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給事挽詞 其一
烏府仍螭陛,銀臺更掖垣。
事幾無弗論,外似不能言。
厚德鎮浮薄,平心剸劇煩。
用才殊未盡,無地可招魂。
烏府仍螭陛,銀臺更掖垣。
事幾無弗論,外似不能言。
厚德鎮浮薄,平心剸劇煩。
用才殊未盡,無地可招魂。
您任職于御史臺又曾在宮廷近侍,還在銀臺司和中書、門下兩省履職。凡事幾乎沒有不議論的,外表卻好似不善言辭。您以深厚的品德抑制輕浮淺薄之風,以平和的心態處理繁重復雜的事務。您的才能還遠未充分施展,如今卻無處可招回您的魂魄。
烏府:指御史臺,漢代御史府中多烏,后世因稱御史臺為烏府。
螭陛:宮殿前雕有螭形的臺階,借指宮廷。
銀臺:指銀臺司,宋官署名,掌管天下奏狀案牘。
掖垣:皇宮的旁垣,這里指中書、門下兩省。
剸:治理、處理。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題“挽詞”可知是為悼念余給事而作。給事是官職名,推測余給事生前為官盡職盡責、品德高尚,詩人對其才能未得到充分發揮感到惋惜,因而寫下此詩。
這首挽詩高度贊揚了余給事的為官經歷、高尚品德和處理事務的能力,惋惜其才能未得盡用。詩風質樸,情感真摯,在悼念詩中較為典型,體現了對逝者的敬重和緬懷。
異錫穿山骨,芳膏迸石流。藥苗香不到,風力冷全收。足下云生嶺,窗間樹掛猴。未能成一宿,五負此林丘。
驅使秦鞭,追逐漢槎,往事愚公應誤。燈火夢華,早化刀兵,花木壽峰非故。流落胡沙,與哀曲、玉龍同譜。回顧。甚震澤煙波,汴京塵土。直到長白鐘靈,記游幸當時,幾番歌舞。冰雪異鄉,五國愁城,誰思趙家前主。地北天南,算閱盡。興亡如許。今古,都一片、韓陵無語。
合浦雄才蔭耳孫,青年饒有古風存。本無徐福求仙意,姑作蘧瑗寡過論。世界驚心罹浩劫,鬼神隨處顯靈魂。吾儕設局刊詩后,疊有奇徵未可言。
碧潭見說有龍蟠,萬里滄溟氣欲吞。此去風雷轟蟄起,大施霖雨霈乾坤。筆峰秀聳帶溪縈,人杰當知是此生。說與山靈須借助,從今姓字達天京。
誰見霜威不可涯,麻衣也許就賓階。公如司馬今還有,我豈堯夫也一來。明月梅花三夜坐,小窗書卷兩人開。或行或止皆吾道,說與傍人莫浪猜。
持檄經秋催鹢舫,疏筵幾日借僧軒。風云岐路猶南北,燈火比鄰已子孫。竹葉杯深山上局,蓼花潮到寺前村。要知楚澤青蘭月,只有懷君不可言。
湖侵林色白,雨濕竹光寒。水鳥已忘機,飛來立闌干。
縱多桃李也無言,只是然籬與映門。暖日護將鸚鵡瘴,和風吹卻鷓鴣瘟。鄉書題就雙重暈,爐氣熏殘一縷溫。夢里明明渡湘水,不知若個似仙源。
真人夢出大槐宮,直上鈞天廣樂中。百世木支皆玉葉,追還舜禹舊家風。
竹下清風好,時來掛幅巾。待逢田叟問,知是樂郊人。
寒侵徑葉。雁風擊碎珊瑚屑。硯涼閑試霜晴帖。頌菊騷蘭,秋事正奇絕。故人又作江西別。書樓虛度中秋節。碧闌倚遍愁誰說。愁是新愁,月是舊時月。
紛紛心事理無端,長夜街頭風尚寒。臥看昏黃一輪月,知它怎樣看人間?
山外青山樓外樓,人生禁得幾拳頭。崖邊報道蘇區景,想是反蘇錯報仇。馮唐易老老彭難,何似當初美孔顏。八百歲時一回馬,再活八百亦等閑。
龍湖蘊神奇,豪爽絕今古。性不纓垢氛,嘯傲對圭組。存身貴深蟄,偕時乃施普。炳炳金艧言,銘之在衷腑。
三吹鶴曲進離杯,岐路西風鹢首催。游子欲為春草報,鄉人爭看使星回。文章后勁諸郎得,桃李新花百粵開。且向鶴樓娛鶴發,九天不久鶴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