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 少年樂
二十便封侯,名居第一流。
綠鬟深小院,清管下高樓。
醉把金船擲,閑敲玉鐙游。
帶盤紅鼴鼠,袍砑紫犀牛。
錦袋歸調箭,羅鞋起撥毬。
眼前長貴盛,那信世間愁。
二十便封侯,名居第一流。
綠鬟深小院,清管下高樓。
醉把金船擲,閑敲玉鐙游。
帶盤紅鼴鼠,袍砑紫犀牛。
錦袋歸調箭,羅鞋起撥毬。
眼前長貴盛,那信世間愁。
二十歲就被封侯,聲名位居第一流。在那綠鬟女子居住的深小院中,清越的管樂聲從高樓飄下。喝醉后拋擲金船酒杯,閑暇時敲著玉鐙騎馬游玩。腰帶上裝飾著紅鼴鼠,袍子上印染著紫犀牛的圖案。帶著錦袋回來調試弓箭,穿著羅鞋起身去踢球。眼前長久地享受富貴興盛,怎么會相信世間還有憂愁。
封侯:封拜侯爵,泛指顯赫功名。
綠鬟:烏黑發亮的發髻,這里代指年輕美貌的女子。
清管:清亮的管樂器聲。
金船:金制的船形酒杯。
玉鐙:玉制的馬鐙。
砑(yà):用卵形或弧形石塊碾壓或摩擦皮革、布帛等,使緊實光亮。
鼴(yǎn)鼠:一種哺乳動物。
調箭:調試弓箭。
撥毬:即擊球,類似現代的馬球運動。
此詩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繁榮時期,少年憑借一定功績或家世在年輕時就能獲得高位。詩人或許是看到這種現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展現少年的富貴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少年封侯后的富貴奢華生活與不知憂愁的狀態。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細節生動。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部分現象,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唐代對富貴生活的一種表現手法。
天假殘年使荷鉏,白頭父子守園廬。
四朝曾遇千齡會,七世相傳一束書。
物理從來多倚伏,人情莫遣得親疏。
功名自有英雄了,吾輩惟當憶遂初。
去年杜宇號阡陌,家家聚首憂蠶麥。豈惟比屋衣食憂,縣家亦負催科責。
今年略不聞杜宇,蠶收麥熟人歌舞。豈惟襦新湯餅寬,鄰里相約先輸官。
曉枕華胥誰喚回,下堂拽杖一悠哉。
啼鴉已逐晨光起,飛鷺初沖宿靄來。
石路少行生蔓草,柴扉多閉長莓苔。
身閑亦未全無事,檢校幽花幾樹開。
士方貧賤時,藜藿苦不足。
一朝得富貴,奴仆饜粱肉。
大胾食亞夫,空器饋荀彧。
何如茆簷下,父子共??粥。
我生有至愿,世世謝寸祿。
有子復有孫,無榮亦無辱。
習懶多遺事,時能害睡眠。
獾驕殘竹筍,鼠橫嚙床氈。
猧子巡籬落,貍奴護簡編。
人間有俊物,求買敢論錢。
白首返吾鄉,功名罷激昂。
掃除魔眷屬,砭熨病膏肓。
老圃勤供菜,蠻童解炷香。
黃昏那用問,且喜日舒長。
小山緣曲澗,路斷得藤陰。
忽遇平生友,重論一片心。
興闌棋局散,意豁酒杯深。
雞唱俄驚覺,凄然淚滿襟。
夢里遇奇士,高樓酣且歌。
霸圖輕管樂,王道探丘軻。
大指如符券,微瑕互琢磨。
相知殊恨晚,所得不勝多。
勝算觀天定,精忠壓虜和。
真當起莘渭,何止復關河。
陣法參奇正,戎旃相蕩摩。
覺來空雨泣,壯志已蹉跎。
藉草沾衣露,沿溪掠面風。
桐凋無茂綠,蓮老有疏紅。
小彴欹危度,鄰園曲折通。
新秋得強健,一笑莫匆匆。
客從城中來,相視慘不悅。
引杯撫長劍,慨嘆胡未滅。
我亦為悲憤,共論到明發。
向來酣鬭時,人情愿少歇。
及今數十秋,復謂須歲月。
諸將爾何心,安坐望旄節。
楚人記草木,桂在椒蘭中。
我懷小山句,妙絕窮化工。
唐人作山水,亦以桂配松。
丹葩間綠葉,錦繡相疊重。
不知始何時,巖桂開秋風。
楚人所稱者,委棄等蒿蓬。
嗚呼各有時,士豈怨不逢。
我作桂堂詩,廣子云夢胸。
赫日炎威豈易摧,火云壓屋正崔嵬。
嗜眠但喜蘄州簟,畏酒不禁河朔杯。
人望息肩亭午過,天方悔禍素秋來。
細思殘暑能多少,夜夜常占斗柄回。
邢子襟靈舊絕塵,爾來句法更清新。
淡交喜得山棲友,杰作疑非火食人。
豈但仆奴看屈子,直須涂改到生民。
與君兩世交情厚,剩欲燈前對角巾。
江村一雨喜塵清,隱隱雷車意未平。
莽蒼郊原來暮色,颼飗林壑起秋聲。
書希簡古終難近,詩慕雄渾苦未成。
白首愈悲知我少,從今一技不須名。
追數交朋略散亡,臂孱足蹇固其常。
一年又見秋風至,孤夢潛隨夜漏長。
不辦誦書如倚相,頗能噉飯勝張蒼。
回看薄宦成何味,只借朝衫作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