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淵宰安溪七言三首 其三
吾觀明府毫端妙,傳得尊公肘后方。
番俗尚歌漢東柳,莆人不剪召南棠。
威驅未若心懷惠,內(nèi)荏徒然外抑強。
想見江鄉(xiāng)與閩嶠,家家各炷一爐香。
吾觀明府毫端妙,傳得尊公肘后方。
番俗尚歌漢東柳,莆人不剪召南棠。
威驅未若心懷惠,內(nèi)荏徒然外抑強。
想見江鄉(xiāng)與閩嶠,家家各炷一爐香。
我看明府(大淵)文筆精妙,傳承了令尊的治世良方。番地百姓仍傳唱著漢東柳的德政,莆田百姓不修剪召南的甘棠樹。威嚴驅策不如心懷仁惠,內(nèi)在軟弱僅靠外在壓制徒勞。可以想見江鄉(xiāng)與閩地山嶺,家家戶戶都會燃起一爐香敬奉。
明府:對縣令的尊稱,此指大淵。
肘后方:原指隨身攜帶的藥方,此處借指治世良策。
漢東柳:典出漢代郭伋在并州(漢東)施政惠民,百姓植柳紀念,代指仁政。
召南棠:典出《詩經(jīng)·召南·甘棠》,召公于甘棠樹下聽政,百姓因懷念其仁政而保護甘棠樹,代指德政遺澤。
閩嶠(qiáo):福建的山嶺,此指安溪所在的閩地。
此詩為送友人大淵赴任安溪縣令所作。宋代地方治理注重民生,詩人借贈別之機,以典故與對比,勸勉大淵效仿先賢仁政,以惠民之心治理安溪,反映當時士大夫對德治的倡導。
全詩圍繞“德政惠民”主題,通過用典與對比,既肯定大淵的才德傳承,又勸其以仁惠治民,展現(xiàn)對友人的期許與儒家仁政理想,語言平實而意蘊深遠。
可恨南洋賊,爾在南、我在北,何事年年相侵逼,戕我商漁不休息!
天厭爾虐今為俘,駢首疊軀受誅殛。
賊亦嘩不慚,爾在北、我在南,屢搗我巢飽爾貪,擄我妻女殺我男。
我呼爾賊爾不應,爾罵我賊我何堪。
噫嘻!晚矣乎!南洋之水衣帶邇,防微杜漸疏于始;
為虺為蛇勢既成,互相屠戮何時已。
我愿仁人大發(fā)好生心,招彼飛鸮食桑椹。
月過庭陰鵲踏枝,空階涼漏報簽遲。十年走馬荒山道,一曲哀蟬樂府詞。關塞秋心和夢碎,淮南新恨長年悲。飛花飛絮都含恨,猶及春風爛漫時。
落日三家烏桕村,度阡越陌枉相存。舊時歌舞飛鸞影,晚上簾櫳蛺蝶魂。祠宇拂云涼似水,空山吹火不成溫。新霜最是無情思,山鬼牽羅夜打門。
搖落年年自寂寥,白頭書客坐深宵。寒燈隔雨秋成夢,白板支風月似潮。圣女祠荒鴛瓦墜,洞庭波落錦書遙。沉鱗羈羽都蕭瑟,歷歷星明墮竹梢。
回頭飄蕩復東西,不分天云與井泥。漢寢舊馀青玉案,晉宮新舞白銅鞮。凄凄芳草聞啼鴂,兀兀叢祠似碧雞。西北高樓臨大道,斷煙殘照總凄迷。
雀羅原見慣,葛帔亦人情。
白發(fā)何村叟,能呼小子名。
十年藜杖望孱顏,
今日真攜倦鳥還。
猶自殷勤送眉黛,
一杯撝淚謝青山。
杰出羌廬信不凡,
一峰高入白云間。
秦皇不解升霄去,
留得空名與此山。
記得柳堤初餞。春風省、送蓮花艷。湯餅親餐,香巾拭汗,妾面何如郎面。
