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呂公挽辭二首 其一
韋平傳慶裔,
方召起隆名。
塞上天聲遠,
帷中廟算精。
眾期調玉鉉,
時忽喪金城。
朝野悲何甚,
邦家重老成。
韋平傳慶裔,
方召起隆名。
塞上天聲遠,
帷中廟算精。
眾期調玉鉉,
時忽喪金城。
朝野悲何甚,
邦家重老成。
您家族如漢代韋、平二家傳承吉慶后裔,您的聲望似周代方叔、召虎般隆盛。邊塞之外朝廷聲威遠播,軍帳之中戰略謀劃精準。眾人期待您能成為國家重臣,卻忽然痛失這堅固屏障。朝野上下悲痛至極,國家向來倚重您這樣的老成之臣。
韋平:漢代韋賢、平當兩家,均世代為相,此處借指呂公家族顯赫。
方召:周宣王時賢臣方叔、召虎,以中興之功著稱,喻呂公功績。
天聲:朝廷的聲威。
廟算:指朝廷或軍中的戰略謀劃。
玉鉉(xuàn):古鼎有鉉以舉鼎,玉鉉喻國家重臣,代指宰相之位。
金城:堅固的城墻,喻指國家依賴的重臣。
老成:年高有德、經驗豐富之人。
此詩為悼念太尉呂公而作。呂公生前位高權重(太尉),功績卓著,深受朝野倚重。詩中‘塞上天聲遠,帷中廟算精’可見其在邊疆與軍事上的貢獻;‘眾期調玉鉉’則暗示其本可更進一步,卻驟然離世,故詩中充滿痛失重臣的悲嘆。具體創作時間當在呂公去世后不久。
全詩緊扣‘挽辭’主題,前四句盛贊呂公家族榮耀與個人功績,后四句突轉寫其逝世帶來的悲痛,強調其對國家的重要性。語言凝練,用典貼切,既彰逝者之德,又抒生者之哀,是典型的挽詩佳作。
鸞輿五月幸龍岡,宣喚新聲促曉妝。撥斷冰弦秋滿眼,塞天云碧草茫茫。
春夜沉沉春月明,春光不與故人并。星河庭院何時曙,煙靄溪橋無限情。滄海交游齊鮑叔,玉堂文藻漢張衡。迢遙畫角吹殘夢,寥落梅花負短檠。
笑釵符、恰正帶宜男。還將壽花簪。早風薰竹醉,松涼鶴健,午坐存庵。三十六峰玉立,隔麈聽玄談。何似人難老,三十才三。聞得天邊好語,第一流人物,偏重江南。滿玻璃春綠,十載愛棠甘。青青鬢、盡堪圖畫,趁紫巖、年紀作樞參。卻歸宴、瑤池未晚,荷日紅酣。
一雨西城色,陶家心自清。山銜中郭分,云卷下湖程。公署聞流木,人煙入廢城。難忘楚盡處,新有越吟生。
驅車井陘谷,揚旆汾水流。翱翔覽四極,迢遰陟崇丘。遐陬歷巖巘,幽訪浹原疇。勖哉利爾涉,風湍寡行舟。
把燭倩官奴,娟娟入畫圖。秋聲風雨外,照見碧珊瑚。蒼梧帝子游,蕭瑟倚清秋。一握冰紈里,長縣翡翠鉤。
半生皮骨走紅塵,回首楊朱倍愴神。老去垂韁今已晚,出門有路即通津。
瑤箋翰墨自酣然,只費風騷不費錢。天意多情傾玉盞,千江掬水掌中圓。
種橘不向巴邛村,君家有地連吳門。傳來豈獨自三世,羨彼密葉并深根。上池神水舊沾潤,宜雨宜露宜晴暾。托名為隱有大小,中隱留司蒙圣恩。秋風實綴萬千顆,濟物不曾忙子孫。慕君閥閱正相抗,交幣肯異朱陳婚。茲因幼子疾求治,良藥屢用勞朝昏。回生之后伸報謝,墨灑水麝凝秋痕。畫圖寫成侑詩句,清比琬琰香蘭蓀。橘隱之名自斯著,平生未負恒心存。董狐倘脩入佳傳,揚播永遠彌乾坤。蘇耽往昔來為罕,仁者有后古所論。
七十高年,冰壑老、重逢華旦。喜江上、白鷗新社,初分一半。句曲道人朝送酒,武夷仙子晴張幔。望弧南、一點老人星,當空爛。撫桑柘,無羈絆。有松竹,堪娛玩。更塤篪迭奏,兒童爭看。愛國久驚霜鬢短,怡年未覺朱顏換。愿自今、花甲兩周來,從頭算。
鳥中亦有白頭翁,底事卑棲向棘叢。不道朝陽孤鳳好,飛鳴元只在梧桐。
峰色秋還好,云容晚更親。瀑泉落霄漢,霜樹接居鄰。靜處耽奇尚,消閒覓舊因。悠悠橋畔路,終日少風塵。
高閣延飛雪,浮浮天際來。亂飄隨地闊,急舞逐風回。寒壓晨煙濕,光搖暖氣開。四山勢欲合,雙桂立崔嵬。
猶疑綠萼花微甚。難與青蓮并。青蓮朵朵是天人。又向天人想見、洛陽春。多情素質塵生步。況被潘妃污。此花仍是□微赪。卻似嬌波波外、兩眉青。
五十今宵除已盡,明朝五十一相依。年逾尼父未知命,老過蘧翁曾悟非。世事無憑慚我拙,文章何益壯心違。酒杯且莫浮椒柏,辛苦平生豈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