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題
商嶺采芝尋四老,
紫陽收術訪三茅。
欲求不死長生訣,
骨里無仙不肯教。
商嶺采芝尋四老,
紫陽收術訪三茅。
欲求不死長生訣,
骨里無仙不肯教。
到商嶺去尋訪采摘靈芝的商山四皓,到紫陽山去拜訪采集仙藥的三茅真君。想要尋求長生不死的秘訣,可如果骨子里沒有仙緣,他們是不肯傳授的。
商嶺:即商山,在今陜西商洛市東南。四老:指商山四皓,秦末漢初隱居商山的四位隱士。
紫陽:山名,在今江西婺源縣。術:一種藥草。三茅:指三茅真君,道教傳說中的三位仙人。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來看,可能創作于當時社會上求仙問道之風盛行的時期。詩人或許看到很多人盲目追求長生不老之術,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揭示求仙的不易和機緣的重要性。其特點是用典自然,語言質樸,以通俗的話語傳達出深刻的道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種文化現象。
昔與君游者,芝蘭永更芳。
高懷澄水月,和氣燠春陽。
陳跡川流遠,嘉名歲景長。
平生歐尹友,嘗嘆善人亡。
獨樹翹寒色,
閑云淡落暉。
新霜黃橘重,
久雨翠梧稀。
暝雀鳴還啄,
高鳥定更飛。
敝貂猶故在,
卒歲免無衣。
休逸臺高復憑欄,依然風月喜生顏。
城頭仰視親栽柳,天外微分舊見山。
草色且無歸后怨,禽飛同到倦時還。
欲知恩許三來幸,錦爛輕裘白晝閑。
早退輕高位,
孤風振昔賢。
上思終不已,
民望日依然。
榮寵三增秩,
優游十換年。
請看良史舊,
德孰似公全。
我趨仕途三十春,矹矹求友難其人。相逢探取百一二,變幾不泯磨功名。或言同途行異徑,或始卓犖終因循。或臨利害失趨向,或走勢利遺賤貧。或面盱睢背忌刻,或口仁義心頑嚚。或名公卿節屠隸,或實盜跖文孟荀。澄川倏忽起波浪,平地咫尺生嶙峋。薰蕕蘭芷逐蕭艾,玷颣瓊玖俄砆珉。
茲事自古慎所與,傾蓋如舊白頭新。仲尼評友戒損益,故嘗佩服書諸紳。履中蹈道敢不勉,至愚所恃生逢辰。朝廷基扃要扶助,天子堯舜圣且仁。焦勞汲汲納讜議,風憲思得御史真。翰林巨公不識面,誤以愚者名上陳。至和改元秋九月,詔書曉落長淮濱。
孤貧自省預臺選,無意顧借家與身。直期賢用不肖斥,忠邪路判如越秦。頻章累疏辨得失,上前往往嬰龍鱗。時吾貫之日聯句,玉樹欲使蒹葭親。為憐出處共本末,未始氣味殊甘辛。忠言鯁議不我間,開誠待我逾天倫。
螭頭連登拜白簡,豸角對拱朝紫宸。雕盤隼擊雪霜凜,豺狼奔北窮狐?。九重上報不惜死,豈復讒口防狺狺。避嫌歲滿體當去,柬南亟請辭天闉。俞音分得郡印綬,毗陵地與桐廬隣。
潁清淮淥榜舟過,橘黃酒白鱸魚珍。兒童共游競嗟賞,閭里故老相歡欣。皇恩過家許上冢,我輩榮華事欲均。得公長篇三四讀,正似觀海無涯津。測量不可何以報,贈公歲久如松筠。
陽氣初升力尚微,雪花來促故陰歸。
潤滋柔荔乘時出,暖逐輕灰應律飛。
彤筆喜豐書瑞諜,土圭收影侍靈暉。
踐長班集應同賀,劒珮光寒拱殿闈。
薄葬定隣邊,
民安即舊廛。
大非空六馬,
深不錮三泉。
忍逐宮車出,
翻隨玉輅旋。
西都無限竹,
淚色似湘川。
問答眾口徒紛紛,爭入菩薩不二門。
金毛獅子不敢吼,不嘿不見維摩尊。
維摩之尊無異相,潞州傳出毗耶像。
相公村與知非子,掛向壁間看榜樣。
韋平傳慶裔,
方召起隆名。
塞上天聲遠,
帷中廟算精。
眾期調玉鉉,
時忽喪金城。
朝野悲何甚,
邦家重老成。
偃蓋孤松挺北軒,
亭亭雙柏寢堂前。
干霄夭矯蒼龍上,
當戶陰森翠幄圓。
百歲生成猶易枿,
近時栽葺欲誰憐。
居官好惡宜加謹,
詩拙徒思警后賢。
懷德思人始繪容,不緣斯舉理難窮。
兔園何有安民跡,鷲嶺兼無護法功。
名姓不傳勛閣上,儀形徒入梵祠中。
愿更此誤圖公像,公行宜居極樂宮。
因建新堂慕昔賢,本期歸老此安然。
輕陰竹滿窗間月,倒影蓮開水下天。
自向酒中知有德,更于琴外曉無弦。
霓裳百指非吾事,只學醺酣石上眠。
滿腹康時業,丁年未一伸。
方從中洛掾,俄掩北邙塵。
有子賢荀里,登科感孟鄰。
新阡伊闕下,長得塞門春。
風卷蓮香不斷頭,
田田荷影動清流。
紅包密障魚鷹坐,
綠蓋低容水馬游。
時折嫩梢供玉箸,
更裁圓葉代金甌。
何如滿艦傾醇酎,
醉向花前打拍浮。
治道剛明老始閑,
禮義曾著一朝冠。
觀農省歲知民瘼,
退寇安邦建夏桓。
法駕六龍親善御,
吟游五老薄時寒。
清名邁古今人慕,
稷契余風后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