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韻寄潘仲達
淵明解真意,欲辨斯忘言。
我亦厭苦相,頗復參雞園。
潘侯隱于酒,早悟逍遙篇。
兩髯俱似戟,空洞復昭然。
不作逐貧賦,共結貧中緣。
臨江吊公瑾,登樓懷仲宣。
何須畫麟閣,從渠定天山。
君看持漢節,白首自丁年。
淵明解真意,欲辨斯忘言。
我亦厭苦相,頗復參雞園。
潘侯隱于酒,早悟逍遙篇。
兩髯俱似戟,空洞復昭然。
不作逐貧賦,共結貧中緣。
臨江吊公瑾,登樓懷仲宣。
何須畫麟閣,從渠定天山。
君看持漢節,白首自丁年。
陶淵明領悟了人生真意,想要分辨時卻忘了該怎么表達。我也厭惡這塵世的痛苦之相,還去參悟了佛教義理。潘侯你寄情于酒,早早領悟了《逍遙游》的真諦。咱們兩人胡須都像戟一樣,內心空明又澄澈。不寫那《逐貧賦》,共同結下與貧困的緣分。臨江憑吊周公瑾,登樓懷念王仲宣。何必非要在麒麟閣上留名,讓別人去平定天山建功。你看那持著漢節的蘇武,從壯年到白頭始終堅守。
淵明:指東晉詩人陶淵明,他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句。
苦相:痛苦之相,指塵世的煩惱。
參雞園:雞園即雞頭摩寺,這里指參禪悟道。
潘侯:指潘仲達。
逍遙篇:指《莊子·逍遙游》。
逐貧賦:漢代揚雄所作,表達了對貧窮的態度。
公瑾:周瑜,字公瑾,三國時東吳名將。
仲宣:王粲,字仲宣,東漢末年文學家。
畫麟閣:漢宣帝曾將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畫像畫在麒麟閣,以表彰他們的功績。
定天山:指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故事。
持漢節:指蘇武持漢節牧羊的典故,丁年指壯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對塵世紛擾感到厭倦的心境,與友人潘仲達都有淡泊名利、超脫世俗的志趣,于是寫詩寄給潘仲達以表達共鳴。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和友人不慕功名、安于貧困的志趣。其特點是善用典故,借古抒懷。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態度和文學風格。
臺嶺林泉勝十洲,忘機長往更無愁。
考槃高趣何人識,招隱新題幾處留。
深夜定回華頂月,經年書斷海門秋。
誰知抱疾西湖上,南望云山想勝游。
滄江秋色暮,幽思起窮居。
風葉寒侵夢,窗燈冷照書。
砌深蟲韻咽,天淡雁行疏。
終謝人群去,孤峰待結廬。
碧落無片云,虛庭積深雪。
負春還有誰,徹曙對孤月。
巖松影拂翠不斷,瀑水聲來聽忽絕。
岫禪岫禪知也如未知,八面清風遠遠待時說。
案上楞嚴典,時看浣病愁。
階閑移短影,窗冷值高秋。
眼病花無菓,心狂照失頭。
指空期識月,認指更悠悠。
范蠡無西施,胡以破吳國。
吳王輕社稷,為惑傾城色。
夫差強變弱,勾踐雌成雄。
豈惟陶朱策,實賴西施容。
西施語復賢,褒貶何昏蒙。