別來瘦減。更難入、蕭郎青眼。
仙的勻來深淺。還羞把、輕羅微掩。一捻粉丸,數(shù)匙榴汁,索補芙蓉雙臉。
盈盈小靨。才稱得、朱櫻一點。
柳絮飛無賴,君歸灞水東。
溪臨衫影綠,花踏屐痕紅。
此去風生袖,重來詩滿筒。
飄飄笑韓眾,空老岳蓮中。
亭如主人心,中虛見諸外。
回環(huán)四顧間,殊無一毫礙。
窅然天地豈人寰,紫翠無窮十里間。閒看古松尋坐石,偶隨流水入深山。四時花在巖巖好,何物僧來個個閒。我有新詩三百首,蒼巖題遍不知還。
偶上蓬萊第一重,道人今夜宿芙蓉。塵埋下界三千丈,月在西巖七十峰。江海幾年留老眼,乾坤今日寄微蹤。酒醒無限題詩意,起立層巖看萬松。
萊菔瑤英體,蕪菁翠羽叢。
壓黃千葉韭,競秀一畦蔥。
渰渰金莖露,翻翻玉宇風。
不忘藏聚力,醯醬有無同。
鵬賦年猶少。晚飄蓬、夜郎秋浦,漁歌猿嘯。駿馬名姬俱散去,參透南華微妙。斂萬丈、光芒回照。妃子將軍瞋個甚,老先生、拂袖金閨了。供玉齒,粲然笑。
解驂賴有汾陽老。嘆今人、布衣交薄,綈袍情少。黃祖斗筲何足算,鸚鵡才高命夭。與賀監(jiān)、其歸同道。脫下錦袍與呆底,謫仙人、白苧烏紗帽。邀素月,入杯釂。
高而無上,低而無下。
上下三指,彼此七馬。
臨濟大師到此咬嚼不破,被黃檗拄杖再三痛打。
朱公示我斷墻老樹圖,石公索我斷墻老樹詩。之二人者我所思,之二物者我所知。
一在極樂寺,一在太清觀。雞林宰相購真形,龍門太史作合傳。此墻此樹誠無雙,突兀一堆空一腔。
后墻彼樹遍天下,不斷不老不詩畫。獨不知筑墻為某年,種樹是何意。亦不知先筑墻,后種樹,何在南城太清觀,何在西門極樂寺。
墻如殘碑樹如枯柴,墻斷若坐,樹老而臥。客之來兮秋涼,攬風景兮斷腸。
?丹青兮韻宮商,合則雙美兮離則兩傷。蓬萊清淺須彌小,嗚呼墻斷樹亦老。
是墻是樹有絕期,非墻非樹無盡道。無有墻樹無有諸煩惱,胡為畫之題之不肯休。
一墻一樹名一愁,宿泥剝剝鬼所謀,孤根盤盤匠所仇。屐齒不到風馬牛,煙花點綴蟲雕鎪。
咄嗟乎嘻吁,鐵圍山,攔不住。紅桑花,種何處。神仙換劫佛滅度,如是因緣不知數(shù)。
一為極樂寺中墻,一為太清觀里樹。此際無情似有情,此時有句如無句。
若云面壁來,何不乘槎去。
蓮褪紅衣,回塘雨蓋藏鸂鶒。
柳絲嫌直,故倩鶯來織。
蒲戟青稠,點綴清溪色。
方池黑,細魚吞墨,道士鵝難得。
湖波渺渺浸殘春,東郭開筵迥不群。聞結綵舟撐碧落,更攜簫鼓度青春。自憐玉海終無敵,卻憶瓊漿竟未分。珠履難陪空悵望,且憑詩句張吾軍。
東陳風義舊傳聞,雕鶚鸞凰果逸群。青竹題詩才倚馬,畫船槌鼓氣凌云。賞心自向明時得,樂事應容下客分。敵飲會須翻玉海,背河決勝看齊軍。
臨漳多士冠南閩,況復高才更出群。筆下文章翻錦繡,坐中談笑領風云。美名合預青錢選,邪黨今從白眼分。聞欲高亭張雅宴,寂寥應憫舊將軍。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