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山道中早行有感二首 其一
晨興事行役,寸祿此時輕。
撲面風霜緊,隔林雞犬鳴。
遙天分淡色,殘月露微明。
便欲投簪去,無田可力耕。
晨興事行役,寸祿此時輕。
撲面風霜緊,隔林雞犬鳴。
遙天分淡色,殘月露微明。
便欲投簪去,無田可力耕。
清晨起身趕公務,微薄的俸祿此時更覺輕。迎面而來的風霜猛烈,隔著樹林傳來雞犬的叫聲。遠處的天空泛起淡淡顏色,殘月露出微弱的光明。真想棄官歸隱,卻沒有田地可以耕作。
晨興:早晨起床。
行役:因公務或勞役外出跋涉。
寸祿:微薄的俸祿。
投簪:丟棄發簪,指棄官。
力耕:努力耕作。
此詩當為詩人早行途中所作,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詩中反映了詩人因公務奔波的疲憊,面對微薄俸祿與艱辛行程,產生歸隱之念,卻因無田可耕而無法實現的矛盾心境,體現了古代士人在仕途與歸田間的掙扎。
全詩通過早行途中的所見所感,以平實語言描繪清冷場景,抒發仕途疲憊與歸田不能的矛盾,情感真摯,展現了古代文人在現實困境中的心理狀態,具有較強的生活實感。
竹房芝閣數相從,先出云林四百峰。夾道看花金腰裊,群仙分露玉芙蓉。尊閑夜雨飄紅滿,帆帶青山點翠濃。卻憶同時曾擬賦,吹噓猶切五云重。
懶嫚終疑傲,和光意遠哉。元龍無客禮,方朔有仙才。疾苦褰帷過,風塵領郡來。那須論往事,作賦柏梁臺。
人間骨肉薄秋云,一事朝來不忍聞。何處青山封宿草,欲將衰淚灑孤墳。
細雨輕煙著地昏,湖波真個解生塵。凈慈靈隱君休覓,失卻諸峰不惱人。
天不仁兮降亂離,嗟余去此其從誰。自胡之反持干戈,翠蕤云旓相蕩摩。流星白羽腰間插,疊鼓遙翻瀚海波。一門骨肉散百草,安得無淚如黃河。
長松青翠入須眉,想見淵明獨坐時。鄉里曾傳五君詠,名山自寫一家詩。寒流積雪門相對,京洛江湖家可移。我愿詩清真徹骨,會淩絕頂訪茅茨。
武安邑小武城如,三載人賢郭校書。有酒齋郎能放鶴,得錢溪女或留魚。沙場落日鴉飛急,海國秋風雁過疏。南士秖今多向用,君行努力莫躊躇。
云里衡陽雁,網下武昌魚。石門秋共遠,江樹雨余疏。
自說到官久,往來多見臨。上堂詢旅況,對酒話鄉音。日落郡城晚,河舂閘水深。南歸應有待,停棹擬重尋。
簫鼓元宵滿市城,朝來忽報薤歌聲。竹窗秋月何人讀,藥畹春云有子耕。枕上鹿蕉今日夢,酒中山水舊時情。梅花亂落江天杳,愁聽西風獨雁鳴。
我舉我鋤鋤吾疇,子飛子機游復游。我鋤我土食我食,子何所游非吾謀。我舉我鋤鋤吾疇,子飛子機游復游。子何游我疇田側,聒我兩耳驚吾牛。我舉我鋤鋤吾疇,子來使我心煩憂。我息我鋤向天舉,鋤汝百節如蚓螻。我豈好與子為仇,子果往矣兩皆休。子飛子機游子游,我舉我鋤鋤吾疇。
生來不識大門邊,一片丹心石樣堅。聞道阿郎難得婦,無媒爭得到郎前。種田不收一年事,取婦不著一生貧。風吹白日漫山去,老卻郎時懊殺人。
驥子墮地時,送喜憑郵竿。聞聲想神駿,舉足凌九盤。
虛亭立水面,問樹乃稱奇。不謂虬龍影,能于隙地垂。互承欄并檻,交接澗通池。長日披襟坐,攤書尤所宜。
馬瓏瓏,車碌碌,古道茫茫沙撲撲。帽翻翻,袖速速,丁丁零零西番經,軋軋刺刺塞外曲。西番經,無人聽,忽聞馬上琵琶聲,烏紗鬒發雙娉婷。控以黃金勒,坐以紫文茵。有時喚驢兒,玉色微生嗔。東風日暮邯鄲塵,去去共踏長安春。往來只在都門下,可笑相逢不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