便說傾吳罪,都忘霸越功。
澄江詰曲峽中天,遠使歸時駐畫船。
久別忽輕星一紀,暫來才見月三弦。
勞生草草真徒爾,陳跡依依亦愴然。
回首越城何處是,山南渺莽祇云煙。
冷淡誰知趣,閑房枕水湄。
秋窗開暮景,孤枕夢天涯。
道直時流笑,心清夜月知。
何當學支遁,共約買山期。
造化無余豈有私,如何庶物自參差。
群烏不涅身長黑,雙鷺無愁頂亦絲。
巖桂翠濃深雪夜,井桐黃落暮秋時。
虛空世界都如幻,莫把閑心逐境思。
野艇閑撐處,湖天景亦微。
春波無限綠,白鳥自由飛。
柳色濃垂岸,山光冷照衣。
時攜一壺酒,戀到晚涼歸。
少室傳來兔角杖,千圣護持為頂相。
虎踞龍蟠勢未休,云影山形冷相向。
有時閑倚在虛堂,寥寥匝地凝秋霜。
有時大作師子吼,德嶠臨際何茫茫。
今日提來還不惜,分明普示諸知識。
解拈天下任橫行,高振風規有何極。
巖泉高鎖黃金宅,衲卷秋云古標格。
離歌誰贈欲行人,偏界同為一宿客。
春色依依日杲杲,南北東西好看好。
閙市拶笑嬌尸迦,草頭青點俱胝老。
呵呵呵,人間天上不知他。
糲竭節有頂門眼,歸去清風拂薜蘿。
迷真渺無始,飄業產錢唐。外族宗南郡,門風祖偃王。
微緣先劫種,宿習妙齡彰。父母憐多病,親賓怪異常。
布花模講道,畫石學題章。戒印齓年佩,心猿志學狂。
榮名虛準擬,簪組妄思量。禮樂師周孔,虛無學老莊。
躁嫌成器晚,心競寸陰忙。翼翼修天爵,孜孜恥面墻。
內藏儒志氣,外假佛衣裳。每惡銷金口,時勞疾惡腸。
手中期得桂,箭下待穿腸。??鹿方隨燄,堅冰忽遇陽。
系珠知在體,甘露忝親嘗。要道傳三觀,真機得妙常。
不然心跡火,任結鬢根霜。覺路雙輪駕,真空兩翅翔。
饑來還遇膳,渴去已逢漿。靜處如來室,高眠解脫床。
理高山峭拔,道大海汪洋。力戰魔軍散,功扶佛化昌。
空山憐寂寂,塵路笑茫茫。觸境知無著,閑居貴坐忘。
消搖希自了,言說亦何妨。撰疏松窗冷,揮松古殿涼。
來蒙隨力化,真誥應機揚。達理雖云短,尋文或有長。
圓伊令了悟,法愛教消亡。性任融凡圣,修宜示否臧。
冥心潛應夢,取驗敢垂祥。事佛身多累,為師道實荒。
衡門連竹石,草屋帶林塘。冬服和??绤,中飡乏稻粱。
水邊云作伴,巖下柏為香。景物看無厭,幽棲興未央。
晚籬啼翡翠,春沼浴鴛鴦。菡萏花如畫,嵚崟岫若粧。
飄窗松韻淡,翻砌菊花黃。放鶴時登嶺,觀魚或在梁。
豈愁身病害,長喜世平康。無處求煩惱,隨時任寂光。
昏衢懸慧日,苦海泛慈航。誓坐菩提法樹,高躋寂滅場。
冥真周法界,垂應徧諸方。頓漸門皆邃,偏圓藥盡良。
驚迷辯雷震,摧惑法輪彊。鷲嶺先開會,金河后秘藏。
留形歸后德,遺法益無疆。四等心彌廣,三慈化甚詳。
道齊諸妙覺,事類釋迦皇。生滅非吾土,圓澄是故鄉。
一空長寂寂,萬類本惶惶。庶了無生旨,無生更可傷。
荷策來尋我,泛舟思舊山。
不知何處月,相照在深灣。
風助秋濤急,云兼野樹閑。
到時如請益,先憶趙州關。
江寺期終老,清香講次焚。
月憐秋后見,潮愛夜深聞。
古木青陰合,殘云靜片分。
相懷未能去,來雁又成群。
水浸樓臺月,山圍花柳春。
宸居一望近,風景四時新。
畫舫斷橋聚,清簫夾岸聞。
游人歸去晚,車馬鬧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