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靈源和尚二首 其二
靈靈在源,昭昭而默。
不汝不誰,奔南走北。
同佛同魔,佛魔自或。
衲子之禍,偏見之賊。
跛跛挈挈兮我師無師,渾渾侖侖兮人識不識。
前三十年,拶破一拳。
直至如今,虛空偪塞。
靈靈在源,昭昭而默。
不汝不誰,奔南走北。
同佛同魔,佛魔自或。
衲子之禍,偏見之賊。
跛跛挈挈兮我師無師,渾渾侖侖兮人識不識。
前三十年,拶破一拳。
直至如今,虛空偪塞。
靈動的本性存在于源頭,明明昭昭卻又默默無言。沒有你也沒有誰,四處奔走不停。時而如同佛,時而如同魔,佛與魔本就隨心而現。這是修行者的禍患,是偏見帶來的危害。我師父看似不遵循常規,渾渾沌沌啊,人們能認識或不能認識。三十年前,打破一個觀念。直到如今,虛空都被填滿。
靈靈:形容靈動、活潑的樣子。
昭昭:明顯、清晰。默:沉默。
不汝不誰:沒有你也沒有誰。
或:變化、轉變。
衲子:指僧人。
跛跛挈挈:形容不循常規、獨特的樣子。
渾渾侖侖:混沌、模糊的樣子。
拶破:打破。
偪塞:充滿、填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佛教修行可能存在一些被偏見左右的現象,詩人通過贊美靈源和尚獨特的修行境界,來表達對真正修行精神的推崇。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靈源和尚超凡的修行境界,批判修行中的偏見。其突出特點是充滿禪意,用獨特的意象和語言傳達深刻哲理,在佛教文學中有一定價值,展現了當時佛教修行文化。
今春從南陵,得草名金盤。金盤有仁性,生在林一端。
根節歲一節,食之甘而酸。風俗競采掇,俾人防急難。
巴中虵虺毒,解之如走丸。巨葉展六出,軟干分長竿。
搖搖綠玉活,褭褭香荷寒。世云暑酷月,郁有神物看。
天之產于此,意欲生民安。今之為政者,何不反此觀。
知彼苛且猛,慎勿虐而殘。一物茍失所,萬金惟可嘆。
莫并蒿與萊,豈羨芝及蘭。勤渠護根本,栽植當庭欄。
寄言好生者,休說神仙丹。
渡口人疏黯翠煙,登臨猶喜夕陽天。
殘云右倚江都樹,遠水南回建業船。
山引亂猿嘷古寺,電驅甘雨過閑田。
季鷹死后無歸客,江上鱸魚不直錢。
天驥何年往,龍泓此地存。
空余曳練色,莫辨褭蹄痕。
赴海妨苔甃,涵虛礙竹軒。
會當逢禹鑿,始可見鴻源。
愛此千里器,如見古人面。
欲彈換朱絲,明月當秋漢。
我愿宮商弦,相應聲無間。
自然召南風,莫起孤琴嘆。
天臺山里草堂低,一到都城識面稀。
綺里冠裳遵漢命,許由風骨謝堯歸。
去時暑氣蒸船滴,到日秋云伴鶴飛。
誰向薜蘿尋覓得,石橋侵漢見依微。
嚴助厭承明,東南抗使旌。
箕裘漢相子,屏翰越王城。
勝概須留賞,僊舟莫計程。
湖光八百里,風月有余清。
千古如天日,巍巍與善功。
禹終平洚水,舜亦致薫風。
江海生靈外,乾坤揖讓中。
鄉人不知此,簫鼓謝年豐。
神宗濬哲通三變,善繼文思洽萬方。
高倚叢楹藏鳯缊,密礱溫石鏤云章。
素風暢茂增鴻慶,景耀騰凌發美祥。
回據日畿分寶勢,遠承云路抗飛梁。
推恩宥幣班中帑,式宴朝纓集上庠。
更仰紫宸敷睿唱,夏弦春誦永游揚。
閑倚天臺看曙霞,自然龍漢度無涯。
暫來演道明光殿,歸去乘??太上家。
帝簡賜歌旌火棗,世人何處訪桃花。
到山若赴昆侖會,還控青鸞白鳳車。
蘭炷薰琳殿,霓旄映綠莎。
九青真蔭遠,三母睿慈多。
閣道陪鑾往,唐中奉詔過。
熙陵遺札啟,禰廟寶文羅。
繼志頒宸翰,飛毫動偃波。
史臣書絕瑞,鉤盾對嘉禾。
禁園綺合群芳茂,瑞柏屏開秀色呈。
托植久依僊杏密,附枝俄接帝梧榮。
非煙結翠和風細,滴露凝華曉日明。
況是歲寒堅節異,亭亭千載表殊禎。
突兀立孤城,詩中別有情。
地深江底過,日大海心生。
甘露樓臺古,金山氣象清。
六朝人薄命,不見此升平。
長天杳杳道冥冥,一士孤風達至精。
云若有心應有著,魚緣輕餌是輕生。
何人楚澤三年放,此地家灘七里清。
應宿將臣皆列士,未將煙水博功名。
夾城煙淡草霏霏,晉俗相傳禁火時。
御苑梨繁花盛發,帝園桐嫩蘂初披。
塵微蹴踘人將散,雨細秋千索半垂。
游騎尋芳還鬬酒,九門謠誦樂重熙。
公事公言地,標名信必臧。
江山如得助,談笑若為妨。
均賦鄉原肅,詳刑郡邑康。
官箴居座右,夙夜算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