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五首 三
淇水春正綠,
上宮蘭葉齊。
光風兩搖蕩,
鳴珮出中閨。
一顧授橫波,
千金呈瓠犀。
徒然路傍子,
怳怳復凄凄。
淇水春正綠,
上宮蘭葉齊。
光風兩搖蕩,
鳴珮出中閨。
一顧授橫波,
千金呈瓠犀。
徒然路傍子,
怳怳復凄凄。
淇水在春日里正泛起碧波,上宮的蘭草葉子整齊生長。和暖的春風輕搖曼蕩,佩玉輕響,一位女子從中閨走出。她回眸顧盼,眼波流轉;笑時露出如瓠犀般潔白的牙齒。路邊的男子空自傾慕,心中悵惘又凄涼。
淇水:河流名,在今河南北部,為古代男女幽會的常見場所。
上宮:古代宮殿或樓觀名,此處指女子居所。
光風:和暖的春風。
鳴珮:玉佩相擊發出的聲響,代指佩戴玉佩的女子。
橫波:指眼神流轉,如水波橫流。
瓠犀(hù xī):瓠瓜的子,潔白整齊,比喻女子牙齒。
怳怳(huǎng huǎng):悵惘、恍惚的樣子。
凄凄:悲傷的樣子。
此詩為南朝齊詩人謝朓《雜詩五首》其三。謝朓生活于齊梁交替之際,其詩多寫自然與人生感懷。此詩或作于其游歷或任職期間,通過春日里一場短暫的邂逅,暗喻對人生際遇中美好事物易逝難留的微妙體悟。
全詩以春日淇水畔的邂逅為背景,先繪春景之美,再塑女子之麗,末寫路人之悵,層層遞進。通過細膩的場景與人物刻畫,委婉傳遞出對美好事物可遇不可求的感慨,語言清新,意境幽遠,是南朝樂府風與文人詩融合的典范。
問津何處武陵源,滄海橫流自吐吞。恍惚流年如水去,依稀往事若云奔。江湖細雨天常道,桃李春風花不言。入座千香成結界,研桑心計仰師恩。
道喪學術敝,士心日汗卑。躋扳得斗祿,寧使節行墮。古人安分義,卿相有不為。棲棲糞土中,困處固其宜。
百粵兵收鬢已斑,逢人那敢說平蠻。非才只可填丘壑,何日天邊得放還。
天門詄蕩蕩,地戶郁沈沈。真官下云中,窈窕從蘇林。
長谷水千頃,青天月一輪。有塵飛不到,何處卻生塵。
雪壓寒梢玉作容,嶺頭相見又東風。人間欲問春消息,半在竹橋溪影中。吳姬玉面如相識,寒立山隈欲下來。先與江南作春色,一枝傾倒向人開。
庭前半畝地初耕,嘉木新裁綠未成。多謝鄰蟬情意重,因風時送隔墻聲。
草塘渾濁魚蝦隱,與子山行下屋階。冬來雜木枝都硬,老去姨娘背已歪。戲語竟招長夜累,隔年親送小鞋來。此情欲報將何報?短紙微詩讀自哀。
身倚南屏隱,心將宗鏡傳。杖藜過凈寺,開藏惜殘編。幸得多人寫,欣看萬卷全。闡揚須大士,弘演憶先賢。誰繼永明日,遙贍回耀天。如公甘讓席,楊尹肯辭筵。同謁云棲祖,期聞《圓覺》詮。沿江入山拜,投地掩泥虔。交口勤三請,陳辭具十緣。逗機如有待,應供豈虛延。方丈都生草,圓袍見性蓮。他山并蕪穢,此地絕腥膻。但值獅揚麈,何愁鳩化鹯。況師渝六十,應早利三千。近赴王城請,新安佛國禪。赤欄榮樹覆,金榜雜花鮮。門外貂珰侍,床前纓緌連。藩司作屏翰,關令望神仙。廣護伽藍大,深居蘭若堅。師來上元節,人慶下生年。頓啟神通藏,俄傾吳市廛。城東老母出,貧里病兒前。戢戢魚頭密,紛紛猿臂牽。舊僧仍落發,故友愿齊肩。共趁山鐘曉,爭觀慧日懸。莫須疑看殺,耐可厭胡纏。立雪僧腰沒,瞻風客履穿。貞明釜猶小,香積突常煙。剝落黃妃木,干枯圓照泉。龍歸偏坐蛻,蛇去敢留涎。張果乘驢至,天王入夢憐。虎除不凈肉,宮購放生淵。既闡諸經旨,還滋眾福田。孰參裴相侶,我聽伯牙弦。返棹辭余粟,臨行散襯錢。白云披壞衲,明月照空船。推費天人力,高同佛祖眠。銅輪元誓取,寶地向爭先。他日新箋就,重宣凈土篇。知為不請友,轉覺一音圓。
夙昔抱奇氣,遨游山水中。山水豈不佳,心懷自忡忡。于今老將至,遨游興無窮。青天倚絕壁,白石懸孤桐。時乘小紅車,朝西暮復東。登登牛頭嶺,浮云繞蒼空。楊柳落晴雪,桃李吹春風。斜陽下鳥道,野雉藏蒿蓬。偶逢碧眼僧,呼我贅世翁。叩之不復語,矯首看歸鴻。
濟南山水似江南,耀彩亭前綠滿潭。萬柄高荷風娜娜,兩行弱柳露毿毿。絳綃仙子籠新浴,翠蓋佳人倚半酣。色靜每于心獨契,香清長許鼻先參。剪筒瀉酒留人醉,采菂分茶與客談。風景不殊時事異,即令看畫意何堪。
蒙君號令明如日,兵罕相違便斫頭。孺子紛紛無足數,濫叨功賞取封侯。
輕風吹水蕩平瀾,日午漁鉤未上竿。幾處洗妝流粉膩,里湖波煖外湖寒。
東門暫別已傷神,驛騎何堪又海門。明日洹溪桃李下,春風誰與共清尊。水曹清貴治吳邦,更有風煙助錦囊。后夜吳松江上月,多應移照柏臺霜。
雜種諸蠻部,深山一野人。樹枝低作屋,松葉厚成茵。自祝身無恙,誰知句有神。生還見妻子,話此益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