夫不遑寧。
燕歌易水怨,劒舞蛟龍腥。風折連枝樹,水翻無蒂萍。
立身多戶門,何必燕山銘。生世不如鳥,雙雙比翼翎。
皓如楚江月,靄若吳岫云。
波中自皎鏡,山上亦氛氳。
明月留照妾,輕云持贈君。
山川各離散,光氣乃殊分。
天涯一為別,江北自相聞。
遨游攜艷妓,裝束似男兒。
杯酒逢花住,笙歌簇馬吹。
鸎聲催曲急,春色訝歸遲。
不以聞銜鼓,華筵待月移。
嘗聞秦帝女,傳得鳳凰聲。
是日逢仙子,當時別有情。
人吹彩簫去,天借綠云迎。
曲在身不返,空余弄玉名。
西山日沒東山昏,旋風吹馬馬踏云。
畫弦素管聲淺繁,花裙綷?步秋塵。
桂葉刷風桂墜子,青貍哭血寒狐死。
古壁彩虬金帖尾,雨工騎入秋潭水。
百年老鸮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
寒閨織素錦,含怨斂雙蛾。
綜新交縷澀,經脆斷絲多。
衣香逐舉袖,釧動應鳴梭。
還恐裁縫罷,無信達交河。
華屋重翠幄,綺席雕象床。
遠漏微更疎,薄衾中夜涼。
爐氳暗裴回,寒燈背斜光。
妍姿結宵態,寢臂幽夢長。
宛轉復宛轉,憶憶更未央。
洞庭波起兮鴻鴈翔,風瑟瑟兮野蒼蒼。
浮云卷靄,明月流光。
荊南兮趙北,碣石兮瀟湘。
澄清規于萬里,照離思于千行。
橫桂枝于西第,繞菱花于北堂。
高樓思婦,飛蓋君王。
文姬絕域,侍子他鄉。
見胡鞍之似練,知漢劒之如霜。
試登高而極目,莫不變而回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