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富季申樞密
半生類猿狙,褁以周公服。
炙手安敢近,唾面未為辱。
天公亦解事,縱之走林谷。
長年飽煙霞,形影自相逐。
晚從我公游,在側愧珠玉。
公居廊廟間,排難不枚卜。
挺然國蓍龜,盛事紀湘竹。
愛閑能幾時,天道七日復。
吾儕三折肱,顧步敢求速。
愿公膏澤流,長保薪十束。
負暄撫稚子,一飯倘能續。
胡椒縱可營,安用八百斛。
半生類猿狙,褁以周公服。
炙手安敢近,唾面未為辱。
天公亦解事,縱之走林谷。
長年飽煙霞,形影自相逐。
晚從我公游,在側愧珠玉。
公居廊廟間,排難不枚卜。
挺然國蓍龜,盛事紀湘竹。
愛閑能幾時,天道七日復。
吾儕三折肱,顧步敢求速。
愿公膏澤流,長保薪十束。
負暄撫稚子,一飯倘能續。
胡椒縱可營,安用八百斛。
半輩子活得像猿猴一樣,卻穿著周公般的禮服。權勢者氣焰囂張不敢靠近,被人唾面也不算恥辱。天公也懂事,讓我到山林中去。長久飽覽煙霞美景,形影相伴。晚年與您交往,在您身邊自愧不如。您身處朝廷,排憂解難無需占卜。您是國家的支柱,盛事會被記載下來。您愛閑能有多久,天道循環很快會有變化。我們這些人歷經磨難,行事不敢求快。希望您的恩澤廣布,長久保持地位。我曬太陽照顧幼子,能有口飯吃就好。即便能謀取財富,又哪用得著那么多。
猿狙:猿猴。
褁:同“裹”,包裹。
炙手:比喻權勢大,氣焰盛。
唾面:《新唐書·婁師德傳》載婁師德唾面自干的故事,指受侮辱。
廊廟:指朝廷。
枚卜:占卜。
蓍龜:古時用蓍草和龜甲占卜,比喻有預見的人。
湘竹:傳說舜死后,娥皇、女英淚灑湘竹成斑,后泛指竹子,這里指記載。
天道七日復:出自《易經》“反復其道,七日來復”,指事物循環。
三折肱:多次折斷手臂,比喻閱歷多,經驗豐富。
膏澤:恩澤。
負暄:曬太陽。
胡椒八百斛:唐代元載被抄家時,沒收胡椒八百斛,形容財富之多。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富季申為南宋官員,從詩中可知詩人與富季申交往,當時富季申在朝廷有重要地位,詩人半生坎坷,處于隱居狀態。詩人創作此詩可能是在與富季申交往過程中,表達對其的贊美和自身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富季申的贊美與期望,同時抒發自身感慨。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表達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
遠公禪門秀,宴坐東林里。
絕跡避喧囂,不渡虎溪水。
抑且偶忘形,相邀過清泚。
忽聞于菟聲,大笑不能已。
元亮幘欲欹,脩靜冠將委。
豐采動林巒,聲音響涯涘。
逸韻當時稱,高風后人紀。
載瞻撫斯圖,詠歌仍仰止。
區區用意在方人,所得從來未必真。
我則于斯誠不暇,枉勞臆度費精神。
東山薦茗共春初,日月涵容在一壺。
百味不如閑過癮,諸形只有醉宜圖。
人何得似林間雀?我亦能吹郭外竽。
話到時聞心意會,白云天際試相呼。
已入共和年,
視天猶夢夢!
揮手坐空山,
獨與梅花弄。
所以登山不憚煩,為藏云氣達泉源。
多峰豈炫千巖秀,一線才通萬壑奔。
其在茲乎須出岫,此時何不早翻盆。
名高已到巖瞻地,只有為霖可養尊。
兵車徹夜如雷吼,三車徑向湖濱走。瘦馬含枚別古城,霜蹄踏石石作聲。
衰柳抱微月,清光生嫩寒。壯士懷忠心,臨風忘衣單。
腰懸短劍一尺許,劍鋒觸鞘各自語。野犬驚吠籬落間,昂首注視目如炬。
行經茅亭畔,永夜何凄其!山翁塵夢醒,睡眼撐迷離。
啟扉獨瞻望,長揖前致辭:“借問行役人,此去將何之?曷留蓬蓽中,品茗談移時。”
官兵答曰“可,”紛坐無一遺。山翁挈瓦壺,小兒灼明火。
清涕懸鼻端,欲試終未果。火裂泉漸沸,泉沸茶乃香。
分暖各一斟,新暖生離腸。堆面笑可掬,拱手謝未遑。
揚袂一為別,前路渾茫茫。山翁凝睇久,無語自太息。
攜兒入閉關,斷夢續不得。欹枕拾閑愁,愁多壓滿腹。
星繁天未明,荒雞唱茅屋。
宮槐分影直,官柳著行疏。
畫棟飛翚遠,晴霞散綺馀。
池邀山簡馬,水勝武昌魚。
只恐封泥召,驂鸞上帝居。
阻兵臥疾負歸期,扶策今為上冢兒。
一徑馀花初脫雨,三年枯淚尚留碑。
云風摩蕩懸靈境,巖壑低昂擁故姿。
癡對松林侵豎子,棲鴉啼失夕陽枝。
棠樹陰陰手自栽,
年年春日領春來。
道傍芳草無人問,
一度東風一度灰。
妾有一匹錦,欲作春風衣。
珍重不肯著,十載藏光輝。
時時自拂拭,彩色生羅幃。
不繡閒花草,只作雙鴛飛。
天寒針線冷,誰念妾心違。
辟戶披襟細雨來,偶思獨上妙高臺。
春風十里征花信,天下一筐掃霸才。
何日讀書完萬卷,有時傾盡酒中杯。
自憐本是紅塵客,錯愛孤山幾樹梅。
南省名曾并,西臺罪有馀。
身如罝里兔,命似釜中魚。
痛哭懷宣室,佯狂問卜居。
古今一生死,吾道竟何如。
一山雙脈兩翁藏,最久凋零長一房。誰道敗墻荒草里,冢中枯骨昔金章。
少日春秋學最高,年踰弱冠掇危科。也乘五馬鵝湖去,埋玉凄凄草一窠。
手足情鐘共處埋,榮枯頓異可勝哀。長公松下無人掃,三從諸孫歲一來。
夫子何為發問初,
答云寡過未能無。
斯言可謂深而宛,
所以重嗟累嘆乎。
巖下誰知別有天,個中俯仰趣無邊。
風輕云淡日長午,鳥語花香春自妍。
耕鑿每懸伊尹笠,賡歌時撫伯牙弦。
悠悠此樂傳身世,古往今來幾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