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偃竹歌
袖中欻忽生絲竹,眼底鮮飚起寒綠。
把筆誰能寫此真,偃蹇一枝生氣足。
夫人故有林下風,歲寒落落此君同。
映窗得意偶揮灑,寫出筼筜谷里千秋之臥龍。
夜來風雨吹倒屋,但恐踴躍變化入水渺無蹤。
袖中欻忽生絲竹,眼底鮮飚起寒綠。
把筆誰能寫此真,偃蹇一枝生氣足。
夫人故有林下風,歲寒落落此君同。
映窗得意偶揮灑,寫出筼筜谷里千秋之臥龍。
夜來風雨吹倒屋,但恐踴躍變化入水渺無蹤。
衣袖中忽然好似生出了絲竹之聲,眼前驟然涌起寒綠的新鮮疾風。誰能用筆描繪出這真實之景,那偃蹇的一枝竹子充滿了生氣。夫人本就有林下高士的風度,在歲寒時節與這竹子一樣孤高。對著窗戶得意地隨意揮灑筆墨,畫出了筼筜谷里那歷經千秋的臥龍般的竹子。夜里風雨大作吹倒了房屋,只擔心這竹子會踴躍變化,進入水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欻忽:忽然,迅速。
鮮飚:新鮮的疾風。
偃蹇:形容竹子彎曲、高傲的樣子。
林下風:指女子態度嫻雅、舉止大方。
此君:指竹子。
筼筜谷:在今陜西洋縣西北,盛產竹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作者看到李夫人所畫的偃竹圖后有感而發。當時或許社會文化氛圍濃厚,繪畫藝術受重視,作者被李夫人畫作的神韻和竹子的精神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贊美李夫人畫竹的高超技藝和竹子的品格。其特點是想象奇特、語言靈動。在文學上展現了對繪畫藝術的文學性表達,豐富了藝術欣賞的維度。
陽臺巫山上,風雨忽清曠。
朝云與游龍,變化千萬狀。
魂交復目斷,縹緲難比況。
蘭澤不可親,凝清坐惆悵。
玉塞含凄見鴈行,
北垣新詔拜龍驤。
弟兄間世真飛將,
貔虎歸時似故鄉。
鼓角因風飄朔氣,
旌旗映水發秋光。
河源收地心猶壯,
笑向天西萬里霜。
共嗟王粲滯荊州,
才子為郎憶舊游。
涼夜偏宜粉署直,
清言遠待玉人酬。
風生北渚煙波闊,
露下南宮星漢秋。
早晚得為同舍侶,
知君兩地結離憂。
史才司秘府,文哲今超古。
亦有擅風騷,六聯文墨曹。
圣賢三代意,工藝千金字。
化識從臣謠,人推仙閣吏。
如登昆閬時,口誦靈真詞。
孫簡下威鳳,系霜瓊玉枝。
淇水春正綠,
上宮蘭葉齊。
光風兩搖蕩,
鳴珮出中閨。
一顧授橫波,
千金呈瓠犀。
徒然路傍子,
怳怳復凄凄。
典籍開書府,
恩榮避鼎司。
郊丘資有事,
齋戒守無為。
宿霧蒙瓊樹,
余香覆玉墀。
進經逢乙夜,
展禮值明時。
勛共山河列,
名同竹帛垂。
年年佐堯舜,
相與致雍熙。
倚天長劒截云孤
報國縱橫見丈夫
五載登壇真宰相
六重分閫正司徒
曾聞轉戰平堅寇
共說題詩壓腐儒
料敵知機在方寸
不勞心力講陰符
絕境殊不遠,湖塘直吾廬。煙霞旦夕生,泛覽誠可娛。慈顏俯見喻,輟爾詩與書。清旭理輕舟,嬉游散煩劬。
宿雨蕩殘燠,惠風與之俱。心靈一開曠,機巧眇已疎。中流有荷花,花實相芬敷。田田綠葉映,艷艷紅姿舒。繁香好風結,凈質清露濡。丹霞無容輝,嫮色亦踟躕。秾芳射水木,欹葉游龜魚。化工若有情,生植皆不如。
輕舟任沿溯,畢景乃躊躇。家人亦恬曠,稚齒皆忻愉。素弦激凄清,旨酒盈罇壺。壽觴既頻獻,樂極隨歌呼。
圓月初出海,澄輝來滿湖。清光照酒酣,??傾百慮無。以茲心目暢,敵彼名利途。輕肥何為者,漿藿自有余。愿銷區中累,保此湖上居。
無用誠自適,年年翫芙蕖。
追飾崇湯沐,遺芳藹禁闈。
秋原森羽衛,夜壑掩容輝。
睿藻悲難盡,公宮望不歸。
笳簫向煙霧,疑是彩鸞飛。
曾隨何水部,待月東亭宿。
今日重憑欄,清風空在竹。
前山依舊碧,閑草經秋綠。
時物方宛然,蛛絲一何速。
舊館閉平陽,
容車啟壽堂。
霜凝蕣英落,
風度薤歌長。
淑德圖書在,
皇慈禮命彰。
凄涼霸川曲,
壟樹已成行。
碧樹泛鮮飆,
玉琴含妙曲。
佳人掩鸞鏡,
婉婉凝相矚。
文袿映束素,
香黛宜??綠。
寂寞遠懷春,
何時來比目。
綺陌塵香曙色分,
碧山如畫又逢君。
蛟藏秋月一片水,
驥鎖晴空千尺云。
戚里舊知何駙馬,
詩家今得鮑參軍。
陽和本是煙霄曲,
須向花間次第聞。
漢制榮車服,
周詩美肅雍。
禮尊同姓主,
恩錫大名封。
外館留圖史,
陰堂閉德容。
睿詞悲薤露,
千古仰芳蹤。
含顰倚瑤瑟,丹慊結繁慮。
失身不自還,萬恨隨玉筯。
蘼蕪山下路,團扇秋風去。
君看心斷時,猶在目成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