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光祿錢卿二首 一
大隱嚴城內,閑門向水開。
扇風知暑退,樹影覺秋來。
望遠云生海,行稀砌長苔。
廢興今古事,何必嘆池灰。
大隱嚴城內,閑門向水開。
扇風知暑退,樹影覺秋來。
望遠云生海,行稀砌長苔。
廢興今古事,何必嘆池灰。
大隱之士居于嚴城內,閑適的家門朝著水而開。扇動涼風感知暑氣消退,看到樹影便覺秋天到來。遠望云海從海上涌起,行人稀少臺階長滿青苔。古往今來世事興衰更迭,何必為世事變遷而嘆息。
大隱:指隱居于朝市的隱士。
砌:臺階。
池灰:傳說漢武帝鑿昆明池,挖得黑灰,東方朔說可問西域胡人。后竺法蘭來,說世界終盡劫火洞燒,此灰是劫燒之余。這里借指世事變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經歷一些世事變化后,于城市中過著閑適生活時所作,表達對人生和世事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世事興衰的豁達態度。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和歷史的獨特感悟。
倚瑟叢臺夜不眠,邯鄲舊道走三邊。
鑄銅北極難成柱,種玉西陵漸作田。
舞馬當筵催賜錦,盧龍賣塞不論錢。
教坊莫廢汾陰曲,秋雁飛時似往年。
秋憲能文似馬卿,璽書尺一奉西行。
版收君長三千部,旆入丁男十萬兵。
邛杖至今通越巂,樓船猶自會昆明。
鐃歌好奏從軍樂,仆射何妨是父兄。
廷中新賜豸為冠,馬首爭迎鏤玉鞍。
緬甸字傳軍府令,吐蕃書獻內庭看。
霜飛藤笠秋偏早,風送蘆笙夜不寒。
漢使碧雞曾未遠,登樓何處望長安。
送君方夢巫山峽。荒村殘柝驚魂怯。
門外月如霜。轆轤泉水香。
偎人猶絮絮。執手翻無語。
寒意破雞聲。長亭還短亭。
漭漭荊襄地,當年割據州。營連九節度,星動五諸侯。已共長江險,應關上將憂。郭門傳息壤,不障洞庭流。
鳴咽秦川水,秋風入鼓鼙。妖星躔隴右,大將出安西。陸陸將誰附,蒼蒼迥不迷。似聞寬大詔,不忍戮鯨鯢。
烽火傳花馬,將軍發賀蘭。天心誅叛亟,國法受降寬。衙帳青唐入,沙場白骨寒。亂臣誰貰死,史筆后人看。
不見離支熟,閩州驛騎來。大農師漸老,使者節難回。五嶺烽相照,三山瘴未開。冥冥炎海外,目極釣龍臺。
西北和親國,王姬禮數殊。一朝忘甥舅,萬里送頭顱。露布明駝足,軍鋒落雁都。六師信神武,群盜敢枝梧!
海內兵塵滿,乾坤正氣孤。數公明大義,一死激頑夫。關塞青楓晚,英靈白日徂。他年看秉筆,得慰鬼雄無?
舜禹昔禪位,
曾將易問蓍。
即知重八卦,
已自伏羲時。
七十二峰環古臺,至今人說是飛來。
重重石磴諸天盡,細細松笙萬壑哀。
翠竹蒼藤懸日月,水聲山色變云雷。
老僧為道歸猿事,空見殘碑生綠苔。
共指遙山翠影迷,雷聲隱隱亂峰西。
天心忽見云光薄,村外猶看雨腳低。
豹隱已成三日霧,蛇封未辨一丸泥。
門前新漲波瀾闊,不是前時沒脛溪。
郁郁諸陵浮地起,恢恢玄極倚天開。虛傳龍馭賓天府,實見麒麟臥草萊。望闕眾星同繞斗,吟詩一客獨登臺。楚歌郢曲多遺調,試續離騷不可哉。
北極高齊天壽山,何當與爾同追攀。五岳拱如尊帝義,諸峰攢作效顰顏。共憐福地藏玄苑,信有神山出世寰。正憶都城珠斗下,鏡光吟望幾憑闌。
羈思那堪更感時,忽傳詩句到階墀。普天吾欲一流涕,率土誰能詠孝思。天運去來渾不管,陽回草木也應知。臨風無限攀號意,獨立斜陽疋馬遲。
稍先一日我中秋,
行遍芙蓉與菊洲。
作意安排卻非適,
不如乘興徑行舟。
虎豹摩牙闖九關,人心節義不踰閑。
監門鄭俠能無懼,折檻朱云若是班。
賴有名留千古重,不容身在眾邪間。
忠臣義士骨不朽,白日青天敕許還。
宮臣傳教造安車,駕出金門賜舊儒。優老免親藩國政,入朝唯讀帝王書。
山南桃李競春光,食實年年在異鄉。應被旁人暗相笑,閑官那得許多忙。
伯兄海上思相見,幼子山南憶別離。兩地關心歸未得,夜看云漢立多時。
儒林小官冷,仆馬略勝步。
竹素園中游,青眼勞一顧。
孰與歐廬間,閒云自來去。
十年紫闥任翱翔,
排比天章日萬行。
底事銀河才洗甲,
除書倏又下巫陽。
才見新霜便晚秋,丹楓黃桖滿山頭。
插萸還有同心侶,覓句常懷角韻儔。
誰向東籬尋傲菊,更無鱸膾戀歸舟。
今年休卜明年健,且上旗亭問酒籌。
斗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行云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