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青龍興化禪院方丈
廓然丈室湛虛明,地僻山空萬象清。
滴翠老杉清凈色,鏘金流水妙圓聲。
慇懃禪客邀迎厚,寂寞宰官身世輕。
野鶴孤云無不可,會須還作二龍行。
廓然丈室湛虛明,地僻山空萬象清。
滴翠老杉清凈色,鏘金流水妙圓聲。
慇懃禪客邀迎厚,寂寞宰官身世輕。
野鶴孤云無不可,會須還作二龍行。
方丈室空闊澄明,一片清虛之境;地處偏僻山空,萬物顯得格外清新。老杉翠色欲滴,流轉著清凈的色澤;流水聲如金鳴,奏響圓融的妙音。禪客殷勤相邀,款待極為周到;官員心境寂寞,頓覺身世輕安。野鶴孤云般的自在,皆可隨心;終當如二龍般,自在行止。
廓然:空闊的樣子。丈室:佛教指方丈室,此處指禪院住持的居室。
湛虛明:清澈虛靜而明亮。
鏘金:形容流水聲清越,如金屬相擊。妙圓聲:圓融無礙的禪意之聲。
慇懃(yīn qín):同“殷勤”,熱情周到。
宰官:指官員,此處或為作者自指或泛指世俗中人。身世輕:放下世俗羈絆,心境輕松。
野鶴孤云:比喻閑逸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狀態。
二龍行:或指如游龍般自由行止,亦可能暗合禪院所在“青龍”之名,象征超脫之姿。
此詩或為作者游歷青龍興化禪院時所作。禪院地處偏僻山林,環境清幽,作者與禪客相交,感受到禪門清凈,遂題詩以記此時心境,表達對超脫世俗生活的向往。具體創作時間與作者背景需結合具體詩人考證,但核心背景圍繞禪院游歷與禪意感悟展開。
全詩以禪院方丈為題,通過描繪清凈環境、禪客往來與自身感悟,展現了對禪意生活的認同與對自在心境的追求。詩中意象清新,意境空明,語言凝練,是一首融合山水之趣與禪理感悟的佳作。
閑步東城趁夕暉,烏衣巷陌是耶非。欲尋王謝堂前燕,剩有黃昏蝙蝠飛。
新晴獨上勝棋樓,百代興亡一局休。只有莫愁長不老,荷香分付半湖秋。
咿啞夢里櫓枝輕,燈下秦淮照影清。商女悲歌隨逝水,更無人續斷腸聲。
不見高人龔半千,空山葉落幾經年。樓頭夜夜風吹雨,可是幽魂寫素箋。
平治逆虜拯吾民,
都督親行號令新。
仍詔尅戎恩寵異,
牙牌御札賜功臣。
驅馬渡龍岡,
初晴波益長。
雨多新草綠,
秋重遠林黃。
城郭依沙岸,
人家帶夕陽。
不須生別嘆,
猶自在吾鄉。
默坐寒灰清靜。會向時中一定。金城賊返,報樂流星奔。用將須分左右軍。出師交征定主賓。排的是天文地理,九宮八卦天魂陣。捉住金精也,送黃庭土釜封。神通。戰罷方能見圣人。英雄。不時干戈定太平。
不刻時陰陽交并。古盆一聲號令。九宮八卦,排列下拿龍陣。領金烏左右軍。奪乾坤始媾精。三回九轉,交戰在西南境。得勝回朝也,河車不曾暫停。辛勤。曲枕晝夜行。專精。鐵打方梁磨繡針。
獨坐無為宮殿。息息綿綿不斷。我把生身父母,要使他重相見。青頭郎天外玄。白衣婦海底眠。嬰兒姹女,阻隔在天涯遠。全仗著黃婆也,黃婆在兩下纏。團圓。打破都關共一天。托延。賞罷蟾輝斗柄偏。
樹暗常疑夜,
山多易得云。
撞鐘最深處,
嶺外不曾聞。
畫舸西泠路,占柳陰花影,芳意如織。小楫沖波,度曲塵扇底,粉香簾隙。岸轉斜陽隔。又過盡、別船簫笛。傍斷橋、翠繞紅圍,相對半篙晴色。
