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 題李晴草柳陰漁父圖
散發梳風兩釣師。橛頭曬網柳陰移。白鷺飛邊煙浪起。都是水。只遮一面山橫翠。
淡墨鱗魚個個肥。兒孫敲火榜前炊。老瓦盆中消碧蟻。殘照里。醉來便枕青蓑睡。
散發梳風兩釣師。橛頭曬網柳陰移。白鷺飛邊煙浪起。都是水。只遮一面山橫翠。
淡墨鱗魚個個肥。兒孫敲火榜前炊。老瓦盆中消碧蟻。殘照里。醉來便枕青蓑睡。
兩位垂釣者披散著頭發,在風中梳理,在柳蔭下移動著小船晾曬漁網。白鷺飛起的地方,煙浪涌起。滿眼都是水,只被一面橫亙的青山擋住。淡墨色的魚兒個個肥碩。兒孫們在船前生火做飯。老人在老瓦盆里喝著酒。在夕陽殘照中,喝醉了便枕著青蓑衣睡去。
散發:披散頭發,形容閑適自在。
橛頭:指小船。
碧蟻:指酒面上的浮沫,代指酒。
青蓑:用青色的草編織的蓑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詞人在看到李晴草的《柳陰漁父圖》后,被圖中描繪的漁村生活所感染,結合自身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而創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動蕩或紛擾,使詞人渴望這種寧靜的生活。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漁村的寧靜生活,突出特點是畫面感強,語言質樸。它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詞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豐富了古代詩詞中關于田園、漁村題材的表達。
仲春遘時雨,既雨旋亦晴。
百草吐生意,眾鳥喧新聲。
紛紛群動出,各各有其營。
孰是形骸具,而懷安居情。
秉耒赴田皋,叱牛出柴荊。
耒耜非素習,用力多不精。
老農憫我拙,解軛為我耕。
教以駕馭法,使我牛肯行。
置酒謝老農,愿言俟秋成。
山雨瀑如雪,林寒松未花。遙看飛閣起,知有梵王家。
一僧歸得晚,云濕滿袈裟。
崖斷石林合,風高云葉飄。人歸雨腳外,高閣望中遙。
應是天臺路,幽期在石橋。
秋巘白云晚,霜林紅樹多。野橋山郭外,行子暮來過。
為問小搖落,江南今若何。
寒月白千峰,林深路絕蹤。遙知僧定起,疏響在高松。
亦欲剡溪去,其如山海重。
祝融噓火扇驕陽,
北陸迎寒釀雪霜。
安得金風專歲令,
四時心地有清涼。
且住為佳,趁孤蹤、閑情野鶴。堪愛是、青山繞屋,白云生閣。種遍梨園張谷勝,相逢橘叟巴人樂。但逍遙、一枕足邯鄲,溪聲覺。
千個竹,抽新籜。千樹果,輝雙萼。看殘山剩水,放懷寥廓。星歷初占山鳥喚,國風細注山花落。苦低頭、慚愧野人非,微名縛。
買宅猶難況買鄰,一區判與九衢親。
那知萬壑千巖性,不受高車駟馬塵。
寧開白眼視公卿,不要公卿眼借青。
爭利爭名醒處看,讀詩讀禮醉時聽。
姓名不欲樂人聞,籍甚公卿舉似君。
李白猶將奴力士,薛宣豈敢吏朱云。
客來草草治杯盤,道與家人勿憚煩。
但要陶泓毛穎在,未為無以遺兒孫。
銀河天近晚。珠簾未上,一痕波淺。弄影纖纖,逗響乍停金釧。綰定情絲萬縷,又暗把、回腸銷倦。聲乍轉。縈香曳夢,似伊綿軟。
寄伊絕塞流黃,怕夢夐鴛機,雁邊秋遠。軋軋生寒,竟夕露涼酥腕。渾是殘絨唾濕,料簾底、袖綃并卷。愁不見。空余舊情一段。
褐衣猶愧老明時,
骯臟何人念鬢絲。
滄浦釣竿今暫舍,
麻山樵斧復相隨。
入林猿鶴迎新侶,
到處煙霞似故知。
躡嶠憑高一長嘯,
蒼茫秋色海天垂。
滟滪奔流一派開,少年揮筆動風雷。低徊海澨高吟日,猶似秋潮萬馬來。
搜奇甲骨著高文,籀史重徵起一軍。傷別傷春成絕業,論才已過杜司勛。
刻骨酸辛藕斷絲,國門歸棹恰當時。九州無限拋雛恨,唱徹千秋墮淚詞。
長空雁侶振秋風,相惜文心脈脈通。巫岫云開新國運,祝君彩筆老猶龍。
義旗高建奮先聲,
唇齒相依共結營。
自許孤忠能報國,
還期眾志果成城。
連鄉各為身家計,
協力原推子弟兵。
守望祗期吾圉固,
瞬看渡海有飛旌。
隔江春信問梅花,在江南山里。被東風、吹到梅花國,狂蜂蝶先來矣。
看花共索春醪味。望青簾搖曳。愿傾城、世外佳人一笑,羌笛須回避。
漢皇露掌分青銅,
蒲萄神鏡凝妝紅。
照顏還照月,
憐水復憐空。
檀州河水如奔雷,千山瀑漲爭盤回。方舟渡人不渡馬,人馬競渡聲喧豗。
佽飛射士逐鳧藻,羽林驍騎鞭龍媒。投空撇波一以去,嗟呀萬輩河之隈。
善馬神閒翹足待,駑馬氣奪低頭催。常馬辟易不計里,驕馬偃蹇頻來回。
圉人或不諳馬性,愿公無渡少徘徊。沙頭赤立者誰子,塞下勇健伊為魁。
自言百錢過兩馬,青銅吾寶金如灰。解鞍付與蹇共眇,雙挽尾鬣相排推。
口濆瀺灂巨魚避,足蹴霜雪洪濤開。六尺無從辨腹脊,雙尖未沒時騀嵬。
有如流沙自天產,貳師拔劍驅銜枚。又如牛渚自地出,神人執策左把麾。
移時爬沙作蟾步,倏爾騰上辭沿洄。我馬經危猶股慄,何渠作氣殊未衰。
同人三兩并視此,一笑便欲傾金罍。洪鈞鑄物各有用,蠢愚何必非良材。
馬倚此人如良造,我倚此馬猶輿臺。大川何嫌徑利涉,人馬相得無相猜。
露臺枉惜千金費,
卻把銅山錫幸臣。
今晨放大牛,水田調生犢。
稚子原上呼,有客訪茅屋。
田烏噪正喧,招手去何速。
念此為誰歟,有馬又有仆。
舍耕還入門,友誼素云篤。
田潦濕我衣,泥涂沾我足,
且為解袯襫,易我揖讓服。
故人持不聽,訝我未免俗。
呼兒出草堂,敕廚炊脫粟。
我去送牛來,今夜留客宿。
側耳雞鳴報曉籌,
鐘聲遠接水聲流。
寒山野寺知何處,
竹艇一篙風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