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孫平叔同年移藩粵東 其二
君才似海常宜近,我計歸山苦未能。
王式不來應有以,淮陽非臥所能勝。
偶看芳草思蛩駏,漫向秋風較鴳鵬。
留取懷中書數紙,相思時與剪青燈。
君才似海常宜近,我計歸山苦未能。
王式不來應有以,淮陽非臥所能勝。
偶看芳草思蛩駏,漫向秋風較鴳鵬。
留取懷中書數紙,相思時與剪青燈。
你的才華如大海般淵博,本應常伴身旁,可我歸隱山林的打算卻難以實現。王式不來想必有他的原因,淮陽的政務不是能靠稱病就能勝任的。偶然看到芳草,便想起了蛩駏相倚的情誼,隨意在秋風中比較鴳和鵬的不同。我留下幾頁飽含情誼的書信,在思念你的時候,對著青燈細細翻閱。
同年:科舉時代同榜考中的人互稱同年。移藩:指官員調任藩司(布政使)之職。粵東:廣東的別稱。
王式:據《漢書》記載,王式曾被召為博士,此處可能借指孫平叔有其才能和擔當。
淮陽非臥所能勝:典出《史記·汲鄭列傳》,汲黯曾稱病治理淮陽,這里說淮陽政務繁重,不是能靠稱病應對的,暗示孫平叔責任重大。
蛩駏(qióng jù):傳說中互相依賴生存的兩種動物,常比喻親密的朋友。
鴳(yàn)鵬:鴳是一種小鳥,鵬是傳說中的大鳥,出自《莊子·逍遙游》,這里有比較不同境遇和志向的意思。
青燈:指油燈,燈光呈青色,在古詩中常營造出一種孤寂、思念的氛圍。
此詩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從詩題可知,是詩人聽聞同年孫平叔調任廣東布政使時所作。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渴望歸隱卻無法實現的心境,而友人孫平叔得到調任,承擔重要職責,詩人有感而發(fā)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贊賞、牽掛和思念,同時抒發(fā)自己的心境。其特點是用典巧妙,意象豐富,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個人情感的細膩表達。
夢醒瑣窗剛永晝。草草情緣,記得愁時候。江北江南都泄漏。惱人只把東風咒。
欲寄天涯憐影瘦。寄到天涯,已是梅如豆。花信不遲郎信后。無言寒倚春衫袖。
閒中好,
身共白云浮。
行遠囂塵絕,
坐看活水流。
太息金泉守,西歸空好音。孳孳求友意,懇懇愛君心。謀道身多阨,憂時力不任。懷人今永已,為世一沾襟。
解道公行止,江東老父兄。群州垂瘵死,膚使為更生。民裕身逾瘠,時危命亦輕。潯陽江上月,猶傍諫書明。
板橋緹騎度,
沙岸野舟移。
想像二三子,
浴沂春暮時。
散發(fā)披襟處,浮瓜沈李時。涓涓流水細侵階。鑿個池兒,喚個月兒來。
畫棟頻搖動,紅葵盡倒開。斗勻紅粉照香腮。有個人人,把做鏡兒猜。
秋風吹空雁旁午,
長天無云月呈露。
為須通曉照清樽,
莫遣中宵生薄霧。
白頭兼莫春,非復芳菲節(jié)。
展轉心忽傷,深悲蕙草歇。
負笈中林白鹿前
草堂何但似青蓮
玄風大士通三昧
金粟如來第幾傳
簫管壁開喧蟋蟀
薪蒸樵后得貂蟬
名山西訪藏書地
欲上鄱湖月下船
池南池北日融融
水荇風蒲各占叢
幸有花枝能照眼
可無詩句補春工
頃刻文成著手春,最高人處是精神。
寢須魚躍多忘倦,窗喜雞談半出新。
地幸東山逢勝友,天教南極現仙身。
莫言荏苒今非昔,依舊如虹吐氣伸。
玉壺吟西風,獵獵愁人心。
人心本不愁,柰此霜毛侵。
憶昔獻賦金鑾殿,意氣當年比謫仙。
飛龍賜出天閑馬,紫陌看花著玉鞭。
犀盤寶甕黃金注,幾度承恩白玉筵。
圣恩浩蕩深如海,涓滴未酬顏已改。
老驥猶懷千里心,欲把青春問天買。
嫩軟新枝不受肥
小蠻醉舞比腰圍
欲舒青眼情難寄
但說蛾眉事總非
纖巧鶯梭輕拂縷
翩翻燕剪欲裁衣
隨風婀娜春無限
銷盡吟魂好句稀
聽響連環(huán)雙玉鉸,睡起春寒峭。久雨乍晴初,簾幕窗紗,花影因風掉。
惜春心事知多少。閑把闌干靠。無賴是東皇,央及伊行,休送年光老。
沛公故人主吏掾,暮年徒跣謝前殿。當時祇有張子房,能致商芝來侍宴。
英雄使君帝室宗,師盧從鄭臣臥龍。龍臥強為三顧起,釣竿茫茫獨煙水。
沔南丑女不歸山,卻羨梅家婿鄉(xiāng)美。皇漢三君乃一流,儒風道骨邈無儔。
帝坐輝光客星去,俯視列宿猶通侯。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絕。
兩言咄咄即諫書,進退確然此高節(jié)。君不見翰林李白謫仙人,亦慕先生事隱淪。
一誤樓船成放逐,太息香爐非富春。
閒中好,
獨酌萬花叢。
吟嘯海天月,
功名牛馬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