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三首 三
楚王竟何去,獨自留巫山。
偏使世人見,迢迢江漢間。
駐舟春溪里,皆愿拜靈顏。
寤寐見神女,金沙鳴珮環。
閑艷絕世姿,令人氣力微。
含笑竟不語,化作朝云飛。
楚王竟何去,獨自留巫山。
偏使世人見,迢迢江漢間。
駐舟春溪里,皆愿拜靈顏。
寤寐見神女,金沙鳴珮環。
閑艷絕世姿,令人氣力微。
含笑竟不語,化作朝云飛。
楚王最終去了哪里?只留下巫山獨自矗立。偏偏讓世人能看見,她在那遙遠的江漢之間。停船在春天的溪水中,人們都希望能拜謁神女的容顏。日思夜想見到神女,仿佛聽見她的玉佩在金沙上發出清脆聲響。她閑雅艷麗的絕世姿容,讓人心神蕩漾,氣力微弱。她含著笑卻不說話,最終化作朝云飄散而去。
楚王:指戰國時楚襄王,據宋玉《高唐賦》載,其與巫山神女有遇合傳說。
巫山:位于今重慶、湖北交界,以神女峰聞名,傳為神女所化。
靈顏:指神女的容顏,“靈”含神圣之意。
寤寐(wù mèi):醒時與睡時,指日夜。
珮環:玉佩,古代女子常用飾品,此處形容神女的服飾聲響。
朝云:化用宋玉《高唐賦》中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的典故。
此詩或為唐代詩人模擬“古意”題材所作。唐代文人常借巫山神女傳說抒懷,詩中通過神話意象,可能反映詩人游歷江漢時對傳統神話的聯想,或借神女喻指內心追求的美好事物。
詩以楚王與神女傳說為依托,描繪神女的神秘與美麗,既展現神話的浪漫色彩,又暗含對美好不可得的感慨,語言凝練,意境悠遠,是唐代擬古題材的典型之作。
寧棲野樹林,寧飲澗水流。
不用坐粱肉,崎嶇見王侯。
鄙哉匹夫節,布褐將白頭。
任智誠則短,守任固其優。
側聞大君子,安問黨與讎。
所不賣公器,動為蒼生謀。
賤子跪自陳,可為帳下不。
感激有公議,曲私非所求。
不逐城東游俠兒,隱囊紗帽坐彈棋。
蜀中夫子時開卦,屏風誤點惑孫郎,團扇草書輕內史。
故園高枕度三春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歸風。探奇不覺遠,因以緣源窮。
遙愛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轉,偶與前山通。
舍舟理輕策,果然愜所適。老僧四五人,逍遙蔭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禪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問樵客。
暝宿長林下,焚香臥瑤席。澗芳襲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尋畏迷誤,明發更登歷。笑謝桃源人,花紅復來覿。
山中燕子龕,路劇羊腸惡。裂地競盤屈,插天多峭崿。
瀑泉吼而噴,怪石看欲落。伯禹訪未知,五丁愁不鑿。
上人無生緣,生長居紫閣。六時自搥磬,一飲常帶索。
種田燒白云,斫漆響丹壑。行隨拾栗猿,歸對巢松鶴。
時許山神請,偶逢洞仙博。救世多慈悲,即心無行作。
周商倦積阻,蜀物多淹泊。巖腹乍旁穿,澗唇時外拓。
橋因倒樹架,柵值垂藤縛。鳥道悉已平,龍宮為之涸。
跳波誰揭厲,絕壁免捫摸。山木日陰陰,結跏歸舊林。
一向石門里,任君春草深。
寶劍千金裝,登君白玉堂。
身為平原客,家有邯鄲娼。
使氣公卿坐,論心游俠場。
中年不得意,謝病客游梁。
解薜登天朝,去師偶時哲。
豈惟山中人,兼負松上月。
宿昔同游止,致身云霞末。
開軒臨潁陽,臥視飛鳥沒。
好依磐石飯,屢對瀑泉渴。
理齊小狎隱,道勝寧外物。
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發。
荊扉但灑掃,乘閑當過歇。
少年客淮泗,落魄居下邳。遨游向燕趙,結客過臨淄。
山東諸侯國,迎送紛交馳。自爾厭游俠,閉戶方垂帷。
深明戴家禮,頗學毛公詩。備知經濟道,高臥陶唐時。
圣主詔天下,賢人不得遺。公吏奉??組,安車去茅茨。
君王蒼龍闕,九門十二逵。群公朝謁罷,冠劍下丹墀。
野鶴終踉蹌,威鳳徒參差。或問理人術,但致還山詞。
天書降北闕,賜帛歸東菑。都門謝親故,行路日逶遲。
孤帆萬里外,淼漫將何之。江天海陵郡,云日淮南祠。
杳冥滄洲上,蕩漭無人知。緯蕭或賣藥,出處安能期。
崇梵僧,崇梵僧,
秋歸覆釜春不還。
落花啼鳥紛紛亂,
上卿增命服,都護揚歸旆。
雜虜盡朝周,諸胡皆自鄶。
鳴笳瀚海曲,按節陽關外。
落日下河源,寒山靜秋塞。
萬方氛祲息,六合乾坤大。
無戰是天心,天心同覆載。
背春涉夏兮,眾木藹以繁陰。連金華與玉堂兮,仆夫命駕兮,出閶闔,歷通逵。
陌上人兮如故,低光垂彩兮,怳不知其所之。辟朱戶兮望華軒,仰訴天之不仁兮,家唯一身,身止一子,何胤嗣之不繁,哀從中兮不可勝,豈暇料余年兮復幾。
日黯黯兮頹曄,靜言思兮永絕,復驚叫兮沾衣。
客有吊之者曰:觀未始兮有物,同委蛻兮胡悲?且延陵兮未至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一興微塵念,橫有朝露身。如是睹陰界,何方置我人。
礙有固為主,趣空寧舍賓。洗心詎懸解,悟道正迷津。
因愛果生病,從貪始覺貧。色聲非彼妄,浮幻即吾真。
四達竟何遣,萬殊安可塵。胡生但高枕,寂寞與誰鄰。
戰勝不謀食,理齊甘負薪。予若未始異,詎論疏與親。
浮空徒漫漫,泛有定悠悠。無乘及乘者,所謂智人舟。
詎舍貧病域,不疲生死流。無煩君喻馬,任以我為牛。
植福祠迦葉,求仁笑孔丘。何津不鼓棹,何路不摧辀。
念此聞思者,胡為多阻修。空虛花聚散,煩惱樹稀稠。
滅相成無記,生心坐有求。降吳復歸蜀,不到莫相尤。
解印歸田里,賢哉此丈夫。
少年曾任俠,晚節更為儒。
遁跡東山下,因家滄海隅。
已聞能狎鳥,余欲共乘桴。
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
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
鐃吹發夏口,使君居上頭。
郭門隱楓岸,候吏趨蘆洲。
何異臨川郡,還勞康樂侯。
太陽升兮照萬方,開閶闔兮臨玉堂,儼冕旒兮垂衣裳。
金天凈兮麗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
德合天兮禮神遍,盡九服兮皆四鄰,干降瑞兮坤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