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憶菊,效白石道人梅花八詠 其六
花事艷豐臺,秋菊踰春芍。一騎尋秋昔未來,孤負陶家約。
荏苒看花期,晚節思高躅。若是西臺作記人,一盞寒泉酌。
花事艷豐臺,秋菊踰春芍。一騎尋秋昔未來,孤負陶家約。
荏苒看花期,晚節思高躅。若是西臺作記人,一盞寒泉酌。
豐臺的花事正艷,秋菊比春天的芍藥更艷麗。從前騎馬尋秋卻未曾到來,辜負了與陶淵明賞菊的約定。時光荏苒看花期流逝,晚年更思念高潔的行跡。若是那西臺作記的重義之人,當以一盞寒泉來斟飲。
豐臺:北京地名,歷史上以花卉種植著稱,花事極盛。
踰(yú):同“逾”,超過。
陶家約:陶淵明愛菊,常以菊喻高潔,此處指與菊花的約定。
荏苒(rěn rǎn):時間逐漸流逝。
晚節:晚年的節操,亦指菊花經霜而開的特性。
高躅(zhú):高潔的行跡,喻指前賢的品格。
西臺作記人:借指宋代謝翱,其《登西臺慟哭記》以氣節著稱,此處代指重情義、有操守之人。
寒泉酌:以寒泉斟飲,喻指清逸高潔的生活方式。
此詞為模仿姜夔(白石道人)詠梅詞體式而作,主題詠菊。創作背景或為秋日因事未能賞菊,觸發對前賢(如陶淵明)高潔品格的追慕,借“憶菊”表達對晚節堅守的思考。
全詞以“憶菊”為線索,通過對比、用典等手法,將賞菊之憾與追慕高節結合,主題凝練。語言含蓄雅致,意境幽遠,體現對傳統文人品格的傳承與推崇。
勾越多知己,風流屬寓山。黃泉都飲恨,白發幾棲閒。有節羝終乳,無家鶴不還。為將存歿意,傳與淚潺湲。
女家不乏材,顧生尤翹楚。一賦回帝顏,群姝讓眉嫵。視草緩銅龍,橫經高白虎。歸臥昆山陽,夜光未輕吐。時俗易為工,遜志在千古。
寶塔鎮東方,亭亭三鸑鷟。云中掛暮蟾,海上射朝旭。
錦席承君宴,青樓寄妾家。無因挽紅袖,留恨與桃花。
中原聚散憐諸子,就我天涯見汝心。優戲文章輕白眼,死生交態重黃金。枕邊牛斗時同把,澤畔魚龍夜自吟。滿地風塵吾亦得,莫傷流水向知音。
素襟不受一塵緇,文苑英游共所知。舊羨豐姿清似玉,今看衰鬢亦成絲。柏堂晝掩無公務,竹檻春吟有妙辭。想共東鄰歐主事,清談常過夕鐘時。
會得真虛不是虛,乾坤隨處總如如。憑誰寄語題橋子,何必還過駟馬車。
病來孤負鸕鶿杓,禪板蒲團入眼中。浪說閒居愛重九,黃花應笑白頭翁。
抖擻雙肩低唱。眼睛斜拖鼻上。咳唾淡流涎,煙斗口中搖蕩。無當。無當。學道方言那樣。
漆園曠達士,千載思不群。才堪跨箕尾,志欲凌風云。鵬程同浩蕩,蝶夢何繽紛。泠泠山下泉,難洗戰國塵。不如躡巢許,甘作箕山民。
憶昨趨金馬,承恩共一時。君今臥西華,我亦戀南枝。永念關中使,多傳別后詩。燕云猶自隔,吳苑倍相思。
芒碭山中舊龍子,獄底千年睡不起。一朝牛斗斂光華,化作芙蓉出秋水。蛟騰螭掣杳莫窮,陰房夜夜吼回風。雪花照天真宰泣,為憐天下無英雄。扶風豪士邯鄲族,不惜千金從彼鬻。淬以銀河千丈流,磨用昆山一片玉。舞罷初辭劇孟家,攜來還就專諸宿。有時飛電出西方,白帝魂銷鬼母哭。自言此物真靈異,巨闕豪曹無與比。醉來橫向膝前看,每恨無從死知己。郎寧西下亂山青,此日提攜事遠征。腰間隱隱星辰動,匣里蕭蕭龍晝鳴。為君拂拭蓮花鍔,水涉陸行肆揮霍。神物由來自有神,莫效鉛刀試一割。
張翰一杯酒,林逋千首詩。性惟便自適,材敢論時施。狡兔從三窟,鷦鷯分一枝。青山有佳色,只似往年時。
共有百齡母,孫嵩世所稀。今朝眉壽酒,先獻汝慈幃。戴勝西王喜,餐花方朔肥。堂前回舞袖,兩處媚春暉。
先生鐵面石為肝,不著繁華眼底看。近學仙翁誇種玉,未多楚客解紉蘭。穿窗月影蛟蛇亂,掠枕秋聲風雨寒。誰信孤根會埋沒,賦詩新有老方干。世上風花暫斗妍,轉頭誰作一錢看。此君抱節真如玉,有客同心臭似蘭。密葉自憐秋日薄,孫枝已挾曉霜寒。蔓柔草惡宜誅屏,恐向班行犯比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