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四日謝雨采石中元祠
山柳葉疏容夜月,
古松枝勁起秋風。
定知明日便回首,
百里牛磯煙霧中。
山柳葉疏容夜月,
古松枝勁起秋風。
定知明日便回首,
百里牛磯煙霧中。
山上柳葉稀疏,能夠容納夜月的清輝;古老的松樹樹枝剛勁,吹動起陣陣秋風。我料定明天就要轉身離去,那時百里之外的牛磯將隱沒在煙霧之中。
疏:稀疏。
定知:料定,肯定知道。
回首:轉身離開。
牛磯:即采石磯,在今安徽馬鞍山長江東岸,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狹窄,形勢險要。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題“謝雨”推測,可能是詩人在采石中元祠參加完謝雨儀式后所作。當時正值八月初四,秋意漸濃,詩人面對眼前秋景,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即將離去的不舍。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語寫情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出色的寫景能力。
駑駘戀皂棧,騏驥懷鞭弭。丈夫志四方,那能牖下死。羞食五侯鯖,寧倒七貴屣。一片熱腸肝,所重酬知己。寶劍千金裝,解贈不留視。殺人睚眥間,腥血染刀幾。一朝赴國難,捐軀以自矢。朝出薊門城,夕斫單于壘。蕩寇指顧間,無煩折尺箠。功成解鐵衣,伏闕報天子。鵲印不愿垂,受賞乃所恥。愿戴邊胡纓,遨游貴戚里。叱吒風云生,金貂供役使。
金鋪雙掩夜迢迢。無夢到屏綃。一簾疏雨,半窗殘葉,禁得魂銷。香殘被冷人何在,堅坐總無憀。故鄉刀尺,他鄉燈火,一樣今宵。
孤忠耿耿平生學,
此日蒼黃就道難。
別白是非誰直筆,
蕭條行李幾荒山。
九天杲日真能照,
三月冰山不久寒。
人事晦明吾默卜,
子方應及潞公還。
不陣威逾遠,
無為俗自柔。
詩書通月窟,
簫勺靖炎陬。
畢陌宮車晚,
蒼梧草露秋。
定知千歲后,
民尚是軒丘。
小池芳草綠初勻。柳寒眉尚顰。東風吹雨細于塵。一庭花臉皴。
鶯共蝶,怨還嗔。眼前無好春。這般天氣煞愁人。人愁旋旋新。
神馭三山杳,悲懷四海同。徽音殊未遠,火德已云終。名免僉降表,魂猶戀故宮。無窮家國恨,邢尹更交攻。
揖讓開新室,威儀尚漢官。凄涼銜玉詔,鄭重奉金棺。地老鵑啼血,天悲鶴語寒。蒼梧修祔典,稍勝會稽攢。
瀰漫寒氣月微明,
近覺風聲遠市聲。
不恨浮沉人海底,
樓居閒自得心清。
掛角殘經一解頤,
秋風淅淅日斜暉。
會心偶爾微吟好,
又向清流飲馬歸。
麥粒收來品絕倫,
葵花制出樣爭新。
一杯永日醒雙眼,
草木英華信有神。
檳榔白,不食花。食花蒂,當靈茶。
檳榔青,子初成。食青子,當茶清。
歡口檳榔花,儂口檳榔子。花香子不如,子甘花不似。甘香得相同,何必求連理。
入夏端然似涉秋,粉云陰重不曾收。那知四月之間雨,做就中年以后愁。
兒女恨,霸王籌,濛濛都付兩溪流。碧天何日紅霞襯,暈遍江南小畫樓。
磁石引長針,陽燧下炎煙。宮商聲相和,心同自相親。
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暑搖比翼扇,寒坐并肩氈。子笑我必哂,子戚我無歡。
來與子共跡,去與子同塵。齊彼蛩蛩獸,舉動不相捐。
惟愿長無別,合形作一身。生有同室好,死成并棺民。
徐氏自言至,我情不可陳。
奔北誰能殿,圖南我亦迷;翻令百步笑,未得一枝棲。孤島搖烽燧,登壇恃鼓鼙。風云蹉跌后,無計展霜蹄!
藤篋紛披擁蠹筠,
日開黃卷代談賓。
一經皓首心非悔,
枉是無言對斲輪。
綠陰紅雨大江頭,
遠有三山近十洲。
花外畫輪蓮葉棹,
夜深燈火上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