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漁歌補遺鷓鴣天 薺菜
溪上星星小百花。也隨春色斗豪奢。綠波渺渺天邊水,細草盈盈一寸芽。
春有限,遍天涯。千紅萬紫互交加。野人自有真生趣,桃葉攜筐亦可夸。
溪上星星小百花。也隨春色斗豪奢。綠波渺渺天邊水,細草盈盈一寸芽。
春有限,遍天涯。千紅萬紫互交加。野人自有真生趣,桃葉攜筐亦可夸。
溪水邊星星點點綻放著白色的小花,也隨著春日的生機爭奇斗艷。綠色的水波浩渺如連接天邊的流水,纖細的薺菜嫩芽嬌小可愛,僅一寸來長。春天雖然短暫,卻遍布天涯海角,萬紫千紅的花朵相互交織。鄉野之人自有真正的生活趣味,攜著竹筐采摘薺菜的場景也值得夸贊。
星星:形容花朵細小稀疏的樣子。
斗豪奢:此處指薺菜與春日群芳爭奇斗艷。
渺渺:水勢遼闊、悠遠的樣子。
盈盈:形容草芽嬌嫩、飽滿的姿態。
互交加:指各種花朵相互交錯、紛繁盛開。
野人:鄉野之人,作者自指,含自謙之意。
桃葉:此處代指采摘時攜帶的竹筐,或借指樸素的采摘工具。
此詞為《東海漁歌補遺》中的作品,推測為清代女詞人顧太清所作。顧太清善寫自然風物,此詞或作于春日郊游時,作者觀察到薺菜在溪畔生長,對比春日繁華,感于鄉野生活的真趣而作。
全詞以薺菜為切入點,描繪其在春日的生機,對比萬紫千紅的熱鬧,突出‘野人真趣’的主題,展現作者對質樸自然生活的向往與滿足,語言清新,意境恬淡。
恨我心何忍,拋離白發親。
一年春又盡,猶作未歸人。
拍船白浪何太急,來依古閣傍孤城。
驕風狂雨三江晚,畫棟朱簾一榻輕。
云氣尊前寬酒力,灘聲枕上笑塵纓。
起看檻外西山雪,無數峰巒玉削成。
湖玉幻山濁界,羞將遮肉眼,清都贏得破天顏。
公收點墨輕丸玫,燠館涼臺侑詩酒。
肆觀群有抱寒根,似我身心退閑后。
弘道興化,實在良守。
悠悠建平,皇澤未流。
朝選于眾,乃子之授。
南荊注望,心乎克副。
城破身難辱。周夫人、中堂危坐,放聲而哭。查氏家應隨國滅,三世同居此屋。列坐者、齊聲相囑。張母黃姑明大義,嘆廉姬、有母能兼勖。誓殉此、一巢覆。
登堂三女嚴裝束。剪香云藏之羅袖,年俱十六。小妹垂髫齡十二,就義心情尤篤。也不必、珍珠淚匊,未死身回情轉迫,向梁間、舉首如飛鵠。死易耳、瞑吾目。
蘭亭墨妙總非真,
石鼓遺文字亦湮。
更有斷崖刊詛楚,
遼哉千載笑亡秦。
大浸稽天痛溺淪,惟吾與汝拯生民。身經百億萬千劫,我是東西南北人。黯黯春明有馀夢,滔滔海立盡成塵。團沙易感傷身世,十四年來幾轉輪。
交魂通夢八年馀,檳嶼香江嘆索居。九大洲中我行路,二百國事汝成書。幾閱變遷驗家國,屢驚生死送居諸。同心離處憂傷老,秋水相望恨有馀。
清淺忽然見河漢,風飆不復阻蓬萊。洶洶碧海淘浪靜,謖謖青松聞籟來。執手似經灰劫別,傷心重借酒杯開。成行兒女皆新識,異域驚看喜復哀。
須磨月照萬松青,東海泱泱納一亭。風浪千帆如不動,神山群峭想飛靈。南村卜宅樂晨夕,九世通家傳諱經。頗笑預人家國事,耦耕浮海拚沈冥。
瓏山西峙,浙江東逝,誰馀一箭臨沖。鳳舞龍飛,地靈人杰,當年樹此勛庸。強弩萬夫雄。令馮夷退舍,海若潛鋒。擁石成堤,百川約束障西東。
至今人物蕃豐。仰功揚山立,德潤川容。樂極西湖,愁多南渡,他都是夢魂空。感古恨無窮。嘆表忠無觀,古墓誰封。棹艤錢塘,濁醪和淚灑秋風。
儒仙本絕俗,筆下開丹丘。
云霞敞奇勝,松桂凌深秋。
群峰簇天外,碧海芙蓉浮。
訊彼丘中人,何當招我游。
對之清興發,岸幘浮青州。
霧壓山城石徑遙,筍輿乘月度溪橋。已投柳舍人方起,卻訪鳣堂市未囂。墻仞未容肩可及,豹斑時許管能窺。相逢一笑無馀事,明月滿懷心自知。
雨絲收盡暮天涼,萬竅號風釀曉霜。待趁新晴出閩嶺,夜談還喜漏偏長。
平生交契獨公深,歲晚那無裹飯心。白首它年林下約,此盟端的幾時尋。
五年重見各蒼顏,往事紛紛醉夢間。不為投閑多暇日,豈能千里謁龜山。
龜山涉世若虛舟,觸處忘懷得自由。道大不容長役役,心閑無事只休休。
了齋已復歸黃壤,便恐人間此道微。后代不知誰得法,祇今無復更傳衣。
四海知心有幾人,淡然今與鬼為鄰。天下共冤渠不恨,平生憂國自忘身。
斯文初不間衡茅,但有玄經豈患嘲。騏驥從他千里足,鷦鷯容我一枝巢。
我在龍潭直下居,西來應不少雙魚。故人南浦如相憶,為寄平安尺素書。
黑漆竹篦握起,
迅雷不及掩耳。
德山臨濟茫然,
懵底如何插嘴。
云液珊珊落夜槽,郁金香動更葡萄。
樽前南海心同遠,腳底云龍步欲高。
古今醉眼還醒眼,賢圣清醪定濁醪。
會得南山真意在,胸中何病不如陶。
病里逢秋愁轉多,隔窗風雨滿庭柯。
寒衣欲授催砧杵,鄉夢初成繞薜蘿。
天上樓臺真是好,人間岐路竟如何。
山東兵氣看云變,何日王師奏凱歌。
烏宦名園古所聞,
古人佳致屬今人。
一林風月年年在,
吟弄依然只縉紳。
貧居盡日掩柴關,
黃卷青燈不敢閒。
克己轉知前日妄,
希賢愈覺古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