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龕禪師
山中燕子龕,路劇羊腸惡。裂地競盤屈,插天多峭崿。
瀑泉吼而噴,怪石看欲落。伯禹訪未知,五丁愁不鑿。
上人無生緣,生長居紫閣。六時自搥磬,一飲常帶索。
種田燒白云,斫漆響丹壑。行隨拾栗猿,歸對巢松鶴。
時許山神請,偶逢洞仙博。救世多慈悲,即心無行作。
周商倦積阻,蜀物多淹泊。巖腹乍旁穿,澗唇時外拓。
橋因倒樹架,柵值垂藤縛。鳥道悉已平,龍宮為之涸。
跳波誰揭厲,絕壁免捫摸。山木日陰陰,結跏歸舊林。
一向石門里,任君春草深。
山中燕子龕,路劇羊腸惡。裂地競盤屈,插天多峭崿。
瀑泉吼而噴,怪石看欲落。伯禹訪未知,五丁愁不鑿。
上人無生緣,生長居紫閣。六時自搥磬,一飲常帶索。
種田燒白云,斫漆響丹壑。行隨拾栗猿,歸對巢松鶴。
時許山神請,偶逢洞仙博。救世多慈悲,即心無行作。
周商倦積阻,蜀物多淹泊。巖腹乍旁穿,澗唇時外拓。
橋因倒樹架,柵值垂藤縛。鳥道悉已平,龍宮為之涸。
跳波誰揭厲,絕壁免捫摸。山木日陰陰,結跏歸舊林。
一向石門里,任君春草深。
山中的燕子龕,道路比羊腸還艱險。地勢起伏,山路曲折盤旋,山峰高聳陡峭直插云霄。瀑布如怒吼般噴涌而出,怪石仿佛隨時會滾落。大禹都未曾探訪過這里,五丁力士也發愁難以開鑿。禪師與塵世無緣分,一直居住在紫閣峰。他按時自行敲磬修行,生活簡樸,常系著繩索。在白云繚繞處種田,砍伐漆樹的聲音在丹壑中回響。他行走時跟著拾栗的猿猴,歸來時面對巢居在松樹上的仙鶴。有時會受到山神邀請,偶爾還能遇見洞仙一起博弈。他心懷慈悲想要救世,心中純凈不刻意造作。歷經周商故地,厭倦了重重險阻,蜀地的事物也多有滯留。山巖腹部時而有旁穿的洞穴,山澗邊緣不時向外擴展。橋是用倒下的樹木搭建的,柵欄是用垂藤捆綁而成。鳥道都已被平整,龍宮也干涸了。如今無需在急流中跋涉,也不用在絕壁上摸索。山中樹木日漸濃密成蔭,禪師結跏趺坐回到舊林。他一直隱居在石門里,任憑春草肆意生長。
劇:甚于。
峭崿(è):陡峭的山崖。
伯禹:即大禹。
五丁:傳說中蜀國的五個大力士。
上人:對和尚的尊稱。無生緣:與塵世無緣分。
紫閣:終南山山峰名。
六時:指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后夜。
帶索:以繩索為衣帶,形容生活簡樸。
斫(zhuó):砍。
揭厲:徒步涉水,由膝以上為厲,由膝以下為揭。
捫摸:摸索。
結跏(jiā):即結跏趺坐,佛教中修禪者的坐法。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陳子昂生活在唐朝初期,當時佛教盛行。詩人可能在游歷中拜訪了燕子龕禪師,被禪師的修行生活和山林環境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禪師的敬仰和對佛教修行境界的思考。
這首詩描繪了燕子龕的奇險環境和禪師的修行生活,主旨是贊美禪師的高尚品德和超凡境界。其突出特點是對山林景色的描寫生動逼真,具有很強的畫面感。在文學史上,展現了陳子昂詩歌古樸蒼勁的風格,豐富了唐代詩歌對山林題材的表現。
飲罷天廚碧玉觴。仙韶九奏少停章。何人采得扶桑椹,搗就藍橋碧紺霜。凡骨變,驟清涼。何須仙露與瓊漿。君恩珍重渾如許,祝取天皇似玉皇。
底事中秋無月,元來留待今宵。群仙拍手度仙橋。驚起眠龍夭矯。天上靈槎一度,人間八月江潮。西興渡口幾魂消。又見潮生月上。
天上初秋桂子,庭前八月丹花。一年一度見仙槎。秋色分明如畫。愿把陰功一脈,燈燈相續無涯。降祥作善豈其差。永作漁樵嘉話。
記蟾宮桂子,撒向人間,如今時候。□□□□,□□□□□。白下長干,亂灘橫笛,想昔游依舊。大海一漚,千年一息,誰稱彭壽。開遍門前丹蕊,漸西風入東籬,釀成仙酒。□□□□,□□□□□。卓筆雞籠,懸天寶蓋,占斷宣徽秀。來歲清苕,公家事了,斑衣藍綬。
心傳忠恕,一以貫以。 爰述太學,萬世訓彝。 惠我光明,尊聞行知。 繼圣迪后,是享是宜。
公傳自曾,孟傳自公。 有的緒承,允得其宗。 提綱開緼,乃作中庸。 侑于元圣,億載是崇。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秦皇開郡為桂林,古號名邦五嶺陰。 山琢玉簪攢萬疊,江分羅帶繞千尋。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輕敲,唱徹《黃金縷》。夢斷彩云無覓處,夜涼明月生南浦。
東山崔嵬不可登,絕頂高天明月生。 紅顏又惹相思苦,此心獨憶是卿卿。
西風吹謝花成泥,蜂蝶每向香塵泣。 情猶未了緣已盡,箋前莫賦斷腸詩。
欲題新詞寄嬌娘,風吹雨蝕半微茫。 我有相思千般意,百磨不滅銘肝腸。
飛短流長斷人腸,情懷惻惻每神傷。 惆悵玉人獨歸去,芳草萋萋滿斜陽。
柳眼低垂護墨池,菱花掩映遠山眉。 輸卿刀尺工挑錦,夜夜燈前借履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