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汝中寄河南陳贊府
汝山方聯延,伊水才明滅。
遙見入楚云,又此空館月。
紛然馳夢想,不謂遠離別。
京邑多歡娛,衡湘暫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發。
豈惟長思君,日夕在魏闕。
汝山方聯延,伊水才明滅。
遙見入楚云,又此空館月。
紛然馳夢想,不謂遠離別。
京邑多歡娛,衡湘暫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發。
豈惟長思君,日夕在魏闕。
汝山連綿不斷,伊水波光忽明忽滅。遠遠望見飄入楚地的云朵,又獨對這空館中的明月。思緒紛亂,在夢中飛馳,沒想到會與你遠別。京城有很多歡樂之事,你卻暫時要沿水路去衡湘。明湖春草遍布,秋天桂花白花綻放。豈止是長久思念你,我日夜還心系朝廷。
次:旅途中停留。汝中:地名。陳贊府:姓陳的贊府官員。贊府,唐時對縣丞的別稱。
聯延:連綿不斷。
明滅:忽明忽暗。
京邑:京城。
衡湘:衡山和湘水,泛指湖南地區。沿越:沿著水路遠行。
魏闕:古代宮門外兩邊高聳的樓觀,代指朝廷。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詩人可能在汝中停留,友人陳贊府要前往衡湘任職,詩人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心系朝廷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悠遠。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特別著名之作,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創作風格。
江雨霏霏白不收,阻雙行腳出無由。北風肯為吹成雪,明日還須更倚樓。四壁一燈深此念,千年雙鬢總嫌秋。江濤滿眼成深阻,霽景和風得個舟。
塘上鉤簾對晚香,半斜紅日已侵床。江妃羞出凌波襪,長在高荷扇影涼。
三鳳齊飛日,相期到白頭。一丘生處樂,萬事死前休。風急啼烏夜,霜零斷雁秋。懷人竟何極,緘淚寄西州。
鷓鴣亦有草,蝴蝶詎無花。羽翼持相比,芬芳總一家。絕憐南翥好,差勝北枝斜。為爾將歸早,飄零免塞沙。
至人不皮相,文士不滅跡。山甫一荒傖,而乃癯山澤。雖謝伯鸞舂,尚輸柴桑獲。日暮負薪歸,商歌中金石。猶有身后名,時時一沾臆。
長夜愁不寐,起視青天浮。促織吟四壁,春草忽已秋。美人悵遲暮,欲濟無方舟。傷彼畹中蘭,采之寄何由。不及松與蘿,纏綿永山丘。安得即六翮,比翼寫我憂。
春半馀寒猶未褪。雨雨風風,賺得清明近。楊柳垂腰消酒困。海棠點靨藏春暈。一樹桃花紅雨陣。片片飛來,鋪盡蒼苔印。燕子不歸難借問。東風易去還因甚。
洛下風流已屢更,望中歧路苦縱橫。輕車未見驅前輩,剩語徒聞病后生。今古一機空自信,乾坤變眼為誰明。虛齋話轉松蘿日,卻恨天涯蓋晚傾。
荔枝原頭春水深,多情得似玉郎心。琵琶撥盡涼州曲,石竹花殘風滿林。
暗葉響孤村。風起輕塵。無眠半是惜離分。那肯彷徨消夜永,宜月宜人。歌送玉樓春。春滿精神。怪他居處本無鄰。未解周郎情不老,欲顧無因。
公子詩成著錦袍。王家桃葉舊妖嬈。檀槽摐急斜金雁,彩袖翩躚亸翠翹。沈水過,懶重燒。十分濃醉十分嬌。復羅帳里春寒少,只恐香酥拍漸消。
東風桃李滿,忽向剡溪歸。江暖知鱸美,春深愛蕨肥。故山麋鹿友,初服芰荷衣。千里還相憶,尋君舊釣磯。
古寺城南訪六朝,高臺一望幾蕭條。門前黃葉催年暮,林外青山覺路遙。塔影常圓沙苑月,鐘聲靜帶楚江潮。老僧宴坐耽禪定,送客何曾過虎橋。
日煖衣猶襲,宵長被有棱。朝晡三楪飯,昏曉一釭燈。伴坐跧如幾,扶行瘦比藤。生緣堪入畫,寂寞憩松僧。
四老堂中四老人,飽經喪亂始收身。蒼顏鶴發團欒坐,知是時平有幸民。兄弟當年七業興,精神如鶴齒如冰。升沈存沒今如許,且作隨堂粥飯僧。已是平頭六十人,江湖身老寸心存。明窗凈幾翻經卷,深炷爐香答主恩。一派荊溪過枕前,喜從人境得幽偏。直疑身在煙波上,臥送飛帆落照邊。堂后堂前竹與梅,老人多半手親栽。何時更作閑花草,亦遣群芳次第開。四時花草逐時新,袞袞年華過眼頻。景物無窮人自老,新花應解笑迎人。系舟長傍柳堤陰,曳杖時穿竹徑深。薙草澆花課僮仆,更無馀事可關心。多病經時不著冠,岸巾長對倦云閑。年來衰謝交游絕,靖節柴門不用關。鶴養丹成鹿養茸,群呦對舞傍衰慵。待看仙骨他年就,同訪蓬萊第一峰。商嶺偷生計已疏,橘中樂事亦區區。洛陽耆舊今黃壤,會有人傳四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