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義太子楊妃挽歌二首 二
昔日三朝路,逶迤四望車。
繡腰長命綺,隱髻連枝花。
今春戾園樹,索然無歲華。
共傷千載后,惟號一王家。
昔日三朝路,逶迤四望車。
繡腰長命綺,隱髻連枝花。
今春戾園樹,索然無歲華。
共傷千載后,惟號一王家。
過去常走三朝之路,乘坐著蜿蜒前行的四望車。她腰系繡著吉祥圖案的長命綺帶,發(fā)髻上插著相連的花朵。如今在這戾園的樹上,毫無生機,沒有了往日的繁華。大家都為千年之后而哀傷,只能悲嘆這曾經顯赫的王家。
三朝路:指通往宮廷的道路,三朝一般指外朝、治朝、燕朝。
逶迤:形容車輛行駛曲折前行的樣子。四望車:一種四面有窗可眺望的車。
繡腰:繡有精美圖案的腰帶。長命綺:帶有吉祥寓意的絲織品。
隱髻:古代婦女的一種發(fā)髻樣式。連枝花:發(fā)髻上插的相連花朵裝飾。
戾園:漢武帝時太子劉據的葬地,這里借指節(jié)義太子的墓地。
歲華:年華、繁華。
王家:指節(jié)義太子家。
節(jié)義太子李重俊是唐中宗李顯第三子,因發(fā)動政變失敗被殺,后追贈為節(jié)義太子。此詩應是在楊妃去世后所作,當時宮廷斗爭復雜,李重俊雖被追贈,但楊家也已不復往日榮耀,詩人目睹其興衰,寫下此挽歌。
這首挽歌主旨是哀悼節(jié)義太子楊妃,通過今昔對比突出命運的巨變。其特點在于以景襯情、對比鮮明,在同類挽歌中以簡潔平實的語言展現(xiàn)出深刻的情感和對世事的思考。
賴皇天,錫豐年。
勤禹稼,力舜田。
喜慰三農,愿嘉禾秀瑞麥鮮。
賦九州,貢八埏。
神倉御廩咸充滿,養(yǎng)民以養(yǎng)賢。
十丈瓦屋八九間。
蘆作柱。
薤作欄。
十里山光接少城,終朝游興為山清。
心隨野鶴憐垂翅,吟對幽花且放情。
大斗酌殘真一酒,新詞歌到喜遷鶯。
旁人莫道無仙骨,紫府丹臺舊有名。
大句臚唱,問幾日、林邑船來,九賓列俎。異獸來庭,不羨雕題碧砮。軒然爪距。色灑上銅盤仙露。綵仗內、鬧裝蠻帶,形模似否。
卻笑偏陬蕞土。記孫郎舊日,小名同汝。蠢爾黃奴,詎識真龍有主。銅絳難掣,軹道上、降王嬰組。堯階舞。赭幄曈昽日午。
好詩歌罷樂忘憂,
不管浮生歲月遒。
忽意莫春曾此坐,
獨吟時喜鳥相求。
春陰上柳梢,寒意入樓瓴。
鳥喧直將雨,睡起不自省。
叩門得疾置,發(fā)書墨不整。
一事無所言,顧乃以詩請。
不見漢家營內柳,絲絲輕拂旌旄。將軍以逸待人勞。馬騰士飽,枝上掛弓刀。
鐘鼓令嚴良夜靜,梢頭明月初高。翠華臨幸事都銷。先春芽縷,尚想赭黃袍。
共酌應知共此杯,
尚憐巾幗奮登臺。
金雞振翼催正急,
湘粵雄關叩不開。
才過草市溪邊舍,
復轉岑山月下礱。
維舟直傍灘聲宿,
要使鄉(xiāng)心一夜空。
青山遠入云,春鳥鳴高樹。
客來坐彈棋,靜中香一炷。
十載臥蓬蒿,領略幽閒趣。
人世等蜉蝣,百年幾朝暮。
王侯裈中虱,富貴草頭露。
俯仰感萬端,存沒念親故。
偶作汗漫游,與子獲相遇。
握手話襟期,登臨恣盼顧。
懸磴罥丹霞,滄洲點白鷺。
對此放狂歌,應有江山助。
天臺賦后世多賢,復在君家雁蕩篇。
氣逸還令人聳動,境幽初許俗流傳。
萬峰林立浮云外,一徑梯橫絕海邊。
聞道歸艎從此逝,秋風招隱特依然。
恩光豸繡重,儒望斗山尊。
何事蒼梧署,空開桃李門。
不應為異物,定有未招魂。
千古傳燈地,真疑衣缽存。
三人唱第記曾看,
往事流云話亦難。
蜀道有詩猶寄我,
才情何不溺儒冠。
故人同我去,清旦杖崇岡。寒日無留照,驚鴻有斷行。
聊將一日款,少洗十年忙。衰病不相棄,我廬今未荒。
縱談四壁靜,宴坐一鈴鳴。老火漸消晝,寒窗忽報晴。
凄涼魯兩士,赫奕漢三明。俱作南柯夢,令人骨亦驚。
圣德精禋格昊穹。
一大統(tǒng),四夷來貢。
玉帛捧,文軌同。
世際昌隆。
共聽輿人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