頃刻。千山暮碧。向沽酒樓前,猶系金勒。乘月歸來,正梨花夜縞,海棠煙冪。院宇明寒食。醉乍醒、一庭春寂。任滿身、露濕東風,欲眠未得。
通身是病通身藥,
病去依前藥自除。
木落秋空山骨露,
何須一默對文殊。
紙光墨彩,神韻如生,當日親寫。慢展遺篇,尚有暗香未化。重見古精神,恍疑是、瑤池摘下。洗鉛華掃盡俗態,淡妝別樣嫻雅。
想當日、公余之暇,收拾名花,香繞庭榭。筆墨消閑,豈為世間聲價。閉戶守圖書,性高尚、交游亦寡。有賢郎,繼家學、篆書堪亞。
計取三瞑時候。困如煙柳。神祠只祀馬頭娘,疊鼓聲聲又。
滿腹絲綸拋負。苦心知否。白茅碧條總無聊,緣底事、徵休咎。
今年二月揚江舲,煙中瞥見焦山青。鵝毛風利那得泊,枯木堂遠心洄瀠。夙聞周鼎不可見,仰首徒嘆山嶺嵤。延陵季子性愛古,忽示舊拓神為驚。司徒南仲名最著,出車常武功恢閎。毛公知人貴論世,文宣兩屬非調停。鄭君據前以定后,謂此不與共和盟。后生疑信敢抉擇,古今未必無同名。方叔召虎相先后,人表敘次如例星。王格周廟豈西伯,證以此鼎疑益明。可知名同代則異,此鼎當自中興成。是時雕戈挽天步,獫狁既伏淮夷清。虎臣矯矯奏膚績,亟于圖室酬藩屏。無專受赍自鄭重,入門卓立當中庭。史友冊令司徒右,時制小異參禮經。彤矢鋚勒耀圭卣,玄衣縞韠尊蔥衡。對揚休命不敢忽,歸作彝器薦芳馨。萬年子孫永寶用,至今呵護歸山林。摩挲此本已神王,跋語況有鄉先生。竹翁嗜古如菖芰,剖析奇字秋毫精。銷金禍比爇書烈,余怒猶欲屏秦嬴。吾鄉文獻久闃寂,八萬卷散留孤亭。流傳手澤入君手,寶之何啻千瓊瑩。籀文墨妙兩奇絕,展對恰喜冬曦晴。后塵欲步愧未肖,巨制益服華陽銘。
歸休太守似神仙,布被蒙頭日宴眠。卻怪門前來熱客,馬蹄踏破紫芝煙。
不入清都不溷塵,吟詩落魄任天真。蘇州別駕何須問,元是縉云司里人。
詩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爛熳是吾師。歸來東海煙霞里,時復高歌攀桂枝。
官居南郡二千石,詩詠關睢三百篇。袞職慚無一字補,虛生六十又三年。
單車夜走榆關雪,五馬曉沖梅嶺煙。南暑朔寒俱歷遍,老歸林下荷蒼天。
著書手段美犁鋤,負郭腴田亦半蕪。只把心田付諸子,且耕且讀自支吾。
東吳山水亦清幽,小舸輕輿到處游。更有故人園更好,不妨連日醉淹留。
巳具桐棺尋樂丘,不關榮辱任浮休。傳家只有書千卷,付與兒孫自討求。
古今何處有神仙,鶴駕鸞驂總浪傳。莫信空同鄒道士,刀圭入口亦徒然。
歐陽自號無仙子,卓識真知冠古今。弱水蓬萊在何許,愚夫白骨紫苔深。
中分洪造夏王力,橫截大山伊水流。
八節灘聲長在耳,一川風景盡歸樓。
行人莫動憑欄興,無限英雄浪白頭。
野性吾儕近,秋光此地宜。
淵明新入社,文暢舊能詩。
踏蘚澆荒圃,裁花護短籬。
涼風北窗下,閑意幾人知。
浴罷蘭湯遍體香,白龍潭畔晚風涼。桂花未飲心先醉,一掬清泉勝酒漿。
桃花溪水不勝情,漱石無喧徹底清。跣足中流忘物我,天街坐覺月華生。
護圣軍容簇仗齊,
云屯甲馬耀春曦。
行知蹴踏胡塵靜,
十萬吞江午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