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覽古
煬帝龍舟向此行,
三千宮女采橈輕。
渡河不似如今唱,
為是楊家怨思聲。
煬帝龍舟向此行,
三千宮女采橈輕。
渡河不似如今唱,
為是楊家怨思聲。
隋煬帝坐著龍舟向這里駛來,三千宮女劃動著輕巧的船槳。那時渡河的歌聲可不像現在這樣,那是飽含著楊家怨恨的聲音。
煬帝:指隋煬帝楊廣。
龍舟:隋煬帝所乘的船。
采橈(ráo):彩槳,代指船。
楊家:指隋朝皇室楊氏。
隋煬帝在位時為了出游,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建造龍舟,帶領眾多宮女出游,最終導致民怨沸騰,隋朝滅亡。詩人游覽汴河,看到眼前景象,有感于這段歷史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隋煬帝游幸汴河之事,批判其荒淫誤國。特點是通過今昔對比抒發感慨。在文學史上反映了詩人對歷史的反思,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
為謀雪恥筑金臺,曠古科名一日開。鮑叔諫君不忘莒,燕王招士始從隗。中興建永期功首,朋黨熙豐隱禍胎。三十年華須努力,橫流方見濟川才。
三旬兩度覲天閶,仁壽階前玉露涼。楊柳晴煙龍沛澤,梧桐朝日鳳鳴岡。愧聞天語精神健,浪說殊方姓氏詳。鞭執彭劉先自勉,十年風雨事文章。
冥搜竊嘆眼俱高,
我欲還家備百牢。
三十三人齊上去,
舉杯帆外送洪濤。
白云護山村,紅葉隱茅屋。
門前跨板橋,戶后羅修竹。
牛閑系道旁,磨癢向古木。
是時秋風高,霜重粳稻熟。
老農顏色喜,早晚食新谷。
惟苦欠文墨,舉動成鄙俗。
今年幸有秋,送子入里塾。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花事艷豐臺,秋菊踰春芍。一騎尋秋昔未來,孤負陶家約。
荏苒看花期,晚節思高躅。若是西臺作記人,一盞寒泉酌。
水行意如仙,蒼波去浩渺。
朗然空色中,物我同了了。
湖外復有湖,斷續疏林繞。
風帆隔浦多,漁舍回洲小。
微云交日光,澹澹浮虛杳。
時見枯蘆間,決起數沙鳥。
老黃龍頷下明珠,
勝首座懸空撲碎。
黃檗山吐霧興云,
遍地走南山鱉鼻。
曾伴仙人泣露盤,
渭城波遠墨池寬。
器經沐浴皆前澤,
席接威儀亦古歡。
海岳易庵名并重,
丹鉛點筆氣猶寒。
青山知己今埋骨,
清淚蟾蜍滴未乾。
劍舄遙聞謁九重
還勞使節秣陵東
長江旌旆風云杪
一代綱常奏草中
雪掛九峰天共白
日生三泖海俱紅
滄洲不久紓籌策
早晚天書自漢宮
佛頭山下雨隨風,
倒海翻江一餉中。
徙倚欄干便晴霽,
湖光渺渺夕陽紅。
郊原雨足靜蓬扉,
許放山林老布衣。
地隔市城過客少,
塵封筆硯答書稀。
棋當斂局知高下,
鳥慣窺檐說是非。
消受竹籬根處穩,
去年春盡尚遲歸。
曲檻通丹室,長松鎖翠煙。樓臺凌絕巘,鐘磬發諸天。瑞莢生堯日,緋桃入漢年。君王有明德,萬壽應高玄。
看佩移宵燭,聞鐘候曉雞。鼓嚴千隊肅,嵩祝萬聲齊。鳳吹隨金仗,龍宮隱玉題。回看天北極,香案五云西。
金鼎重薰甲煎。錦帳雙垂銀蒜。床下小蟲鳴。作秋聲。
斗室深沉寒漏。一穗殘燈如豆。風竹掃閑庭。細聽聽。
平生竹隱翁,胸次著千古。揮毫劇翻瀾,碑版照秦楚。十年屈僚佐,留使望天府。今年道山顛,士論乃深許。
歌詞薦清廟,盛典更藻斧。忽持南陽節,聲動漢江浦。清班寄麟臺,雄職暫符虎。遙知佳政傳,召杜安足數。
往者南陽耕,相望鹿門翁。時來拜床下,雞黍相與同。安知田舍中,離鳳友伏龍。我疑兩州間,地美物亦豐。
故應釣游處,清泉蔭高松。人英何代無,儻有前賢風。弓旌恐難致,羔雁或可通。
潭潭內史府,侃侃東西錄。當年得一士,眾視驚刮目。何殊致洪造,初不羨博育。林侯忽東歸,懷寶媚幽獨。
趙侯小騰騫,文采冠群玉。要之進退間,了不異蘭菊。因公懷若人,皎皎嘆空谷。
芳園惆悵春無跡。巡檐空自探消息。寂寞詠花人。相思幾斷魂。
欄桿都倚遍。驛使何時見。莫是隱深山。紅塵不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