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硤江蕭氏庵二首 其一
雪屋清如洗,云崖翠作堆。
破扉風自掩,敗壁雨先頹。
野色初還柳,林香尚有梅。
滄江千萬頃,一鳥鏡中回。
雪屋清如洗,云崖翠作堆。
破扉風自掩,敗壁雨先頹。
野色初還柳,林香尚有梅。
滄江千萬頃,一鳥鏡中回。
雪后的屋子潔凈得如同被清洗過一般,云霧繚繞的山崖上翠綠的植被堆積在一起。破舊的門扉被風自動掩上,破敗的墻壁在雨水中率先坍塌。野外景色里柳樹剛剛泛綠,樹林中還留存著梅花的香氣。那廣闊無垠的滄江,有一只鳥兒如在鏡子中回旋飛翔。
雪屋:被雪覆蓋的屋子。
云崖:云霧繚繞的山崖。
破扉:破舊的門扉。
敗壁:破敗的墻壁。
頹:坍塌。
野色:野外的景色。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游覽硤江蕭氏庵時,看到庵堂的破敗景象以及周邊自然景色的變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蕭氏庵周邊的環境,突出了庵堂的破敗與自然生機的對比。其特點是寫景細膩,動靜結合。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景觀的敏銳觀察力。
北山偶爾停云出,匆匆暫分吟袂。話別未移時,早嚶鳴人逝。
舊盟今剩幾。忍重溯、紫垣遺事。四十三年,澹煙清夢,暗飄燈穗。
棄置竟何心,江鄉路、難尋狎鷗閑地。千卷史公書,盡周南留滯。
卜居辭漫擬。已零落、蕙纕蘭佩。廣陵散、一曲哀彈,嘆古音誰嗣。
彼美隱官隱,蒼林映深屋。俗駕遠庭除,佛像鎮堂隩。
蘭芷稍扶疏,荊榛已鋤筑。沉思第一義,修持若礱玉。
覺城開迷云,魔軍當破竹。接人有馀地,拔我出坑谷。
齋羞復招要,甘香蒸黍粟。永與膻葷辭,既飽精神肅。
石坐襯枯蒲,茶甌泛新菊。醍醐灌諸頂,饑火滅空腹。
昔聞居士飯,一缽萬人足。君若乘三車,愿為車下犢。
二月晴雪楊花飛,巖野青青春草肥。
有物茁芽出土淺,奮張齒吻含生機。
我聞廬山有九錫,三軍陸邁紀宏績。
宮亭幾日化鵑魂,散作靈荄長冪。
高音遠暢憶前因,助我朝餐匕箸新。
書生慣嚼菜根味,不學商山采芝人。
不須兩兩與三三,秖在昆崙第一巖。
逢潤自然情易伏,遇炎常恐性難降。
有時直入三元戶,無事還歸九曲江。
世上有人燒得住,壽齊天地更無雙。
命矣三年病,天乎百歲期。
尸饔猶有母,傳業更無兒。
便作平生盡,空多國士知。
增光在金友,人得記塤篪。
生松郁寒灰,
破褐出殘絮。
童兒不耐煩,
微吟起身去。
好個瀟湘妃子影,風風雅雅宜人。襪羅不染一些塵。似懷瑤瑟怨,傾倒盞臺銀。
漫說江皋曾解佩,三生要有前因。微波欲動暗生春。春情流不住,繚繞楚腰身。
躍馬向三臺,揚鞭漳水隈。
寒沙勢空闊,獨鳥意徘徊。
舊磧沈銅瓦,秋風起霸才。
潺湲流不盡,楓荻自悲哀。
法自春秋著一王,不曾紀瑞到蓮塘。露盤對倚金莖小,水鏡雙尋玉井涼。
同樣著花仍并蒂,異篷結子不分房。會須問字求玄草,接武華風到后堂。
傾城傾國儷侯王,千載馀芳托藕塘。紅入雙葩相艷冶,綠搖萬柄覺凄涼。
側承初日聯風袂,并挹殘蟾酌露房。花下詩人長不老,岧峣直禁玉為堂。
老不禁寒,山邊水邊曝日。
春歸閬苑,長底短底從新。
笙歌叢里賀年朝,錦繡筵中開壽域。
衲僧門下別有條章,每日蒙頭打坐。
不知歲月易遷,直饒拶著不來,誰展缽盂吃飯。
幾度尋花花不開,今朝花影下瑤臺。
天教生日同霜菊,人喜臨風似玉梅。
隔院圖郎聞笑語,當窗借婢共徘徊。
博山爐火情常暖,值得沖寒犯雪來。
一拳浮嶼涌青蒼,
砥柱中流廿里長。
添個瓊樓并玉宇,
蓬萊端在水中央。
累累拳石醇而癡,寸鐵蹴起旋風馳。掔底礌硠動真宰,怒云夜挾精靈垂。
肇自籀文迄小篆,摹印古法多紛歧。我家兄弟夙好此,操刀未敢同兒嬉。
祇慚才腐力尤蹇,自哂目效神難追。君畜佳珉等球璧,謬令雕琢為華滋。
漫詡秦文軼?匾,當酬魯酒饒罌甀。遷延赧縮不及謝,區區寸語陳其私。
從來文物以人重,況乃姓字森厜?。歐公筆格范公笏,觀者寶溢千樽彝。
愿君祓躬峻厥德,庶幾蔚郁隆聲施。此印千年永示后,動搖云日光陸離。
宏才博古襲元雅,一一鉤釽窮根涯。創自何人出何手,道光元祀春之基。
咄哉法物不可玩,疑有神鬼來摩持。斯時爾我介仙籍,定當拍手歡脫頤。
不然南山白石爛,刺眼笑拾訶牛兒。非樸非郁黯無色,大恨不換棗與梨。
縱有緹楹寶康瓠,煙塵霧露誰占睎。噫唏賤子念及此,春風古淚如延縻。
勖哉百年勵榮節,決除滓垢相磨治。若使鴻名鎮寥落,嗟予小技徒爾為。
孤城落木起悲風,海國烽煙夕照中。
北去關河三面險,南來機杼萬家空。
□□□□□□□,□□□□□□□。
□□□□□□□,□□□□□□□。
春光多半綠楊堤,出郭尋春野寺西。
澗水近通池水碧,粉墻斜接女墻低。
講經聲細魚初出,施食行遲鳥自啼。
游客欲留僧不語,暮云斜日總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