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蕭云從秋山紅樹卷
峰勢欲開樹為遮,
崔鬼畫態間槎枒。
本來楓檞經霜染,
錯認夕陽一片霞。
峰勢欲開樹為遮,
崔鬼畫態間槎枒。
本來楓檞經霜染,
錯認夕陽一片霞。
山峰的走勢想要展開,卻被樹木遮擋住了,山勢高峻,畫中的形態與樹木參差不齊的樣子相互交織。原本是經霜染過的楓樹和槲樹,卻讓人錯認為是夕陽映照下的一片紅霞。
崔嵬:形容山勢高峻。
槎枒:形容樹木參差不齊、枝丫交錯的樣子。
楓檞:楓樹和槲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蕭云從是明末清初著名畫家,此詩應是詩人觀賞蕭云從的《秋山紅樹卷》后有感而發所作,當時可能正值秋季,詩人被畫作中秋天的景色所感染。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蕭云從的畫作,突出特點是通過生動的描寫將畫中景色展現得栩栩如生。在文學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畫結合的藝術魅力。
病骨樂與瘦筇俱,疏陰漏日午晴馀。
覓新詩似驢旋磨,溫舊書如牛反芻。
岸幾羅花村舍靜,峰屏襯樹行人疏。
林深足繭思小憩,啼鳥一聲真起予。
金陵曾向酒家眠,十五當壚不數錢。紅版橋頭明月色,娟娟猶在玉釵前。
疏疏秋雨秣陵寒,白露初高葉未丹。欲寄愁心無處著,濕君衫袖到長干。
江山暮凄凝,西暉亦未滅。
登樓余何思,天末下微葉。
懷人阻輕駕,芳翰悚驚瞥。
弄珠凄漢游,搴蘭感湘別。
即事惜睽攜,舉目異徂轍。
情隨沅澧深,形滯江山隔。
洞庭信周險,南服資控扼。
涘渚自靡涯,升涸恒依節。
流止貌涵鑒,盈虛幾時哲。
群鷗浴和風,棹女溯歸月。
寸心澹元競,千里平不竭。
歲晚淹桂舟,蘅蕪猶可掇。
九日獨登城上臺,南山望盡祇塵埃。
黃華雖富紛紛菊,綠蟻誰同滟滟杯。
時節獨催雙鬢雪,利名還見此心灰。
池陽星子多朋舊,能有音書萬里來。
佳處曾探。量泉惠麓,踏蘚靈巖。
多少吳娃,明妝倚舫,玉面乘籃。
秧田竹屋蘆簾。指歸路、垂虹舊諳。
瑟瑟波搖,彎彎月唱,好個江南。
去去春無語,融融物自驕。
餉耕憐野老,隨犬過山橋。
晚唱緣溪口,晴暉絆柳腰。
迂儒欲何用,只合伴漁樵。
索居誰與話襟期,舍弟能來慰我思。
窗外花枝堪對酒,夢中池草易成詩。
正當綠樹鶯啼處,待得清溪月上時。
且盡金樽同一醉,云臺勛業未為遲。
春心煉雪,膩靨凝酥,韶華淡到無痕。本色天然,清艷肯映朱門。吟邊又來瘦鶴,認疏香、應誤黃昏。瑤臺畔、問冰霜多少,醞釀仙根。
一任閑評輕薄,有澄潭明月,自證前身。夢斷梨花,春去懶對芳樽。瑤階露華如畫,正縞衣、孤立銷魂。臺洞遠,付相思,流水冷云。
三年汝海見君遲,念我江淮苜蓿時。
家故牛醫游最久,世無狗監去何之。
平原十日偏能飲,梁苑諸生雅善詩。
西上吹臺沙草綠,相思惟有白云期。
言無展事,語不投機。
頂門著眼,頷下安眉。
圣凡路絕,事理俱非。
刀截春風,鋸解稱錘。
刀鋸俱妙,明暗可追。
刀鋸不爾,二破一虧。
阿呵呵,也大奇。
風卷怒濤天際闊,莫教斷送老頭皮。
動靜惟所遇,
仁智亦偶然。
誰見二物外,
猶有天地全。
帝城行漸近,馳道帶長河。
寺古紅門黯,山秋黃葉多。
客心驚落雁,邊色見征駝。
笑我閨中語,何知燕趙歌。
故山猿鶴近何如,愧我年來懶寄書。
李郭同舟催解纜,朱陳成里看牽裾。
卻驚才調歸群季,莫笑生涯等老漁。
裘馬五陵多不賤,青衫落拓獨愁予。
欲言耶,負導旨,不言還負翟黑子。
宮中門啟戈矛森,臣寧負跡不負心。
天威煌煌距尺咫,臣寧負生不負死。
高渤海,真純臣,天文書上天顏溫。
臣才區區勞獎述,清河司徒臣不及。
城郭人家餞歲寒,裁紅剪翠饌春盤。
湖濱老圃無時態,繞屋畦蔬向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