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奉和匡南見寄 其四
此座何時設,
西山忽在前。
秋深仍可約,
為賦見山篇。
此座何時設,
西山忽在前。
秋深仍可約,
為賦見山篇。
這座位子何時擺下,西山忽然出現(xiàn)在眼前。秋意已深仍可相約,為此創(chuàng)作了這篇見山的詩篇。
走筆:指快速書寫。
奉和:作詩與別人相唱和。
匡南:人名,具體身份需結合更多背景信息。
見寄:寄贈給我。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創(chuàng)作于秋季,詩人在看到西山景色時,收到匡南寄來的作品,有感而發(fā),遂作此詩奉和。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秋日賞景、與友相約賦詩的閑適心境。語言質樸,意境清幽,體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生活的熱愛。
一樹靈椿大十圍,秋風回首嘆人非。繁陰翠匝行歌地,不忍重看舊舞衣。
雨飄風射八千春,一日丹青見樹身。何事人生不如樹,百年腸斷倚廬人。
幽景娛心目,秋懷水一方。
亂峰鴉背雨,紅葉馬蹄霜。
招隱新茅屋,尋詩古錦囊。
蠻山自堪愛,未覺客程忙。
綠天陰罩閑庭院。隔窗風雨愁凌亂。
五夜總瀟瀟。新詞一枕敲。
酒醒人意淡。夢斷屏山暗。
卻憶宿江邊。打蓬秋滿船。
日用中來體已親,
平常是道豈須陳。
得吾髓處無他事,
擬議三人且覓真。
烏府仍螭陛,銀臺更掖垣。
事幾無弗論,外似不能言。
厚德鎮(zhèn)浮薄,平心剸劇煩。
用才殊未盡,無地可招魂。
清愛荷葉香,涼喜藕絲片。
因泛蓮渚舟,欲障蓉花面。
明月一手擎,從郎索團扇。
三十科名續(xù)父燈,豈知七十老無能。
兒童半長馀猶幼,門戶中衰久未興。
南畝盡捐猶有宅,白頭垂禿已如僧。
平生詩力秋尤健,萬里霜天擊怒鷹。
六國不帝秦,賴有布衣在。懷古獨登臺,斜陽滿東海。
有士五百人,島中猶可國。何事奉頭來?秋風洛陽陌。
終筑朝漢臺,未預誅秦會。呂雉不能臣,偉哉南武帝。
十四方州富,三千戰(zhàn)弩強。平生愧昭諫,獨未討朱梁。
昔聞爨下桐,乃充伯喈琴。知音茍不作,山水徒高深。
平生守章句,中歲勤溫尋。新知能幾何,淘沙初見金。
圣賢諒非遠,萬里行自今。精誠神所相,無虞力難任。
以茲恒夙夜,聊欲忘華簪。峨峨數(shù)仞墻,百官紛濟濟。
眇茲墻外軀,所見諒無幾。高門日夜辟,欲入誰余柅。
柰何迷不思,竄身荊棘里。紫陽基下學,象山明自然。
支離與徑捷,彼此嘗交鐫。百年公論定,畢竟誰為偏。
昔聞昌黎語,軻死失其傳。皇極久不建,西教擅吾權。
投人劇妖冶,落網無愚賢。孰辨真頑空,拘肆成癡顛。
良心一以溺,作圣何由緣。二程開興運,勠力掃腥膻。
涵養(yǎng)須用敬,致知學攸先。神功合內外,彝訓肅昭宣。
誰哉樂易簡,徑欲遺陳編。自然豈不貴,無乃流于禪。
孤風邈難嗣,缺月澹寒川。近來白沙老,應執(zhí)九原鞭。
緬思原泉句,今昔幾尼淵。寧知下學功,是水可澄鮮。
漢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
袖中一札書,欲寄雙飛翼。
冥冥愁不見,耿耿徒緘憶。
紫蘭秀空蹊,皓露奪幽色。
馨香歲欲晚,感嘆情何極。
白云在南山,日暮長太息。
白云悠悠祇在山,
流水下山不復還。
興來掃石坐終日,
花落花開人自閒。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忠義鄉(xiāng)中曉,充閭佳氣新。抱來應有志,天上石麒麟。
多生父子緣,一念恩情重。為是顧非熊,還應入熊夢。
庭前一枝玉,庭表五色云。莫輕襁中兒,它年萬石君。
去卻掌中珠,還從蚌中覓。合浦作漳流,精光夜如日。
出門雖是欠陶朱,便使關門亦可居。
物價甚廉常食肉,傭貲極省易鈔書。
已安櫟社如無用,若比叢林似有馀。
歸與未歸天上事,只消如此看何如。
且折盆花供一枝,對花小飲莫言詩。
吳中俊彥嗟云散,江邑高人悵遠離。
漫道投書能解意,翻教魂夢動遐思。
相知相詠夜難寐,愿逐春風送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