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李用晦岣嶁山房
白云悠悠祇在山,
流水下山不復還。
興來掃石坐終日,
花落花開人自閒。
白云悠悠祇在山,
流水下山不復還。
興來掃石坐終日,
花落花開人自閒。
悠悠白云只在山間飄蕩,流水一旦下山就不再回來。興致來了清掃石塊整日靜坐,花開花落人自在悠閑。
祇:只。
興:興致。
閒:同“閑”。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拜訪李用晦的岣嶁山房,被山間寧靜的自然景色和閑適的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這種生活的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在文學上體現了傳統文人對自然和閑適生活的審美追求。
手持貝葉下滄洲,千部瑯函是度舟。應有魚龍護方廣,錦江春色鏡光浮。
雨衣制青荷,雨笠編新籜。斯人沮溺流,日晏猶耕作。今年擬有秋,烹羊祭先穡。招我食力徒,斗酒聊取樂。酣歌擊瓦盆,昨晚牛生犢。
世道日以衰,倫紀漸攸斁。睢陽淑氣盤,碭山連雁澤。元老既生申,鐘靈逮女德。彼美香閨人,志行何輝赫。結發事夫君,內相殫厥力。黃鵠忽孤飛,誓節明如日。高堂養舅姑,令儀固靡忒。罔極報所生,亦復娛親側。造物嗇其年,同穴愿斯畢。骨肉感分離,泉臺乃終寂。誰與述平生,家庭舊史筆。累累數千言,孝思實維則。扶綱仗老臣,安車且前席。再相即歸朝,道路咸加額。燕語及笄幃,圣心諒同惻。佇見下龍章,潛光表幽宅。
淺紅綃透春裁剪。剪裁春透綃紅淺。機錦織情絲。絲情織錦機。意深憑遠寄。寄遠憑深意。波渺勝愁多。多愁勝渺波。
連歲賡酬久,茲晨伴侶稀。百觥澆鶴卯,一硯匣鼉磯。漸到鳴灘岸,微穿聚葉暉。窮經朱簡斷,拓字墨光肥。霜白興雞早,茅紅掣兔飛。逐時文股麗,入悟習心非。水遠緘魚斷,山深脯獸晞。客來供鹿蹠,雉下警羅扉。竹筏何曾爛,耽玄自不歸。
碧梧叢菊晚熒熒,別有風光在曲亭。醉后徵歌憐白雪,燈前邀客看青萍。高城夜色翻霜樹,西掖寒云隱曙星。詞客當筵俱郢調,不知王粲感飄零。
南溟浩渺不可極,東倚羅浮為海國。群山西走作海門,虎頭大小并稱尊。環山襟海平原處,萬木籠蔥煙霧屯。山海所產多且奇,人才每每相參差。三百年來一老叟,啒強氣宇如虹霓。少年文藻振百粵,結交海內真豪杰。神京失守板蕩時,發指皆裂日飲血。偏袒一呼動四鄰,執戈相從多俠烈。當時文烈增城侯,帳底偕箸資籌謀。獨恨未曾將十萬,經略中原出冀州。如今老去雄心盡,閱世幾回性堅忍。酒酣不覺奮長髯,伏櫪高歌猶滿引。生平老友不相下,李司寇公簡司馬。骨氣精神終遜翁,果然壽算難與同。天空海闊各有托,冥冥萬里一飛鴻。
番山才子富文華,嶺海于今第一家。春到不妨學東野,一日看盡長安花。
春水漸盈科,清溪近若何。美人阻迢遞,舊路想經過。且喜青山近,都忘白發多。二禺讀書處,遲爾答狂歌。
太極齊元始,三光并照臨。勤勞憂國念,惻怛愛民心。玄鳥歌殷母,思齊詠太任。兩朝難儷美,萬古播徽音。
淮甸流離唐赤子,將軍奇特魏黃須。愿將銀管書忠誼,糞土東京趙與胡。
孤芬不愛為春留,來伴故園秋。也知人意,都無言語,可奈溫柔。溫柔可奈花如夢,何計解煩憂。幾時相伴,朝陽滄海,明月高樓。
八載荊南使,憂勤欲白頭。歌聲斫地劍,行色濟川舟。歲月空成晚,江湖況及秋。平生范老記,一讀一登樓。
洪光高閣杳林端,繚繞雙過錦繡鞍。曉日乍開仙闕曙,春云猶弄上方寒。窗中猿墮青天影,樹里人行赤玉欄。已分息機甘晏寂,長安風霧任漫漫。
群松圍石筍,一水蔽巖扉。蒼翠含秋色,陰森散夕霏。采菱人未罷,食稻蟹初肥。百里云峰路,愁中望欲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