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鏡
漢皇露掌分青銅,
蒲萄神鏡凝妝紅。
照顏還照月,
憐水復憐空。
漢皇露掌分青銅,
蒲萄神鏡凝妝紅。
照顏還照月,
憐水復憐空。
漢武帝的承露盤分出青銅,鑄成帶有葡萄紋的神鏡,映出女子妝后的紅潤。鏡子既能映照容顏,也能映照明月;既憐愛水面的倒影,又憐惜空闊的蒼穹。
漢皇:指漢武帝劉徹,此處用典,借指歷史上喜好營造奇物的帝王。
露掌:即承露盤,漢武帝曾建銅柱承露盤以接甘露,傳說飲之可長生。
青銅:古代銅鏡多用青銅鑄造,此處代指銅鏡。
蒲萄:同“葡萄”,指鏡背可能裝飾的葡萄紋,唐代銅鏡常見此類紋飾。
凝妝紅:凝結女子梳妝后的紅潤面容。
憐:喜愛、憐惜。
此詩應為唐代詠物詩,唐代銅鏡工藝發達,紋飾精美(如葡萄紋鏡為典型),文人常以鏡為題詠物抒懷。詩中借“漢皇露掌”的典故,既關聯銅鏡材質來源,也暗含對歷史與器物的聯想,或為詩人賞鏡時觸景生情所作。
全詩以“鏡”為核心,先述其材質與裝飾(漢皇露掌分青銅、蒲萄神鏡),再展其功能(照顏照月、憐水憐空),通過由實入虛的描寫,既贊鏡之精妙,亦寄寓對萬物可鑒的哲思,是唐代詠物詩中“體物寫志”的典型之作。
岳背三冬雪,真同不夜城。
野煙何晃蕩,澗水助空明。
行橐多新句,青山有舊盟。
堂堂身世事,渠漫說三生。
索索葉多雨,夢驚窗月明。
一念墮世網,百慮戰心兵。
天上麒麟閣,沙邊鷗鷺盟。
展轉復展轉,孤鴻三兩聲。
先生原是山中客,僅能揚雄一區宅。
窮冬十日不出門,群玉峰前看三白。
誰將名字落人間,丹陛入對天開顏。
江城作牧多暇日,猶有余力窮躋攀。
膏肓不除泉石念,勝處何如眼中見。
四明風月豈無情,要是歲寒心不變。
晴簷初晃云母光,庭中已休雁鶩行。
玲瓏元不礙達觀,下視萬物俱清涼。
正法眼藏當時滅卻,那得許多落落索索。
問著則差,答著則錯。
喝也喝不住,棒也打不著。
妙喜更得工夫,時與下個注腳。
休休休,莫莫莫。
若要拈花微笑底事,不二法門也低一著。
喜奉潘輿得退身,烏衣相會總情親。
樽前正好醉千日,林下何妨見兩人。
閑暇止應開口笑,談諧尤稱掇皮真。
夜歸更作驚人語,舅氏從來筆有神。
蚤擅春秋學,賢關第一流。
少公清澤國,贊府著神州。
試邑人交薦,還朝譽更優。
如何急流退,不使上瀛洲。
天分已高明,樂哉賢父兄。
勛名希葛亮,問學本諸程。
襟滿英雄淚,琴亡手足情。
相從九泉下,何處覓三英。
兩兩郎星映使星,老人星彩對晶明。
褰帷共喜行畿甸,洗印仍欣就帝城。
五馬況當恩始拜,三吳從此政尤清。
便看瑞慶來稱壽,同聽嵩呼萬歲聲。
追憶宮端舊典刑,三貞況復是難兄。
豈惟門戶生光彩,直使朝廷列姓名。
煙海乘桴誰可奪,天風反火報尤明。
雖云弟娣相從去,自有英靈凜若生。
少誦東窗句,從君見典刑。
義襟希竇十,才刃比庖丁。
古鏡悲鸞偶,寒原愴脊令。
恂恂守家法,蘭玉滿階庭。
冰玉心相照,誰云內舉私。
深居無浪出,清節畏人知。
尚憶紫芝宇,無慙有道碑。
填空雨黃葉,西望不勝悲。
秋來病體費支吾,深閉柴門臥草廬。
藥裹多尋醫者問,酒樽寖與故人疎。
時須勉強陪來客,未免辛勤答遠書。
此外儒生真氣習,簡編猶欲趁三余。
舅甥身退不為遲,肥遯猶當未老時。
東晉雖慙古元亮,晚唐知慕老天隨。
公開九秩身方健,我甫六旬心已疲。
不敢自言成酷似,腹心惟喜兩相知。
再世文章伯,三朝侍從臣。
傳家推篤學,游宦肯謀身。
別駕歌章水,甘棠想劍津。
虛堂兩遺像,誰不倍傷神。
不能蚤歲作農夫,強學為儒途路迂。
老有微官沾薄祿,鈍無捷徑上榮衢。
遙峰窣堵似屏展,近岸拒霜如錦鋪。
莫笑吾廬大幽寂,眼前此景一村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