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郡樓書懷 一
煙雨樓臺漸晦冥,錦江澄碧浪花平。
卞和未雪荊山恥,莊舃空傷越國情。
天際寂寥無雁下,云端依約有僧行。
登高欲繼離騷詠,魂斷愁深寫不成。
煙雨樓臺漸晦冥,錦江澄碧浪花平。
卞和未雪荊山恥,莊舃空傷越國情。
天際寂寥無雁下,云端依約有僧行。
登高欲繼離騷詠,魂斷愁深寫不成。
煙雨籠罩著樓臺,漸漸昏暗起來,錦江的水清澈碧綠,浪花平靜。卞和還沒能洗刷在荊山的恥辱,莊舃徒然傷感著對越國的鄉情。天邊寂寥,沒有大雁飛下,云端隱約有僧人在行走。登高想要續寫《離騷》那樣的詩篇,卻因愁緒深沉、魂魄欲斷而寫不出來。
晦冥:昏暗。
錦江:水名。
卞和:春秋時楚國人,曾獻玉璞給楚王,卻被認為是欺詐,先后被砍去雙腳,后楚文王識得寶玉,卞和的冤屈才得以昭雪。這里指自己的冤屈未申。
莊舃(xì):戰國時越國人,在楚國為官,病中思念越國。
依約:隱約。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情感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仕途不順、遭遇冤屈的時期,內心苦悶,借登樓觀景抒發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愁悶與不平。以景開篇,渲染氛圍,接著用典自比,最后表明想寫詩作卻因愁深而不能,藝術感染力強,體現了詩人在困境中的無奈與悲憤。
人生如寄客,況復真客宦。
南舟與北車,來往若征雁。
殘暑赴西雍,冉冉忽秋晏。
三徙乃定居,什物旋營辦。
騰移費負挈,猶恐仆夫訕。
幕府文書稀,食息有余閑。
短才乏所補,公給浪蒙豢。
懼辜主人恩,從事不敢慢。
南軒有佳趣,流渠瀉幽澗。
潺潺無時休,弄水悅童丱。
關中氣候晚,時菊始云綻。
亦有終南云,朝暮生顧盼。
浩歌一樽酒,常分任鵬鷃。
蠻荊長往地,
湖海獨歸時。
旅櫬蛟龍護,
銘旌雁鶩隨。
此生要有盡,
何物告無期。
一片幽堂石,
公知我不欺。
女媧煉五石,上補天之缺。
如錮黃金液,萬古無由裂。
堯舜首制度,巨防高巀嵲。
后世日破穿,通為萬鼠穴。
譬彼果蓏蟲,熟爛恣攻嚙。
豈無良工手,一起為施設。
非若天之難,前輩有夔卨。
茍或不關心,女媧亦為拙。
漠漠陰常結,
垂垂勢未收。
潤多宜土脈,
落久驗溪流。
與物知無間,
于花似有讎。
少年車馬客,
惆悵為君游。
劉郎劉郎莫先起,
遇酒當歌且歡喜。
船頭朝轉暮千里,
眼中之人吾老矣。
九疑聯綿皆相似,
負雪崔嵬插花里。
萬里衡陽雁,
尋常到此回。
行逢二三月,
好與雁同來。
雁來人不來,
如何不飲令心哀。
莫厭瀟湘少人處,
謫官樽俎定常開。
溪水日夜落,
稍稍露沙面。
經旬更不雨,
深處亦成淀。
巨篙架空航,
澀若溯淺淀。
況乃載百指,
數纜安可纖。
念此歸思發,
急逾強弩箭。
公如惜滯留,
愿借長風便。
寂寞湖邊寺,
荊溪目已瞑。
窗云猶曉白,
竹徑自寒青。
野鳥悲吟動,
門人感涕零。
里無梁補闕,
誰可法師銘。
院宇蕭蕭鎖暮煙
昔人曾見此升仙
靜看今日流渠水
應是當年煉藥泉
座上山川疑改舊
林中僧行盡長年
我來寄宿應懷古
始信鄉民不妄傳
騷雅丁夫子,年來客路岐。
故關春夢后,獨館雨留時。
詩有龜兒掌,游須驥子隨。
君家千歲鶴,應解念歸遲。
陽關何處草煙平,
不識陽關空記名。
古人驅車欲西過,
吟成繕寫離群情。
天涯此去故人絕,
雖有樽酒同誰傾。
古人幽怨幾時盡,
至今愁殺陽關聲。
陸君酒酣喜自唱,
坐上客淚俄縱橫。
杯盤咫尺意萬里,
忽若身在關山行。
耳傍宛聞車馬動,
簾外已覺邊風生。
乃知樽酒須故舊,
為君一飲無余觥。
兩朝身與國安危,
典策哀榮此一時。
木稼嘗聞達官怕,
山頹果見哲人萎。
英姿爽氣歸圖畫,
茂德元勛在鼎彝。
幕府少年今白發,
傷心無路送靈輭。
空影倒波面,晚陽留樹梢。
人煙青近郭,鳥道暗長郊。
世外空搔首,溪邊懶結茅。
滄浪那敢羨,漁父定吾嘲。
定交初何年,昔齒會稽學。君壯我尚少,道復先我覺。
子時于眾人,百鳥一鸑鷟。學官程諸生,題品或義卓。眾方縮手顧,君筆已一捉。落紙千余言,渾如玉出璞。辭場或鼓行,無敢犯鋒矟。
有時談遺經,圣賢在口角。憤疾異說妄,摘抉三傳駮。語氣清不休,旱天冽雷雹。
南北俄乖張,同時去師幄。未幾會京國,君羽正濯濯。
以文試有司,好古拙雕琢。一失太常第,聞子繼屯剝。翠鎩累在毛,龜剔釁由殼。古人亦憂患,千載名愈卓。
予雖綴小官,夙志負山岳。簿領但戕性,祿粟不周啄。再命作陋邑,舉動尤齷齪。
旋巢子何所,距我幸非邈。寄詩冬為期,當遂笑一握。待將得喪理,同付尊酒濁。
晨興事行役,寸祿此時輕。
撲面風霜緊,隔林雞犬鳴。
遙天分淡色,殘月露微明。
便欲投簪去,無田可力耕。
御氣方尊極,
乘云已泬寥。
衣冠萬國會,
陵寢百神朝。
夏鼎傳歸啟,
虞羹想見堯。
誰當授椽筆,
論德在瓊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