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陳中書楊侯家賞瑞蓮
法自春秋著一王,不曾紀瑞到蓮塘。露盤對倚金莖小,水鏡雙尋玉井涼。
同樣著花仍并蒂,異篷結子不分房。會須問字求玄草,接武華風到后堂。
傾城傾國儷侯王,千載馀芳托藕塘。紅入雙葩相艷冶,綠搖萬柄覺凄涼。
側承初日聯風袂,并挹殘蟾酌露房。花下詩人長不老,岧峣直禁玉為堂。
法自春秋著一王,不曾紀瑞到蓮塘。露盤對倚金莖小,水鏡雙尋玉井涼。
同樣著花仍并蒂,異篷結子不分房。會須問字求玄草,接武華風到后堂。
傾城傾國儷侯王,千載馀芳托藕塘。紅入雙葩相艷冶,綠搖萬柄覺凄涼。
側承初日聯風袂,并挹殘蟾酌露房。花下詩人長不老,岧峣直禁玉為堂。
禮法從春秋時期就彰顯著尊奉一個王者的原則,卻從未記載過蓮塘出現祥瑞的事。蓮花如同露盤相對,金莖顯得細小,在水中如雙鏡探尋,玉井透著清涼。同樣開花且是并蒂蓮,不同的蓮蓬結子卻不分房。應當去請教學問、探尋玄理,讓高雅的文風延續到后堂。蓮花美麗可比傾城傾國的佳人,千年的芬芳寄托在藕塘。紅色融入兩朵花中,顯得艷麗多姿,綠色的莖干搖曳,卻讓人感覺有一絲凄涼。花朵迎著初升的太陽,如聯起的風袖,又一同承接殘月的光輝,似在酌飲露房。花下的詩人永遠不會老去,在高聳的宮廷中,殿堂如美玉般華麗。
法自春秋著一王:春秋時期有尊奉一個王者的禮法。
露盤:傳說漢武帝曾造銅仙人承露盤。這里形容蓮花形狀。
金莖:指銅仙人承露盤的銅柱,這里借指蓮花莖。
玉井:指蓮塘。
并蒂:兩朵花長在同一個莖上。
接武:腳步前后相接,比喻繼承、延續。
傾國傾城:形容女子容貌極美,這里形容蓮花。
艷冶:艷麗。
風袂:隨風飄動的衣袖,形容蓮花姿態。
殘蟾:殘月。
露房:指蓮房。
岧峣:高聳的樣子。
直禁:宮廷。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在宮廷或貴族聚會賞蓮時所作,當時社會注重文化禮儀,祥瑞之事被視為吉兆,詩人借此詩表達對祥瑞的贊美和對高雅文化的追求。
這首詩以賞瑞蓮為主題,描繪了蓮的祥瑞之態,融合了文化典故與美好意象。主旨在于贊美祥瑞、推崇文風。其特點是語言華麗、意象豐富,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文人的創作風格和審美情趣。
留得儀型世共欽,列寧墓貌儼然尋。問渠赫赫瞻依者,步武誰如斯大林。遺教新鐫似古碑,滿堂金碧映朝暉。可知松柏森森處,難掩心非淚假揮。
阿萱五季名畫師,尤工粉墨含春姿。君王游蕩墮聲色,不知聲色傾人國。開元無逸致太平,天寶奢風生五兵。偃月堂近幽薊遠,潛謀不入芙蓉苑。咸陽行色馬嵬塵,萱筆雖工恐未真。四海蒼生半魚肉,歸來豈為香囊哭。一日重開日月光,黃金卻鑄郭汾陽。
欲絕子期弦,肯鼓齊門瑟。諫官不足為,孰可浼少室。然當展素蘊,佐主為召畢。志在澤斯民,思與鄒軻匹。難作遁世翁,江梅有佳實。
老去瘡殘擬炙眉,暫憑酒力引風卮。久疏朋友慚多病,薄買田園費學醫。吟罷肩寒生軫粟,坐來形槁似枯梨。浮生自笑多磨障,畫癖書癡發舊痍。
馬頭聊復問諸涂,東指宣城百里馀。水外山屏供步障,道傍蛙吹接行車。青歸柳色浮煙里,紅入花光過雨初。春意似同人意好,此行那患食無魚。
準擬新煙定到家,可憐漂泊對風沙。見他紅雨飛籬落,憶殺小園桃杏花。
聚頭作相都休問,那事如何為舉揚。放得肚皮滄海闊,世間無物不包藏。
柔桑最是無情物,葉綠枝鮮。空賺蠶眠。嘔盡殘絲肯見憐。不如池上新荷好,覆水田田。暗地成蓮。未到秋風藕似船。
南國東鄰各一時,后來惟有杜紅兒。若教楚國宮人見,羞把腰身并柳枝。
旁道崎嶇中道平,洋車轣轆汽車輕。達官仆仆忙開會,決議何時付實行。馬靴短劍嗶嘰裝,禮教周臻意態莊。民族已遭威脅久,同仇何日制貪狼。中樞有筆大如椽,黨委都憑一手圈。聞道時期方訓政,何年始得有民權。鉤金鏤粉聳雕甍,處處樓臺新筑成。計劃幾時興實業,略開工廠裕民生。陵園茅土盡瓜分,村舍亭林支配勻。園外民田磽且窄,地權何日得平均。
濁涇一斛幾半區,白田一沃成膏腴。汾水流源亦不殊,循崖挾阜不可渠。姑射山高草木敷,精英四散清流疏。清流溉田田即癯,耕犍嗇夫疲糞車。陳蕃一室還掃除,淵明亦復新其廬。伯夷柳惠圣之徒,其源逼窄其流污。春日秋霜與化俎,何當得此輔唐虞。中行未易良可吁,晉人努力無為迂。
氣暾寒日曉,光照遠山晴。鄒谷有春意,袁門聞履聲。映書何自苦,炙背不妨清。邂逅逢詩將,高吟眼倍明。
歡猶程孔交,來匪張范約。豈但授館粲,雅與同丘壑。我圃三徑荒,幾年負杯酌。秋葉與春花,今幸復還昨。園丁報新陽,早梅紅破萼。
吾衰端不為蛾眉,不假霜鉛補漏卮。無恙感君頻寄語,不龜愧我未逢醫。命窮漸退星臨木,書誤無憑病發梨。康濟自身猶未辨,敢將蘇息問民痍。
乞得包山古寺基,竹窗松檜作幽棲。何時一棹來相訪,說盡人間萬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