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三首 其三
天教窮困欲誰銜,生事那須一一談。
自笑豐年塵滿甑,不堪雨后菌生庵。
士師憔悴經三黜,陶令幽憂付一酣。
他日歸耕若相憶,尺書頻寄北山南。
天教窮困欲誰銜,生事那須一一談。
自笑豐年塵滿甑,不堪雨后菌生庵。
士師憔悴經三黜,陶令幽憂付一酣。
他日歸耕若相憶,尺書頻寄北山南。
上天讓我窮困,我該怨恨誰呢,生活之事也不必一一細談。我自嘲在豐年時甑中也滿是灰塵(無米可炊),雨后庵中生出菌類的景象也讓人難以忍受。我如士師般憔悴,經歷多次貶黜,又似陶潛般憂愁,只能借酒消愁。日后我歸鄉耕種,如果你想念我,就常從北山南寄信給我。
銜:怨恨。
生事:生活之事。
甑(zèng):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
士師:指柳下惠,他三次被罷黜官職。
三黜:多次被貶黜。
陶令:指陶淵明。
酣:指飲酒。
尺書:書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當時處于窮困潦倒、仕途不順的境地,可能經歷了多次挫折,心境憂愁苦悶。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窮困不得志的感慨,借古人之事自比,情感深沉。語言平實卻富有感染力,體現了詩人在困境中的心境和對友情的珍視。
少歲讀詩書,齒斤齒斤恣詆訾。
續經頗怪文中子,論易頗輕王輔嗣。
兩人死時猶少年,著述煌煌已如是。
男兒一事無成身已老,試問何者可人意。
古之人,勿輕議。
人間何處覓虛空,曾點源頭路未窮。
若把邵家樓閣看,士夫風味只涪翁。
百可亭中雖自淺,千紅堆里本非深。
南園若與前川別,不是乾坤萬物心。
夕陽在窗戶,涼氣何處來。微風泛庭柯,蕭蕭歷空階。抱琴一寫之,冰霜濺孤懷。但惜對樽酌,而無良友偕。聊將幽獨思,滔滔寄長淮。晚坐庭樹下,涼飔經我懷。亦有樽中物,佳人殊未來。佳人隔重城,誰復為之儕。瞻云云行天,步月月滿階。想聞誦聲作,崩騰瀉江淮。
旱氣欲流石,澗溪失盈溶。
況逢青田渴,萬鍤決使東。
南山思照影,三日云氣重。
玉蜺忽墮地,行君竹林中。
潤騰百年樟,翠寫千丈松。
澄之新湯橫,凈綠涵秋容。
是日看雨花,一香萬緣空。
歸來趁清約,賞心還此同。
桂枝耀三更,裊裊來天風。
名觴或可醉,警讀安得慵。
永謝世味醺,敢懷歸意濃。
朝歡過狎洽,夜氣方沖融。
意超謔浪表,伊誰躡斯蹤。
獨愧和篇斐,不堪稱兩雄。
屈宋流風遠,
千秋得嗣音。
揮毫彈虎淚,
撫劍助龍吟。
大雅扶輪手,
中流擊楫心。
涼宵燈似豆,
讀罷淚沾襟。
八磚移日,人道先生懶。載筆立螭坳,曾叨賜、上方杯碗。昨非今是,松菊待歸輪。辭虎觀,問魚舠,歇浦煙波滿。東皋藝黍,棘匕胡麻飯。二仲徑初開,棹角里、舊鄰傳盞。老農老圃,對酒偶成詩,沖口出,話家常,奚取乎板管。
瓶里花空意自存,
節庵懲毖手書煩。
誰人憐我雙眸倦,
推出天邊白玉盆。
不冷不熱爐鞴
半真半假金鍮
鑄作瓶盤釵釧
卻成品字柴頭
過江人物萃樵引。
已教干莫息鋒铦,
轍遍江南眾所瞻。
除卻詩篇何有癖,
獨于山水不能廉。
瘴煙蠻樹棠陰在,
絳帳春風畫戟兼。
今日相逢共尊酒,
形骸脫略兩無嫌。
將軍才略不由人,
百堵猶存戰壘新。
一自樓船下楊仆,
遂教海島縛盧循。
縱橫短堞能藏甲,
倉卒馀艎敢問津。
八陣圖遺三峽水,
至今想見用兵神。
湖海平生志,
蹉跎二十年。
神鯤秋試水,
雄劍夜摩天。
少達真非福,
奇窮乃益堅。
健兒莫相笑,
老將半幽燕。
綠窗才啟。雨過苔青階似洗。咫尺煙霞。風動朱欄芍藥花。
夢回如醉。人語驚殘鸚鵡睡。三徑誰開。籬外多應二仲來。
名園縹緲尋給孤,韶石磊落似硨磲。靈鷲寶林皆飛走,西域天竺東來儲。剎土毫光萬里照,雁蕩靈湫寓梵書。韶州之北舜張樂,韶州之南佛結閭。白象轔囷獸蟠地,朱門灼爍金為居。香藤古樹曹溪口,美室良田鷲嶺初。諸天高閣鳴鐘磬,半夜長廊擊木魚。累朝受敕帝為護,八圣延光皇作譽。法寶螭文首天語,虞書周誥錫當寧。眷茲大鑒屬全智,故來一人謂起予。況今紛紛學孔輩,視為月窟奔蟾蜍。闕里沙門道非隔,南華東魯近通渠。三千萬憶周儒釋,縫掖袈裟互卷舒。杏壇菀茂當蘭若,作禮威儀比曳裾。小子何當來懺悔,跏趺踧踖復與與。嘆息孔廟蔑由至,遙瞻曲阜帝農墟。
艷福如斯也!記年華,同年二百,君其少者。剛是鳳池騫翥后,又結鴛鴦香社。看此去雕鞍寶馬。袍是爛銀裳是錦,算美人名士真同嫁。好花樣,互相借。淋漓史筆珊瑚架。說催妝,新詩綺語,凡人傳寫,才子風流涂抹慣,莫把眉痕輕畫。當記取初三月夜。欲問大羅天上事,恐小姑群婢同驚訝。屬郎語,聲須下。
寂寞深閨里。憶東風,泥金乍報,若何歡喜?撤帳筵圍停燭夜,細問當時原委。更密詢燒香詩婢。西舍東鄰多士女,但駢頭附耳夸雙美。不能答,笑而已。郎君持贈無多子。獻妝臺,官衣一襲,鸞書一紙。又剩有紅線餅餤,合巹同嘗甘旨。珍重說天恩如此。明年攜得神仙眷,料趨朝不過花磚矣。同夢者,促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