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 其十一 二樂榭
動靜惟所遇,
仁智亦偶然。
誰見二物外,
猶有天地全。
動靜惟所遇,
仁智亦偶然。
誰見二物外,
猶有天地全。
無論動或靜,都隨遇而安,仁與智的體現也是偶然。誰能看到在仁與智這兩者之外,還有天地間的圓滿境界。
動靜:指行動和靜止,即人的不同狀態。
仁智:出自《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代表智慧和仁德。
二物:指仁與智。
文與可在洋州任知州時,修建了許多園林亭榭,并作《洋州園亭三十詠》。蘇軾與文與可交情深厚,便和了這組詩。此詩可能作于蘇軾與文與可交往期間,體現了蘇軾對人生和哲理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探討超越世俗追求的更高境界。其特點是哲理深刻,以簡潔語言表達深邃思想。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蘇軾詩歌對哲理的獨特探索。
講學輸君據上游,
偷閒讓我占林邱。
一枝圜點淋漓筆,
寫作梅花澹墨浮。
吾道拙還直,用之尤抱殘。
惟因方法陋,故見寸衷難。
歲月多棱鏡,江湖百丈瀾。
有時深玩索,一一養成丹。
樽酒西郊慰遠還,梅花春意正相關。
幽棲只好山林下,至樂無如畎畝間。
為說柴桑三徑在,肯容莘野一犁閒。
斯文更有殷勤祝,烱烱明珠照二鬟。
二帝精魂死不孤,
嵇山陵廟似蒼梧。
耄年未罷征苗旅,
神武如斯曠代無。
雨從今日十分晴,病后春應一倍增。著地已無殘歲雪,掛檐猶有上元燈。
薄羅初欲換單衣,社肉裁分燕又歸。喚得春來卻催去,滿庭紅雨杏花飛。
病馀猶著杖藜扶,臨水依然一老夫。不用苦燒紅蠟燭,桃花解笑白髭須。
?稏千塍碧,芙蕖萬頃香。
跨波橫略彴,逼地亞筼筜。
大野禾麻溢,高齋幾席涼。
夔龍屢賡唱,東壁正垂光。
采蓮入深谷,養此眉與須。
一朝事適逢,敢自愛幽隅。
以身為羽翼,豈曰為帝儲。
安危在一割,漢道爭須臾。
卓哉四老人,山水本空虛。
遺編已返司成宅,
行李言還賤士家。
紅日清霜新雨后,
高吟隨處看梅花。
破微塵出大經卷,
一彈指頃千百遍。
只因錯認月為燈,
至今展卷遮羞面。
祖國紅花開遍,故鄉喜沾余妍。
新裝改換舊壟阡。縣委領導關鍵。
雙季稻香洋溢,五繭蠶忙喧闐。
工農子弟競攻堅。那怕科技關險。
清明池館晴還雨,綠漲溶溶。花里游蜂。宿粉棲香錦繡中。
玉簫聲斷人何處,依舊春風。萬點愁紅。亂逐煙波總向東。
仄徑蔭宮槐,
幽陰多綠苔。
應門但迎埽,
畏有山僧來。
瑞滿長空,見彤云密布,瓊花飄雪。壇上爐煙,馥馥沉檀和屑。風里寶幡雙結。瞻縹緲、霓旌素節。導引皓鶴千群,遙下玉樓銀闕。
銅龍漏咽。正九關魚錀沉沉,夜光皎潔。平曉迷漫,迤邐瑤臺相接。圣主憂民念切。對此際、龍顏開悅。況正屬、臘內春前,一白勝于三白。
品題亦落小蘇杭,誰道吾鄉是瘴鄉。
望渺椰漿津渴口,啖馀荔子破葷腸。
聯金薦果芭蕉熟,撒玉烹茶茉莉香。
惆悵何因能縮地,九重稽首獻君王。
臺風擦過夜何其,新掃空階濺舊泥。
木葉加窗頻剝啄,書燈搖影忽凄迷。
滿腔離思因秋起,一縷吟魂與夢齊。
只說此時容易見,斯人居處日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