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虎丘借前韻
一丘雖小勢巉然,自古登臨歷幾賢。
門惹白云常盡日,地藏靈劍不知年。
清歡相與隨雙旆,幽趣誰能解七弦。
每月來游存故事,郡中依舊有詩仙。
一丘雖小勢巉然,自古登臨歷幾賢。
門惹白云常盡日,地藏靈劍不知年。
清歡相與隨雙旆,幽趣誰能解七弦。
每月來游存故事,郡中依舊有詩仙。
虎丘雖小但山勢險峻,自古以來有多少賢士曾來此登臨。寺門常被白云繚繞整日不散,傳說地下藏著靈劍已不知過了多少年。我與友人帶著清歡跟隨旌旗出游,這清幽的意趣誰能像伯牙那樣用七弦琴來領會呢。每月來此游覽已成為慣例,這郡中依舊有像詩仙一樣的人物。
巉然:險峻的樣子。
旆:旌旗。
七弦:指七弦琴,傳說伯牙善彈琴。
故事:舊例、慣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當地任職或游覽時,每月有來虎丘游玩的習慣。當時當地人文氛圍濃厚,詩人在與友人同游虎丘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虎丘的景致和當地人文。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觀與歷史傳說相結合,富有文化韻味。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的才情和對生活的熱愛。
默然如大道,塵世不相關。
青檜行時靜,白云禪處閑。
貧高一生行,病長十年顏。
夏滿期游寺,尋山又下山。
牧童見人俱不識,盡著芒鞋戴箬笠。
朝陽未出眾山晴,三個五個騎羸牛,前村后村來放牧。
笛聲才一舉
路逢一老翁,兩鬢白如雪。
一里二里行,四回五回歇。
一著讒書未快心,幾抽胸臆縱狂吟。
管中窺豹我猶在,長安冠蓋皆涂地,仍喜先生葬碧岑。
虛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
誓傳經論死,不染利名生。
厭樹遮山色,憐窗向月明。
他時隨范蠡,一棹五湖清。
寄居江島邊,閑詠見秋殘。
草白牛羊瘦,風高猿鳥寒。
檢方醫故疾,挑薺備中餐。
時復停書卷,鉏莎種木蘭。
不知誰會喃喃語,必向王前報太平。
羞容難更返江東,
誰問從來百戰功。
天地有心歸道德,
也是男兒成敗事,
不須惆悵對西風。
九疊嵯峨倚著天,
悔隨寒瀑下巖煙。
深秋猿鳥來心上,
一枝筇竹游江北,
不見爐峰二十年。
去去玉關路,省君曾未行。
塞深多伏寇,時靜亦屯兵。
雪每先秋降,花嘗近夏生。
閑陪射雕將,應到受降城。
擁衲對芳叢,由來事不同。
鬢從今日白,花似去年紅。
艷異隨朝露,馨香逐曉風。
何須對零落,然后始知空。
日日為詩苦,誰論春與秋。
一聯如得意,萬事總忘憂。
雨墮花臨砌,風吹竹近樓。
不吟頭也白,任白此生頭。
七條絲上寄深意,
澗水松風生十指。
自乃知音猶尚稀,
欲教更入何人耳。
居游正值芳春月,蜀道千山皆秀發。
溪邊十里五里花,
君行試到山前問,山鳥只今相憶無。
四海無拘系,行心興自濃。
百年三事衲,萬里一枝筇。
夜減當晴影,春消過雪蹤。
白云深處去,知宿在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