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王四館宿 其一
雪殘梧竹夜猶寒,
春入林花露已團。
絕境自宜仁者靜,
寤歌非為碩人寬。
不眠紅燭停俄頃,
刻意新書計若干。
等是前賢游集地,
似君尤更覺才難。
雪殘梧竹夜猶寒,
春入林花露已團。
絕境自宜仁者靜,
寤歌非為碩人寬。
不眠紅燭停俄頃,
刻意新書計若干。
等是前賢游集地,
似君尤更覺才難。
殘雪覆蓋的梧桐與竹子,在夜中依然透出寒意;春天已潛入林間,花朵上的露珠凝結成珠。這幽絕之境本就適合仁者的寧靜,醒時放歌并非為讓賢德之人寬心。未眠時紅燭只停留片刻,專心研讀的新書不知有多少卷。這里同樣是前賢游賞聚會之地,有你這樣的人才更覺賢才難得。
次韻:和詩的一種方式,按原詩的韻腳及用韻次序酬和。
絕境:幽絕之境,此處指館宿之地的清幽環境。
仁者靜:出自《論語·雍也》“知者動,仁者靜”,指有仁德者心境平和。
寤歌:醒時歌唱。
碩人:賢德之人,此處指王四。
等是:同樣是。
此詩為詩人與友人王四同宿館閣時的酬和之作。春日將臨,夜寒未消,詩人借館宿場景,結合前賢游集的歷史背景,表達對王四才德的推崇。
全詩以夜宿見聞為引,融景、理、情于一體,既描繪了冬春交替的清幽之景,又通過“仁者靜”“才難”等句,突出對賢才的珍視,體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素養與對友人的欣賞。
憶前歡,思往事。一穗玉爐煙細。羅幕下,繡簾垂,春寒能幾時。
春欲暮。愁仍住。眼冷故鄉何處。憑夢去,寄書回,衡陽無雁來。
交親袞袞上青云,冷局辛勤自奮身。玉陛臚傳瞻覲久,金閨通籍寵光新。功名此去未為晚,富貴儻來那有因。預喜郊封榮禰廟,弟兄同列拜恩綸。
冷不遷官似子云,但知謀道不謀身。文高書局恩華舊,秩改朝班慶自新。此去功名應自致,從來力命固相因。榮涂萬里通無礙,峻陟行看奉帝綸。
引對天墀獲望云,固知儒學不孤身。均輸它局交論薦,元會登朝正履新。夕秀共誇披未振,夜光那復困無因。持荷入侍從茲始,龜紫應卑五兩綸。
一葉落,天下秋。
回避不及底眼睛突出,窺覷無門底南州北州。
有來由處沒來由。
文明當盛世,
何地不英才。
岳瀆分群望,
貞元作合來。
萬金非貴重,
一諾絕安排。
老我思狂簡,
焉知所以裁。
數日初窮紀,窺星未向晨。
病隨哀樂入,貧與歲時新。
何恃頻看鏡,相煎怯致身。
百年今甲子,酹汝莫逡巡。
鶴市多新鬼,漁陽有戍兵。
俱遭胠篋厄,重見覆車傾。
曹社謀何及,堯城變可驚。
豈徒移國感,蕭瑟始平生。
妙質辭殘世,吳羅意可哀。
翻憐成佛早,等作避兵猜。
白社忘新約,青山罷獨來。
高花椽燭夢,鄰爆更相催。
十年為別只逡巡,
喜見來篇墨色新。
且解征鞍同一醉,
異鄉難遇故鄉人。
爐薰一炷北窗虛
公干歸來樂有馀
插架萬簽時諷味
孟光倚阮閱琴書
相逢哆落木,此別嘆流螢。
偃蹇羞郎署,饑寒逐客星。
簾光搖竹翠,江雨帶帆青。
歸日吾能待,新詩滿敬亭。
云隱黃鶴峰,
秋江送潮雨。
心結祇樹園,
霞標壯山宇。
釋子宿忘形,
游息欣有主。
花亭暝孤煙,
鹿跡散春塢。
垂枝翠結絡,
傾泉珠貫縷。
深峪覿高隱,
雅性松桂侶。
言深冥至道,
境靜入太古。
相偶不能歸,
偕游物之祖。
溪上星星小百花。也隨春色斗豪奢。綠波渺渺天邊水,細草盈盈一寸芽。
春有限,遍天涯。千紅萬紫互交加。野人自有真生趣,桃葉攜筐亦可夸。
七弦澀似九回腸,
線跡塵封古錦囊。
魂魄有知應戀此,
性情相得未能忘。
陽關雁落邊云白,
楚水龍吟曉月黃。
一片商聲最蕭瑟,
當時傾聽已神傷。
梅無驛使飄零盡,
草怨王孫取次生。
雨晴郊外共尋芳,
細水交流注野塘。
花欲戀枝風不肯,
柳才舞影日還藏。
轉添老態難于健,
看得閑時少似忙。
擬訪一僧共茶話,
禪房扃鎖出游方。
香塵遙挾火云馳,白玉觚壇紫翠披。陌柳吹風籠睥睨,檐榴移日到罘罳。瑤臺不下三青鳥,黼扆空盤五色絲。見說祠官頻望幸,蒼虬何日翳華芝。
參天栝柏翠重重,魚鑰閒扃落日鐘。何事嚴閽橫虎豹,時聞太液競魚龍。涼蜩響切釐宮草,獨鶴拳聯輦路松。令節正逢邊堠急,游光分佩厭兵鋒。
朝回花下鳥嚶嚶,夾路笙歌沸錦棚。遺俗又看懸虎艾,殊恩久已罷梟羹。九天紫府開中箓,五字丹書乞上清。日永壇花閑不掃,香風時送步虛聲。
麗日芳游散玉珂,相將采拾市婆娑。虛廊自閟松杉影,古殿長檠鶴鸛窠。故國炎蒸丹荔熟,鄉心迢遞白云多。但能把酒呼朋輩,不用揮毫吊汨羅。
弱質蒲柳衰,微生依百藥。
君亦臥漳濱,無聊掩書閣。
長卿愁病渴,退之欲驅瘧。
伏枕各呻吟,垂幃兩寂寞。
伏枕又垂幃,秋風吹桂枝。
天空夕鳥度,地迥暮砧悲。
時節遽如此,中心不可持。
書情桐葉上,贈汝慰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