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遣興五首 其二
滔滔千里浪,秖解送人忙。
看即成衰鬢,能堪幾斷腸。
系船冰樹動,炊黍水云香。
驚怪陶彭澤,功名晚更忘。
滔滔千里浪,秖解送人忙。
看即成衰鬢,能堪幾斷腸。
系船冰樹動,炊黍水云香。
驚怪陶彭澤,功名晚更忘。
滔滔不絕的千里波浪,只懂得催促著人們忙碌奔走。眼看著自己就要變成兩鬢斑白的老人,又怎能承受得住多次的悲痛斷腸。把船系在結著冰的樹上,樹在晃動;在水云間煮黍做飯,散發著香氣。真讓人驚訝陶淵明,到了晚年更加忘卻了對功名的追求。
秖解:只知道。
衰鬢:斑白的鬢發。
堪:忍受。
炊黍:煮黍做飯。
陶彭澤:指陶淵明,他曾做過彭澤縣令。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奔波忙碌的旅途之中,看到時光匆匆流逝,自己逐漸衰老,從而聯想到陶淵明的人生選擇,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時光與人生,突出了詩人對功名的看淡。詩中借景抒情,語言質樸,體現了詩人對超脫生活的向往,在同類表達人生感慨的詩作中有一定的特色。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淡水木,演漾在窗戶。
苒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風吹蘭杜。
櫧楠無冬春,柯葉連峰稠。陰壁下蒼黑,煙含清江樓。
景開獨沿曳,響答隨興酬。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疊沙積為崗,崩剝雨露幽。石脈盡橫亙,潛潭何時流。
既見萬古色,頗盡一物由。永與世人遠,氣還草木收。
盈縮理無余,今往何必憂。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云議舛降,豈是娛宦游。陰火昔所伏,丹砂將爾謀。
昨臨蘇耽井,復向衡陽求。同疚來相依,脫身當有籌。
數月乃離居,風湍成阻修。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謳。
寒月波蕩漾,羈鴻去悠悠。
汝山方聯延,伊水才明滅。
遙見入楚云,又此空館月。
紛然馳夢想,不謂遠離別。
京邑多歡娛,衡湘暫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發。
豈惟長思君,日夕在魏闕。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棹。
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
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知所效。
鞍馬上東門,裴回入孤舟。
賢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煙收。
薄宦忘機括,醉來即淹留。
月明見古寺,林外登高樓。
南風開長廊,夏夜如涼秋。
江月照吳縣,西歸夢中游。
相逢楚水寒,舟在洞庭驛。具陳江波事,不異淪棄跡。
杉上秋雨聲,悲切蒹葭夕。彈琴收余響,來送千里客。
平明孤帆心,歲晚濟代策。時在身未充,瀟湘不盈畫。
湖小洲渚聯,澹淡煙景碧。魚鱉自有性,龜龍無能易。
譴黜同所安,風土任所適。閉門觀玄化,攜手遺損益。
暮霞照新晴,歸云猶相逐。
有懷晨昏暇,想見登眺目。
問禮侍彤襜,題詩訪茅屋。
高樓多古今,陳事滿陵谷。
地久微子封,臺余孝王筑。
裴回顧霄漢,豁達俯川陸。
遠水對孤城,長天向喬木。
公門何清靜,列戟森已肅。
不嘆攜手稀,常思著鞭速。
終當拂羽翰,輕舉隨鴻鵠。
向晚橫吹悲,風動馬嘶合。
前驅引旗節,千里陣云匝。
單于下陰山,砂礫空颯颯。
封侯取一戰,豈復念閨閣。
縣職如長纓,終日檢我身。平明趨郡府,不得展故人。
故人念江湖,富貴如埃塵。跡在戎府掾,心游天臺春。
獨立浦邊鶴,白云長相親。南風忽至吳,分散還入秦。
寒夜天光白,海凈月色真。對坐論歲暮,弦悲豈無因。
平生馳驅分,非謂杯酒仁。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綸。
遷客就一醉,主人空金罍。
江湖青山底,欲去仍裴回。
郭侯未相識,策馬伊川來。
把手相勸勉,不應老塵埃。
孟陽逢山舊,仙館留清才。
日晚勸趣別,風長云逐開。
幸隨板輿遠,負譴何憂哉。
唯有仗忠信,音書報云雷。
刻意吟云山,尤知隱淪妙。
遠公何為者,再詣臨海嶠。
而我高其風,披圖得遺照。
援毫無逃境,遂展千里眺。
淡掃荊門煙,明標赤城燒。
青蔥林間嶺,隱見淮海徼。
但指香爐頂,無聞白猿嘯。
沙門既云滅,獨往豈殊調。
感對懷拂衣,胡寧事漁釣。
安期始遺舄,千古謝榮耀。
投跡庶可齊,滄浪有孤棹。
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搖。
赤風蕩中原,烈火無遺巢。
一人計不用,萬里空蕭條。
鳳凰所宿處,月映孤桐寒。
槁葉零落盡,空柯蒼翠殘。
虛心誰能見,直影非無端。
響發調尚苦,清商勞一彈。
雙絲作綆系銀瓶,百尺寒泉轆轤上。
懸絲一絕不可望,宴罷調箏奏離鶴,回嬌轉盼泣君前。
君不見,眼前事,但愿莫忘前者言,銼骨黃塵亦無愧。
行路難,勸君酒,一聞漢主思故劍,使妾長嗟萬古魂。
白馬逐朱車,
黃昏入狹邪。
柳樹烏爭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