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
闕下僧歸山頂寺,
卻看朝日下方明。
莫道野人尋不見,
半天云里有鐘聲。
闕下僧歸山頂寺,
卻看朝日下方明。
莫道野人尋不見,
半天云里有鐘聲。
在京城的僧人要回到山頂的寺廟,回頭看時山下的朝陽正明亮。不要說難以尋覓到隱居的僧人,在那半空中的云里傳來了鐘聲。
闕下:指京城,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叫闕。
野人:此指僧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京城送別僧人歸山時所作,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和平穩定時期,詩人有感于僧人的超脫生活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僧人,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以景寄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送別詩別樣的風格,以獨特的視角和清幽的意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何處元宵好,雙林宴坐僧。
戒圓三五夜,心耀百千燈。
茅舍門常掩,繩床幾謾憑。
世間娛樂事,一念不曾興。
壁毀丹青在,移來殿廡深。
賦形驚變態,觀佛覺無心。
旌旆翻空色,笙竽含妙音。
風流出吳樣,遺法到如今。
一丘雖小勢巉然,自古登臨歷幾賢。
門惹白云常盡日,地藏靈劍不知年。
清歡相與隨雙旆,幽趣誰能解七弦。
每月來游存故事,郡中依舊有詩仙。
信美非吾土,三吳一水中。
亭高望已極,舟入去無窮。
朝市知安在,湖山信有功。
遨游逐鳧鴨,飲食數魚蟲。
波浪喧朝夕,梅烝變綠紅。
逢人問京洛,去國長兒童。
同舍情相接,鄰邦信屢通。
相邀欲相過,道里訊溪翁。
命相將乘傅說舟,愛山尋遍樂天游。
先聲汶北安千里,選勝吳西賁一丘。
靜見隴云生峭壁,寒知海氣入危樓。
鏘金佳句留蕭寺,剡紙朝來貴此州。
四方清浄居,多被僧所占。既無世俗營,百事得豐贍。
家居每紛薄,奉養出寒欠。昔年旅東都,局促吁已厭。
城西近精廬,長老時一覘。每來獲所求,食飽山茶釅。
塵埃就湯沐,垢膩脫巾韂。不知禪味深,但取饑腸饜。
京城苦煩溷,物景費治染。吳都況清華,觀剎吐光艷。
石矼度空闊,泉溜瀉深塹。經過未足多,終老應長歉。
蓬島奇峰水四環,何年涌出向人間。
清池不測通滄海,寶玉長存潤碧山。
曾致神仙留歡詠,可令軒冕樂蕭閑。
謝公方為蒼生起,戀戀煙蘿日暮還。
天教窮困欲誰銜,生事那須一一談。
自笑豐年塵滿甑,不堪雨后菌生庵。
士師憔悴經三黜,陶令幽憂付一酣。
他日歸耕若相憶,尺書頻寄北山南。
夜雨泗河深,曉日輕舟發。
帆開送客遠,城轉高臺沒。
居人永瞻望,歸意何倉卒。
公來初無事,豐歲多牟麥。
鈴閣渡清風,芳罇對佳客。
登臨未云壓,談笑方自適。
朝廷念黧老,府寺虛清劇。
何以寄風流,江山繞官宅。
騷人思苦骨巖巖,百里攜詩相就談。
故作微詞挑遷客,不嫌春雨濕歸衫。
少年舊喜登高賦,老病今成見敵慚。
問我近來誰復可,對君聊擬誦周南。
五老相攜欲上天,玄猿白鶴盡疑仙。
浮云有意藏山頂,流水無聲入稻田。
古木微風時起籟,諸峰落日盡生煙。
歸鞍草草還城市,慚愧幽人正醉眠。
東夷從古慕中華,萬里梯航今一家。
夜靜雙星先渡海,風高八月自還槎。
魚龍定亦知忠信,象譯何勞較齒牙。
屈指歸來應自笑,手持玉帛賜天涯。
病肺秋深霧雨傷,舊繒故絮喜清涼。
菊花金粟未曾吐,桂酒鵝兒空自黃。
草木亦知年有閏,風霜漸近月方陽。
得詩聞道維摩病,欲到毗耶言已忘。
首如貍,尾如牛,攀條捷險如猱猴。
橘柚為漿栗為糇,筋肉不足惟膏油。
深居簡出善自謀,尋蹤發窟并執囚,蓄租分散身為羞。
松薪瓦甑烝浮浮,壓入糟盎肥欲流,熊肪羊酪真比儔。
引筯將舉訊何尤,無功竊食人所仇。
蜀中耆舊今無幾,相逢握手堪流涕。倦游潦倒不還家,舊俗陵遲真委地。
錢荒粟帛賤如土,榷峻茶鹽不成市。詩書鄉校變古法,節行故人安近利。
欲歸長恐歸不得,歸去相歡定誰是。低徊有似羊觸藩,眷戀僅同雞擇米。
中山先生昔所愛,南都攝尹私相喜。窮冬夜長一事無,燈火相從夜深睡。
讀書萬卷老不廢,感遇百篇深有意。俗吏惟知畏簡書,窮途豈意逢君子。
春風歸騎忽西顧,平日高談應且止。朝騎疋馬事朝謁,莫就一床尋夢寐。
猶有城西范蜀公,買地城東種桃李。花絮飛揚酒滿壺,談笑從容詩百紙。
紅塵暗天獨不知,白首相看兩無愧。古人避世金馬門,何必柴車返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