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真殿燒香觀太宗真宗御書仁宗飛白書并瑞谷應制
蘭炷薰琳殿,霓旄映綠莎。
九青真蔭遠,三母睿慈多。
閣道陪鑾往,唐中奉詔過。
熙陵遺札啟,禰廟寶文羅。
繼志頒宸翰,飛毫動偃波。
史臣書絕瑞,鉤盾對嘉禾。
蘭炷薰琳殿,霓旄映綠莎。
九青真蔭遠,三母睿慈多。
閣道陪鑾往,唐中奉詔過。
熙陵遺札啟,禰廟寶文羅。
繼志頒宸翰,飛毫動偃波。
史臣書絕瑞,鉤盾對嘉禾。
蘭香的炷香熏染著琳殿,彩色的旗幟映照綠色莎草。九青的神靈庇佑深遠,三母的慈愛恩澤眾多。沿著閣道陪同皇帝前往,在唐中之地奉詔經過。開啟了太宗的遺札,禰廟中陳列著珍貴的御書。繼承先帝之志頒布皇帝的墨寶,揮毫間筆勢如偃波。史官記載這絕妙祥瑞,鉤盾官獻上嘉禾。
蘭炷:蘭香制成的炷香。薰:熏染。琳殿:華麗的宮殿。
霓旄:彩色的旗幟。綠莎:綠色的莎草。
九青:可能指九天的神靈。蔭:庇佑。
三母:具體所指需結合語境,可能是與皇室相關的三位女性尊長。睿慈:聰慧慈愛。
閣道:樓閣間的通道。陪鑾:陪同皇帝。
唐中:古地名。
熙陵:指宋太宗趙光義的陵墓,這里代指太宗。遺札:遺留下的書信、手札。
禰廟:父廟,這里可能指供奉先帝的廟宇。寶文:珍貴的文字,指御書。
宸翰:皇帝的墨跡。
偃波:書法中的一種筆勢,形如波浪。
史臣:史官。絕瑞:絕妙的祥瑞。
鉤盾:官署名,掌管園苑等事。嘉禾:生長奇異的禾,古人以之為吉祥的征兆。
此詩為應制詩,應是在元真殿舉行祭祀活動,展示太宗、真宗御書以及仁宗飛白書和瑞谷時所作。當時宋朝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統治者重視文化建設和祭祀活動,以彰顯皇室的威嚴和國家的祥瑞。詩人奉詔而作,以詩歌來歌頌這一盛事。
這首應制詩主旨在于歌頌皇室的威嚴和祥瑞之象。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對仗工整,展現了宮廷詩歌的莊重典雅。在文學史上,應制詩多是為宮廷服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宮廷文化和社會風貌。
方丈老人相體解,一默全包無小大。曼殊贊嘆實希奇,問疾不任知自敗。
醋醋同名,鶼鶼同命,十八姨也相憐。九子金鈴禁斷,燕蹴鶯穿。紅箋招來十姊妹,繡檀雕作兩神仙。分明似,月下茜裳,低鬟并倚朱欄。姍姍。來靜院,花枝上,幽禽樂意相關。更祝瑤房結子,璧合珠聯。艷歌須唱金重疊,賜名新拜玉連環。花中瑞,剛似兩星添柳,疊炬頒蓮。
風塵到處有逢迎,攜得詩囊字字清。自昔郢中傳曲調,于今洛下想才名。云山游屐長無恙,花月傾觴倍有情。好約秦淮重問渡,與君同續麗人行。
吟社同推老作家,珍函題處字如鴉。一尊未盡淹留興,秋晚方看菊有花。
五性感而動,其間善惡萌。危微相對立,體認要研精。大學靜而得,中庸誠則明。原頭不參透,何以約其情。
紫蟹初肥菊正開,西風花下獨徘回。平生自恨無奇骨,夢里橫行亦霸才。津海兵荒蟹價高,滄桑如幻感塵勞。秋風盡日情懷惡,坐對寒花讀楚騷。郭索當筵酒不停,霜橙搓手露姜馨。可憐偏地魚龍水,海上風來處處腥。
翩翩公子重輕肥,爭似囊琴信馬歸。歸過庭前如問訊,為言秋色在郊扉。
漢苑梅花妝額半,章臺柳葉畫眉長。恐因巫峽能來夢,莫學蘇州枉斷腸。
茂陵不為傷秋病,西風自吹人瘦。天闊雁書稀,只恨凝蛾袖。麝煙寒易燼,剩斷夢、年年依舊。離緒無端,俊游都謝,那禁杯酒。雨驟。戰長宵,梧桐樹,葉葉亂捎鴛甃。任道不銷魂,到銷魂時候,黃花開過否?第一是、重陽前后。拼夜闌挑盡篝燈,與影兒廝守。
多飲酡酥玉貌紅,盤頭大腳出遼宮。生憎走馬穿花去,更打鴛鴦一彈弓。
凄風溢九霄,夜步陟西樵。水落江尋丈,山空月寂寥。秋氣兼寒暑,松聲散遠遙。美人隔煙渚,相思不可招。陟陟沖云路,行行度石橋。月光分樹影,嵐氣合山腰。獨步乾坤靜,浩歌海岳搖。水晶仙界近,應須到上霄。園林經歲別,懷抱入秋深。乘潮頻鼓楫,帶月一登臨。久旱泉全涸,微霞樹半陰。逍遙云路外,寒風忽以侵。千峰明月遍,只影入山孤。人遠廬猶在,秋深草半枯。登堂歌璧韻,開閣檢圖書。睹物懷無限,清霜寒切膚。
案上新經未入黃,風簾不動篆煙長。須知靜里乾坤大,不覺飛空日月忙。
魚龍曼衍夸宮戲,湘虙浮沈衒水嬉。齊上圣皇千萬壽,飄然仙樂在瑤池。
千種言,修多羅教沒蹄筌。魚兔得時非在說,商人到岸不須船。
澄江水,別后幾回潮。黃鶴笛聲愁里咽,青龍山色夢中遙。秋空正泬寥。記來時,楊柳暗河橋。簫鼓臨風喧祖帳,旌旗和月引征軺。離愁何日銷。